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农业生产布局
一、农业区位论
所谓农业区位论,系指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呈同心圆状分布的农业地带,因其与中心城市的距离不同而引起生产基础和利润收入的地区差异。这是商品经济条件下关于农业生产布局的理论,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全部或绝大部分农产品都要以商品形式投入市场,因而利润(纯收益)的大小成了农业布局的决定性指标,任何无利生产在经济上都是不可行的。
农业区位论最早而最有代表性的学说是德国农业经济学家杜能首创的。杜氏所创立的农业区位理论,是最早阐明生产空间分布规律的经典理论。他所提出的农业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变化法则,至今仍被经济地理学家、农业经济学家视为研究农业地域分异规律、农业经营优化模式的基础理论,一直得到很高的评价。
作为学者和农场主,杜能根据他在德国北部麦克伦堡平原长期经营农场的经验,于1826年出版的《孤立国对于农业及国民经济之关系》(简称《孤立国》)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农业区位的理论模式。在这里杜氏所应用的方法是当时在理论研究中普遍采用的抽象法,或称“孤立化”方法。即先从影响农业分布的种种因素中分离出一个主要因素。然后探明在其他次要因素相同的条件下,主要因素运动变化的规律,以及可以用来反映这种变化的模式。最后再确定当次要因素一一起作用时,上述模式将发生什么样的偏离。这种方法,以后为许多研究布局问题的学者所沿用。
为了使研究简化,杜能将复杂的地理环境假设为一个简单的“孤立国”,假设条件如下:
1.孤立国中唯一的巨大城市位于沃野平原的中央,周围为其农业腹地,平原被未能开垦的荒野所包围并与外界完全隔绝;
2.城市是其腹地多余产品的唯一市场,并且不从其它区域获得产品供应;
3.孤立国内的交通手段固定为马车(当时无火车,暂假定无通航河流);
4.腹地具有均质性,即认为各地的土壤肥力、气候等地理环境相同;
5.腹地各地农业经营者的能力和技术条件相同;
6.腹地经营者是追求最大利润,并且有能力按市场要求调整其农业经营类型的农民;
7.运费与距离成正比,并且由产品生产者——农民负担。
在这些假设条件下,孤立国中不同农业经营类型的农业将围绕着这个城市呈同心圆环状分布。各同心圆圈境作物带到城市的最大距离受市场的价格、产地的生产成本和两地间的运费三个要素决定。农民获得的利润取决于上述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如下式:
P=V-(E+T)式中,P为利润,V为农产品的市场价格,E为农业生产成本,T为把农产品从产地运到市场的运费。
上述等式经过移项也可写成P+T=V-E。由于杜能已经假设全国商品农产品只有一个市场,即孤立国唯一的中心城市,农产品的市场价格都要由这个中心市场来确定,因此,在特定时期内,孤立国各种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应该是固定的,V是一个常数。杜能还假设,各地发展农业的条件完全一致,因此各地同一种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也是固定的。E也是个常数,由于两个常数之差仍为常数,所以杜能的公式还可改写成P+T=V-E=K。(K表示常数)
这就是说,利润加运费是个常数。因此,只有把运费支出压缩到最小,才能将利润增加到最大。因此,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如何通过农业合理布局来达到节约运费,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加利润。
为了便于理解,根据杜能观察所得,后人制作了表4-2。市场价格林业产品(主要是薪柴)高于谷物,但林业产品体积庞大,故一英亩产地上,其林业产品运费高于谷物运费。
市场价格、生产成本、运费三要素在表中是假定的数值,用以显示农民的利润随着与市场的距离的增加而降低的规律。显然,在上述假设条件下,表示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利润只受体现空间地理位置差异的距离这一因素的影响。
从上表可以看到:
1.不论一个地块与中心市场距离远近,只要将它用来种植某种特定作物,其农产品的市场价格与生产成本之差(V-E)恒为常数。
2.运费(T)是决定利润(P)大小的唯一变量。所以当任何一种作物的种植区扩展得距中心市场太远,以致将外缘地区的农产品运到市场所需支出的运费大于或等于市场价格与生产成本之差时,利润就会降低到零点。在这样的地区,或比这更远的地区再要种植该种作物来出售,显然就会造成亏损。因此。当以城市为中心市场区来布局农作物时,各种作物的种植范围与城市的距离,都不得超过由T=V-E所确定的极限。
3.两种作物分布圈的实际界线并不取决于其中任何一种作物的最大种植极限,而是取决于在同一地点种植不同作物的比较利益。
以这种理论为依据,杜能确定围绕一个城市市场而出现的6个同心环状的农业地带。
