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农业生产与布局

时间:2011-02-07  归属:经济地理学导论

第一节  农业生产与布局 

一、农业生产的涵义与特点

(一)农业的涵义

农业是人们通过社会生产劳动,利用自然环境提供的条件,依靠动植物的生物机能,促进和控制生物与自然环境相互适应,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能量转换成社会需要的农产品的生产,以及附属于这种生产的各部门的总称。这里所谓“附属于这种生产的各部门”,包括农产品的简单加工业,以及其他农村副业等。农业是一个“自然环境—生物—人类社会”的复杂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多序列的完整网络,是一个统一整体。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出现的物质生产都门。

通常所说的农业,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狭义的农业是指耕作业,主要包括粮、棉、油、麻、丝、茶、糖、菜、烟、果、药、杂;广义的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个部门,即通常所说的大农业。

在国民经济中具体确定农业的范围时,不仅以上述产品再生产的特点为依据,同时也考虑到一定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下形成的各类生产之间的经济联系。目前,我国农业划分为农业(农作物栽培)、林业(造林营林)、畜牧业(畜禽饲养)、渔业(水产捕养)和副业。其中的副业并不具有农业生产的根本特点,但它是在一定社会生产力水平下,形成于农村的依附性生产活动,因此也列入农业的范围。

众所周知,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发展的基础。人类最初的劳动是从采集野生果实和渔猎等觅取食物的生产活动开始的。后来产生了原始畜牧业和原始种植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逐步提高,生产出来的生活资料除满足农业劳动者自身的需要外,还有剩余,于是有可能让一部分人从事农业以外的劳动,从而才有农业与手工业的分工。以后,商业、交通运输等部门也才能相继出现。但是,从农业中独立出来的工业等国民经济部门要得到发展,仍然要建立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农业劳动生产率愈高,农业能够为工业和其他部门提供的生活资料、原料、劳动力愈多、市场愈广,这些国民经济部门的发展也就愈快。任何社会,工业和其他各项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最终都取决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因此,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普遍存在的经济规律。

(二)农业生产的特点

农业生产作为社会物质生产的一个部门,一方面具有与其他生产部门相同的共性,即都是为了满足社会一定时期的需要,都必须服从于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下的共同的经济规律;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生产的对象是动植物,是有生命的东西,因而农业生产又具有与其他生产部门所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有机结合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经济的再生产过程,不论它的独特的社会性质如何,总会在这个范围(农业)之内,同一个自然的再生产过程密切联系在一起。”这个论断揭示了农业生产的本质特点,同时也指明了农业生产作为经济的再生产过程,它服从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形态,受社会经济规律所支配;而作为自然的再生产过程,则较其他国民经济部门更多地受自然条件和自然规律的作用和影响。这是因为动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自然条件,这个自然再生产过程是农业的经济再生产过程的依据。人类就是根据生物体与外界环境相统一的原理,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劳动,采取各种不同的农业技术措施,对生物有机体的生命过程进行定向的干预和调节,从而获取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产品,以满足社会的各种需要。因此,任何农业生产过程,都是在一定的自然、技术和社会经济条件下进行的。自然条件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技术条件是农业生产的手段,社会经济条件是农业生产的物质保证。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形成了地球上千差万别的农业生产类型和各具特点的农业地域生产综合体。

2.强烈的季节性、连续性和周期性

农业生产的一切活动都是循序渐进的(如自播种至成熟),是在人们定向的干预和调节下的生物再生产过程。生产的各个阶段既爱光、热、水、土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又必须在一定时间内有顺序地完成,不象工业生产那样,各个阶段可以同时或连续进行。因此,农业生产与季节有密切关系。

另外,农业也不象工业那样,劳动过程就是生产过程。农业生产过程包括从播种到收获的作物生长全部时间,劳动过程则短得多,人们只在作物生长过程中进行间歇性的劳动。马克思曾指出:在农业生产中,“劳动时间与生产时间,在这里,不是一致的,生产期间比劳动期间大,但生产物不到生产期间终了,是不会完成或成熟的……”。所以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和劳动过程的间歇性,促使农业生产各阶段的农活往往需要在很短促的时间内完成,才能达到生产目的。否则,如果违背农时,就会遭受损失,降低收成和质量。因此,“不违农时”极为重要。

农业生产不仅与自然条件关系密切,而且比工业生产更具有连续性和周期性的特点。一般来说,农业生产的上下周期之间以及上下代之间都有紧密的联系,不能中断。同时生产的周期也较长,大多数作物从播种到成熟,有的需要几十天、几个月、几年或更长的时间;大多数家畜家禽或其它饲养动物从生育到成长,也需要几十天、几个月、几年或更长的时间。因此,在安排农业生产时,不仅要考虑到这一生产周期的生产效果,还要考虑到下一生产周期的效果;不仅要考虑当季当年获得好收成,还要考虑连续几年以致更长时期内能获得好的效果。

