(一)理论意义
1.阐述中小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后工业化社会,大公司仍然在世界和地区经济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剧烈的国际竞争,提出了柔性的生产组织形式和公司互相作用形式。人们开始关注中小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新产业区的研究,从中小企业的空间聚集、企业关联、根植性等方面阐述了中小企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理论问题。尤其是新产业区内建立在依赖基础之上形成的非正式关联,以及采用的方便灵活的生产组织形式,更加强中小企业的活力。
2.重新审视外部经济及集聚的影响。对经济活动集中的正统分析,侧重于公司内部的规模经济。19世纪末,马歇尔提出了外部经济对企业集聚的影响。认为企业或者工厂可以通过集聚,共同享用一些生产要素(如土地、劳动力、资本、能源、排水、运输等)。随着这些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和供应的专业化,会引起其价格的下降或要素生产力的提高。20世纪中期的一些研究还提及同一区位企业之间市场的共享性,以及一企业为其它企业提出投入品所带来的效益。50年代以后一段时间,由于跨国公司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地位的上升,人们更加注重大公司的内部经济问题。80年代以来的新产业区研究,使人们重新审视外部经济对中小企业集聚的影响,以及集聚经济对区域发展的贡献。
3.揭示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理论。由于新产业区集中于非发达地区,对新产业区形成机制和发展方向研究,可以对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相关理论。比如,马歇尔式或意大利式产业区,是特定环境条件下的产物。揭示这种环境条件及其对新产业区形成的影响,对其它不发达地区的发展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践意义
新产业区为近一二十年来区域经济的新增长点。随着运输方式的现代化和信息传输的飞速发展,距离在经济区位选择中的作用日益减弱。城市和区域面临着吸引资本和劳动力以促进经济发展的艰巨挑战。故有的学者提出“光滑”的生产空间概念。意指资本和工厂的移动变得更加容易。这样,在“滑溜溜”的生产空间中,发现具有一定“粘结”性的区位,便成为经济地理学家研究的一种思路。新产业区就是这样一类吸引资本和劳动力的区位。尽管有人对其在区域发展中的典范地位有不同看法,但一些国家(如意大利、美国、韩国等)的实践已证明它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格局发生着新的变化。农村工业在过去的非经济重心区迅速发展,且逐渐从“村村点火,处处冒烟”,通过竞争、选择、淘汰,到相对集中于一些小城镇地区。这些农村工业当地根植性强,企业之间联系密切,完全有可能发展成为中国的新产业区(实际上,有些已成为新产业区)。此外,主要靠外资注入,我国区域发展中迅速形成另一类快速增长区域。这些区域(如经济特区、开发区等),有相当一部分过去经济不发达或不甚发达,当地的主导企业(一般为跨国公司的附属企业)与国际联系密切,地方性网络多不发达,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当地经济的总体发展。借助新产业区的演变分析,可通过适当措施,促成区域性联系网络的形成,并通过网络联系和根植性建立创新环境,当为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