第一带:自由农作带。它最接近于城市市场,土地用于生产不易运输和易腐食品,以蔬菜、牛奶、鲜花为主。杜能还把这个农作带分成内外两层。内层紧靠城市,主要发展鲜嫩易腐蔬菜,外层则主要生产比较便于保管和运输的土豆、洋白菜等。这一农作带在经营方式上突出的特点是集约化程度很高。
第二带:林业带。此带农民专门从事林业产品生产。在杜能时代,城市主要燃料是木柴。这一带的外限,根据城市对木柴的需求量而定。
第三带:轮作农业带。采用轮栽作物制,无休闲地,六区轮作,办法是将土地分成六区:第一区种土豆,第二区种燕麦,第三区种苜蓿,第四区种黑麦,第五区种野豌豆,第六区种黑麦。到第二年再依照顺序更换作物,周而复始地轮作。谷物种植面积占50%。商品农产品以谷物、土豆与牲畜为主。
第四节:谷草农作带。这一带所提供的商品农产品与第三带相同,主要为谷物与畜产品,特点是经营比较粗放,在轮作中增加了牧草的比重,而且出现了休闲地。在农业总产值中,畜产品的比重明显增大。本带地租比较低,农民倾向于多租种土地。土地的14%为休闲地,谷物种植面积占43%。杜能认为这一圈以采用七年轮作为宜,办法是将土地分成七区:第一区种黑麦,第二区种大麦,第三区种燕麦,第四区、第五区、第六区均种牧草,第七区休闲。到第二年再依照顺序更换作物。
第五带:三圃农作带。这一带处在整个谷物种植带的最外围,农业经营粗放,土地大量休闲。杜能主张在这里实行三圃农作制,把土地的三分之一用来种黑麦,三分之一种燕麦,另三分之一休闲、离农舍远的地方为永久牧场。
第六带:畜牧带。为家畜养殖区,经营畜牧业,一是家畜可赶往市场,无需运费,二是加工的干酪不易腐坏而且便于运输,从而尚可获利。
第六带以外的土地已无经济开发价值,只能是荒地。
杜能也讨论了由于一条可航河流或一个卫星城市的出现而使同心圆带局部变形的情况。
杜能学说的意义不仅在于阐明市场距离对于农业生产集约程度和土地利用类型(农业类型)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它首次确立了对于农业地理学和农业经济学都很重要的两个基本概念:土地利用方式(或农业类型)的区位存在着客观规律性和优势区位的相对性。
杜能以后百余年来,有一大批农业经济学家先后多次论证、应用和修订杜能的农业区位学说。如劳尔(E·Laur)应用杜能原则把全世界农业经营类型按集约程度排列为七大农业经营地带,而以西北欧工业区域为世界农业集约化中心;克尔齐莫夫斯基甚至认为“杜能学说在农学中的地位,正如牛顿引力定律之于天文学、原子论之于化学、达尔文主义之于生物学那样重要”。
我国学者在《上海市郊区农业区位模式及农业生产问题的探讨》一文中,通过对上海市郊区农业生产布局现状的研究,揭示出距离城市的远近是农业类型和经济收益差异的重要原因这一普遍规律,最后得出了上海郊区农业区位为四个同心环状结构,充分验证了农业区位模式在中国的可应用性。
关于这个学说的评述至今仍在继续。杜能所采用的方法是农学试验中惯用的单因子孤立化方法。他把引起土地利用和农业生产类型的地域差异的许多自然因素(土壤、地形、气候、水文等)和社会经济因素(人口密度、居民劳动素养、经济文化水平等)统统假定为到处一样的常数,即应予消去的公因素,而后单独考虑市场距离一个因素的影响,从而得出经济地租与市场距离的函数关系。在这个假定里,所谓空间或区域是不包括任何物质内涵而只有相对距离的纯粹几何空间,这正是杜能以来许多经济学家的区位论以及直到今天美国“区域科学”学派关于“区域”的共同概念。实际上,正是那些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多样性引起了极为复杂的农业生产地域分异,这种多样性存在于任何一个地区,永远不可能有“到处一样”的情况,农业生产因地制宜的必要性也就根源于此。由于现代交通运输、罐头制造和冷藏技术的迅速发展,运费大幅度下降,市场距离在决定土地利用方式中日益成为次要因素,而土壤、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以及技术经济条件的地区差别对农业的影响,往往比市场距离更加显著。这就是说,由于近代技术和经济的发展,杜能学说的直接适用范围已经大大缩小,只有在交通不发达的一些城市郊区尚能见到市场距离对土地利用方式或集约程度的显著影响。
和杜能试图解释大范围地区宏观的农业区位不同,现代的农业区位论者更多地注意研究具体农场的“农业决策”。在一些农业经济学家看来,一个农场的生产类型即它的生产专业化方向不过是代表一个农场主决策过程的最终结果,由若干个具有类似生产类型的农场所组成的土地利用区域则不过是各个农场主按照他们自己的条件所作出的若干种决策的混合物。要解释和论证一定的农场生产类型的区位,必须研究农业决策。这类研究,广泛运用了各种数学方法。例如,运用线性规划以确定要求总生产费用最小而纯收益最大的农作物最优组合;运用博奕论来研究面对种种不确定性和风险(如天气变化、市场变化等)的农场主如何作出生产上的最优决策,以争取最坏情况下的最好可能性,运用马尔可夫链来研究生产革新的空间扩散,等等。影响农业决策过程的因素,不仅有各种社会经济因素、技术因素、自然因素,而且有农场主的行为因素,如个人业务知识、经验、偏好以及冒险精神等。通过农业决策论的研究,不仅可以论证解释已有的农业区位,而且还可能预测它的变化。
二、农业部门布局原理
农业部门布局是农业布局的组成部分。它是以农业生产部门(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水产业)或单项农业生产(如水稻、小麦、棉花、茶叶、柑桔、养羊等)为对象的农业布局研究。