3.强烈的地域性

由于农业生产是生物再生产,而生物生长是在广大的地域空间进行的,它与自然环境紧密关联,特别是与土地的关系十分密切。土地不仅是农业的生产场所,而且是农业的劳动对象和生产资料。土地的位置、起伏、热量分布、水分状况、肥瘦情况等又都是自然环境空间差异的具体表现;而且,农业生产还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这些条件在各地也有明显的差异。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都存在地区差异,加以在同样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自然条件也不一定相同;而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社会经济条件也可能不一样。因此,农业生产便表现出极其强烈的地域性,反映着地域分异规律。所以指导农业生产,要从各地的具体条件出发,特别强调因地制宜。

农业生产的地域性表现在各个方面。从大的区域来看,存在着大范围的、与自然地带的界限相接近的农业地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等由各种作物构成的农业带。从小的区域来看,农业生产也存在着复杂的差异,根据这些差异可以划分出不同类型的农业区域或作物区。

因此,研究农业布局,考虑农业生产问题,必须重视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二、农业布局的概念与内容

(一)农业布局的概念

农业布局是农业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侧面——农业生产发展的一种地域表现形式,是人类社会自出现农业生产活动以来即存在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指各国各地区的农业各部门(农、林、牧、副、渔)及其各个生产门类、项目(农耕业中的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粮食作物中的水稻、小麦、玉米、高粱、薯类等;经济作物中的棉花、麻类、甘蔗、甜菜、油料等)的地域分布,以及农业各部门及其各门类、项目的生产在一定地域范围的组合。换句话说,通常所说的农业布局实际上包含两方面的意思:①某个农业部门或门类、项目生产的地域分布;②各个农业部门、门类、项目的生产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是怎样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相互组合在一起的。

因此,合理的农业布局要求农业各部门、门类、项目尽可能分布在条件最优越的地区,而每个地区内的农业各部门、门类、项目又保持着合理的比例,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农业布局受自然、技术、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并经历着历史演变过程。封建社会因生产力水平低下,利用改造自然的能力很薄弱,故农业布局表现为分散性和自给自足性。资本主义社会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们利用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交通运输发达,农业布局往往表现为农业生产地域专业化和商品化。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通过国家计划和市场调节,农业布局趋向各地区的合理分工和农业各部门的合理结合,并逐步由自给、半自给性生产转向较大规模的商品性生产,由单一农业经营转向农工商相结合的综合经营。

(二)农业布局研究的基本内容

1.农业生产条件评价

影响农业生产的条件主要有农业自然条件与农业自然资源、技术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缺少对这些条件的评价,就无所谓安排农业生产,进行农业布局。因此,分析、评价农业生产条件对农业布局的影响是研究农业生产布局的一个重要方面。

2.农业部门布局

 农业部门布局是在分析农业现状的基础上,从各农业部门的生产特点出发,根据它们所需要的环境,结合各地区的生产条件,选择适宜区;并通过研究各部门的分布状况、发展变化特点和存在问题,确定农业各部门的发展方向、规模、水平、分布与增产途径的布局方案。

3.区域农业总体布局

它是以地区为基本单位,研究农业区域的总体布局问题。着重确定区内农业主导部门和次要部门,以建立合理的农业部门结构体系,实现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和专业化。

三、影响农业生产布局的因素

影响农业生产布局的因素包括自然条件、技术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其中最直接的是自然条件。但是一个地区的自然条件很少只适合发展一种作物,而是存在着发展多种作物或部门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就要由技术条件来决定,同时还要根据社会经济条件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根据主要农业部门或作物的经营特点,去综合评价各种条件的优劣和相对的利用价值。

(一)自然条件

影响农业布局的自然条件,主要是气候、地形、土壤等方面。

1.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条件,包括太阳辐射、日照时数、热量、水分和空气等。

1)热量

空气冷热的程度叫气温。在一定意义上,可用它表示一个地区的热量水平。因此,气温对作物的影响实际上就是热量对作物的影响。

三基点温度:任何一种作物的生命活动,都有三基点温度——最低、最高、最适温度。在最适温度范围内,作物生长快而健壮。当温度达到最低温度或最高温度时,作物停止生长发育,但不会死亡。如果温度继续降低或升高就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有害影响,直到致死。但对于不同作物或同一作物的不同发育时期来说,三基点的温度也是不同的。如水稻出苗的最低温度是10~12℃,最适温度是26~32℃,最高温度是40~42℃。麦类(小麦、大麦、黑麦、燕麦)发芽的最低温度为1~4℃,最适温度为20~25℃,最高温度30~32℃。一般来说,最适温度较为接近作物生育的最高温度而远离最低温度。

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三基点温度与呼吸作用的三基点温度是不同的,一般,作物光合作用比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偏低,光合作用的最低温度为0~5℃,最适温度为20~25℃,最高温度为40~50℃;而呼吸作用的最低温度为零下 10℃,最适温度为 36~40℃,最高温度为50℃。作物只有当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质多于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有机物质时,才有有机物的积累。所以当温度超过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以后,光合作用率下降,而呼吸率仍然增加,有机物质的积累则减少;若温度继续增高,将逐渐变到消耗大于积累,所以温度过高对作物生长是不利的。

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在作物生长的某一个时期或全生育期中,高于生物学最低温度的温度叫活动温度。活动温度与生物学最低温度之差叫有效温度。有效温度是对作物生长发育有特别积极影响的温度。

活动积温是作物全生育期或某个发育时期内活动温度的总和。而有效积温是作物全生育 期或某个发育期内有效温度的总和。例如玉米的生物学最低温度是10℃,某天实际气温为15℃,第二天为17℃,第三天为14℃,第四天为9℃。则四天的活动温度为15℃、17℃、14℃,而9℃小于生物学最低温度,不算活动温度,四天的活动积温是15+17+14+0=46℃。有效温度则分别为 5℃、7℃、4℃,有效积温为 5+7+4+0=16℃。

农业界限温度:它是指示农作物生长发育及田间作业的温度。它和作物生长发育及田间工作密切结合在一起,是进行农业气候区划和耕作改制中经常采用的一种热量指标。一般常用的农业界限温度有0℃、5℃、10℃、15℃、20℃等,这些界限温度的持续日数及积温对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例如:

0℃:春季日平均气温稳定地通过0℃的初日,表示冬季已过,土壤开始解冻,田间作业开始,早春作物春小麦和春油菜播种,冬小麦开始返青。秋季日平均气温稳定的通过0℃的终日,则冬小麦停止生长,土壤冻结,田间操作停止。稳定通过0℃的初、终日之间持续日数称为温暖期或可能生长期,其积温称为总热量或可利用积温,它反映了一地区的总的生长期和全部的热量资源,是评定地区农事季节和热量多少的一个指标。

10℃:日平均气温稳定地通过10℃的初日是喜温作物,如水稻、棉花、花生等的开始播种和生长开始期,是麦类作物开始积极生长的界限。其终日为喜温作物的停止生长期。稳定通过10℃的初、终日基本上与初、终霜冻出现和终止日期相一致。因此从10℃初日到终日之间的持续日数及积温为喜温作物的生长期或活跃生长期和可利用的热量,是评定地区喜温作物生长期长短和热量多少的指标。

2)太阳辐射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长发育,每一株植物都象一个“绿色工厂”,它的能源就是太阳能,主要原料是水和CO2。绿色植物依靠太阳能将水和CO2制成富有能量和营养的葡萄糖、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因此,农业生产的实质就是转化太阳能。农业生产的各种产品,都是太阳潜能的表现状态,是人类赖以为生的基本生活资料来源。所以,太阳能是地球上一切生命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在所有气候因素中,太阳辐射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起着最直接和最大的影响。它以光照时间、光照强度和不同的光谱组成等方面对作物生长发育产生影响。

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光照强度是指单位水平面积上单位时间内所接收到的太阳辐射的能量(短波和长波辐射能量)。单位面积多用平方厘米或平方米;单位时间多用分,有时也用日、月或年;能量单位多用卡。光照强度的大小,直接影响作物光合作用的强弱。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光合作用的强度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即使光照强度再增加,光合作用也不会增加,这种现象称为光饱和现象。如果光照过弱,会使植株生长细弱,影响根系发育,造成作物倒伏等。

实际上作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是很小的,弱光照下(即使在煤油灯下)也能缓慢地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在一般的自然条件下,光照强度都能满足作物光合作用之所需的。

光照时间:气象上常用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来表示光照时间。日照时数是指每天从日出到日落,太阳光直接照射到作物(或地面)的时数,可按日、侯、旬、月、季、年统计。日照百分率是指某一月(或季、年)内实际的日照时数与可照时数的百分率。可照时数即理论最长日照时数。根据作物对光照长短的反应,可把作物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短日照作物:这类作物只有在日照长度小于某一时数时才能开花;若大于某一时数,则停止或延迟开花。水稻、玉米、大豆、高粱、甘蔗、谷子、棉花等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的作物均属这种类型。

长日照作物:这类作物只有在日照长度大于某一时数时,才能顺利开花;如果昼短夜长,则延迟开花。小麦、大麦、燕麦、豌豆、油菜,还有甜菜、亚麻、马铃薯、洋葱、菠菜、大蒜等原产于温带和寒带,从早春到夏末之间开花的作物均属此类。

短日照作物与长日照作物的日照时数界限不易截然区分,但一般以12~14小时为界限。即:短日照作物在某一时期(光照阶段),一般要求每天的日照时数小于12~14小时,长日照作物则要求大于12~14小时。

中间型作物:这类作物开花受日照长度的影响不明显,在长日照或短日照条件下,都能正常开花,如黄瓜、蕃茄、荞麦等属此类。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农业生产农业布局
  • 上一篇:农业土地利用
  • 下一篇:第一产业布局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