农业是一种多部门结合的生产事业,它所包括的大大小小的农业生产部门、门类、项目很多,每一部门或门类、项目的地区布局所要求的条件,所表现的布局特点和布局规律等都不相同。为了全面阐明农业生产地域分异的客观规律和因地制宜实行农业生产合理布局,有必要对农业生产各部门,特别是主要部门和重要作物的布局进行研究。
农业生产的部门结构具有显著的复杂性。一般大农业的构成如表4-3所示。
(一)种植业(农业)布局
种植业布局是农业部门布局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农作物的生产条件、地表空间分布的差异及其规律,探讨与当地生态环境相适应的农作制度、作物布局及发展潜力,以便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与经济资源,扬长避短,发挥地区优势,从而获得稳产高产。
种植业主要是指人工栽培农作物的一个农业生产部门。农作物的种类繁多,目前世界上约有600多种,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饲料和绿肥作物等等。它不仅是大农业的重要基础,而且其分布和发展,对国民经济各部门都有直接的影响。因此,种植业又有第一性生产之称。由于种植业布局要比其他农业部门生产布局的内容更为复杂多样,所以除了对种植业布局进行一般论证之外,还应按不同作物分别进行研究,例如粮食作物生产布局、棉花生产布局、甘蔗生产布局、油料作物生产布局等等。它们各有其生态适生条件、地区分布范围、水平与垂直分布界限、生产基地的形成和发展趋势。
就农作物布局研究的基本内容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
1.农作物适应区域的划分和适应地的选择;2.农作物生产基地和集中产区的确定;3.农作物生产结构的组合;4.农作物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的确定。
(二)林业布局
林业和种植业一样,也是以利用太阳能为中心,以地力和环境条件为基础的生物生产事业。林业布局主要研究林业生产的地域分异及其规律。林业生产的主要对象是森林(包括天然林和人工林)。森林是以木本植物为主的植物群落与周围的非生物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所构成的生态系统。森林经营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得木材和其他林副产品,尤为重要的是还要发挥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减少噪音、防止污染、保护和美化环境以及保护生物种类资源的作用。因此,林业生产的发展既取决于自然因素,也取决于社会经济因素。这些因素因地而异,并具有一定的规律。从林业布局所研究的内容来看,主要有:森林的类型、特征及地理分布规律;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评价及地区分异;不同地区森林的经营类型和经营方针;林业分区研究等。
(三)畜牧业布局
畜牧业布局主要研究饲养动物(畜禽等)生产在地表空间的分布现象及规律。这种现象与规律是受各种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制约的。狭义的饲养动物,主要是指哺乳动物及少数禽类;广义的理解还要包括一些非脊椎动物。主要有牛(黄牛、水牛、牦牛等)、马、驴、骡、驼、山羊、绵羊、猪、兔、骆马、羊驼、驯鹿、亚洲象以及鸡、鸭、鹅、鸽、蚕、蜜蜂等,为人类提供肉、乳、毛、皮革、蛋、丝与蜂蜜等产品,以及畜力、动力和部分药材原料。
家养动物的再生产与各种生态地理环境(如光、热、水、土壤、植被、其他动物与微生物)、社会经济条件(人工、民族、交通运输、市场供求、产品价格、加工技术及人工选育技术等)的关系十分密切。饲养动物与其生态环境构成统一的畜牧业生产系统,这种生产系统是十分复杂的网络结构。因此在研究畜牧业布局时,必须树立三个基本概念,即地域的、生态学的和系统论的概念。畜牧业布局的主要研究内容有:
1.饲养动物种群的分布及其与生态环境诸因子的关系和种群生态地理规律性研究。2.畜牧业生产与发展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条件(包括生产技术水平)的评价。3.畜牧业生产的地域性及其特点的研究。4.畜牧业分区、区划与布局的研究。着重研究区域(或地区)畜牧业如何因地制宜地选择与确定畜牧业生产发展方向,可能的生产前途与规模,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以及解决途径与措施等。
进行畜牧业布局的研究和掌握这方面的科学知识,有助于深入了解饲养动物再生产的本质,改变以往将饲养动物种质因素与环境生态因素及地理因素彼此分割的传统观念,也将加深对因地制宜进行畜牧业生产、科学研究的认识,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生产过程中的盲目性。
(四)渔业布局
渔业布局是以研究渔业生产地域分异规律为主要任务的学科。通过这些规律的研究,可以为因地制宜地发展渔业生产和实行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渔业,系指利用各种可利用的水域或开发潜在水域(包括低洼地、废坑、故河道、坑塘、沼泽地、滩涂等),采集、栽培、捕捞、增殖、养殖水生经济动植物的生产部门。
渔业生产包括海洋渔业和淡水渔业两部分。从经营方式看,又可分为捕捞渔业和养殖渔业两个基本过程。捕捞渔业是以一定水域的天然水生动植物为劳动对象,通过捕捞作业获取水产品。养殖渔业是以天然水域或人工水域进行水生动植物养殖而获取产品的,所以又具有与种植业和畜牧业相似的特点。
渔业布局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下列四方面:
1.研究和评价在渔业生产地理分布和渔业地域特征形成中自然、技术和经济条件的具体作用及其地域表现形式;特别要研究各地区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所提供的发展渔业的可能性,研究在渔业生产上合理利用自然条件和改造不利条件的途径和方式。
2.分析研究渔业中捕捞业、养殖业、栽培业、冷藏加工业等各部门的发展条件和地域分布规律。研究渔业生产水平的地域差异及其原因、增产关键和途径。
3.研究水域资源、潜在水域资源(如沼泽地、低洼地、滩地、坑塘等)、水生经济生物资源、饵料资源等利用的条件和方式,探索和预测各地区水域资源未来发生变化的趋势。
4.研究渔业生产地域类型和渔业区的形成、结构和发展变化的规律,制订渔业区划,研究渔业商品生产基地的类型、布局和建设途径。
(五)城郊农业布局
城郊农业,是指城市行政辖区内的市区外围地区以提供蔬菜、副食品满足城市居民需要为主要目的的农业。主要由园艺业(包括蔬菜、瓜类、果园、花卉等)、牲畜和家禽饲养以及部分耕作业所组成。
郊区范围的大小,与城市规模、所处地区环境和市界范围大小有关。通常城市越大,郊区也越大。从城郊农业的类型来看,一般大城市的郊区由于面积大,土地利用上具有显著的地域差异,多分为近郊区和远郊区两个部分;中小城市一般不作这样的划分。
近郊区,以生产蔬菜、肉、乳、禽、蛋、水产品、果品、花卉等为主;远郊区以生产粮食、经济作物等居多。
郊区农业一般具有农产品种类多,生产周期短,运输量大,易损耗,集约化程度高,商品量大,商品率等特点。因此在布局上需根据城市规模的不同,选择范围不等的城市近郊区和远郊区,建立合理规模的蔬菜和各种副食品生产基地,以便保质保量、及时均衡地满足城市居民生活和部分生产需要。
三、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
农业生产所特有的强烈区域性特性,必然要求现代化农业朝着区域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主要涉及优化农业地域结构、农业生产合理的地域分工、农业地域专业化,及农业商品生产基地的选建等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农业地域结构
农业地域结构的实质是一定地域内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经济系统的综合。每个地区的农业生产,从自然方面看,是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通过栽培植物和家畜的成长与繁殖实现能量与物质转换的农业生态系统;从经济方面看,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们投入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生产资料等)而获得农产品的农业经济系统。由于栽培植物和饲养家畜实现的能量与物质转换是人们在经济技术力量的干预和促进下进行的,因而这两个系统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而是错综交织、互相紧密结合的,形成一个地区特有的农业地域结构,也就是该地区农业生产特征的综合表现。
合理的农业地域结构在利用自然方面,既要求有较高的能量与物质转换效率(如农作物与牲畜的高产优质),又要能保持各种自然因素间的协调和平衡,保证自然资源的不断更新,如土壤肥力的不断提高,森林、草原生产能力的不断增长等,以实现能量与物质转换的良性循环,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增长。而不合理的农业结构则往往表现为对自然资源实行片面的掠夺式利用,从而破坏各种自然因素的协调和平衡关系,使自然资源更新能力衰退,导致资源耗竭,环境恶化,形成恶性循环。如耕地重用轻养而导致土壤肥力锐减,滥垦陡坡导致严重水土流失,滥垦过牧草原导致退化沙化,林区重采轻造导致森林资源锐减,水域酷渔滥捕导致水产资源枯竭等。
合理的农业地域结构,在农业经济方面要求每个地区的农业都成为一个主导部门与辅助部门密切结合、多部门经济综合发展并具有最佳经济效果的农业经济系统。地区内农业综合发展之所以必要,是因为每个地区除了发展具有地域分工意义的商品性生产部门以满足国民经济需要外,还要尽可能就地满足农产品需要,以消灭或减少不合理的农产品运输;也因为要采取多种方式才能充分合理地利用每个地区多种多样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由于农作物生产的季节性显著,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有差异,使得一年中忙闲不均,只有多部门和多种作物才能使劳动力的利用得到平衡。多部门经济也利于使各种农副产品得到充分合理利用,使各部门互相支援,特别是实行农林牧合理结合。多部门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平衡收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果,活跃整个农村经济。
合理的农业地域结构既不同于片面的农业地域专业化或单一经济。也不同于“小而全”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不合理的农业结构往往使得地(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不能尽其利,物(各种农副产品)不能尽其用,人(劳动力)不能尽其才,经济效果很低。那些农业生产长期低而不稳、农村经济非常贫困的地区,往往是和不合理的农业结构紧密联系着的。
(二)农业生产地域分工
所谓农业生产地域分工,是指不同地区利用各自的特有条件而进行各有侧重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间进行产品的交换,从而表现为农业生产在地域间分工的关系,这是农业生产社会分工在地域上的体现。
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的必要性在于农业生产与地域条件的紧密联系。每个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可能有利于某些部门和作物,不利于另一些部门和作物。实现地域分工便可以在各地区尽可能多地安排它最有利的部门和作物,少安排或不安排不很有利的部门和作物,做到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发挥各地区的生产潜力,可以用最少的人力和财力的投放,收到最大的经济效果,并促进各部门生产最快的发展。
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的前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和交通运输的便利性。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使每个地区除自给性生产外,还可有大量商品性生产,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和畅通的产供销渠道,使条件不同的各地区分别着重发展不同部门并进行区际交换。
农业生产地域分工是随着农业中商品性生产的发展而逐渐出现的。在社会发展的早期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农业生产都是自给性生产,各地区间缺乏经济上的联系。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逐渐地在部分产品和部分地区间出现了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的雏型。到了资本主义时期,农业生产力高度发展,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交通运输的发展,又为农产品的区际交换提供了便利,各地区农业中,商品性生产逐渐占据主要地位,出现了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地域分工和大规模的区际农产品交换。
(三)农业地域专业化
所谓农业地域专业化,是在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的基础上形成的,在不同地区各自着重发展少数突出的部门或作物,使每个地区成为以某一种或少数几种农产品占压倒优势的专业化生产区,其产品的全部或绝大部分都是商品,并同其他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商品交换。专门化部门成为区内农业生产的主导部门,其他部门多是为专业化部门服务的辅助部门。农业地域专业化的优势在于:
(1)有利于因地制宜地、充分而有效地利用各地区的农业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发挥各地区的优势,取得更大的经济效果;(2)有利于运用现代化的农业技术装备,实行高效率的机械化生产;(3)有利于农业劳动专业化,使劳动者在明确的专业方面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科学的经营管理方法,精益求精,从而大大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4)地域专业化的集中生产有利于合理配置农产品加工工业,节约农业原料的运输,提高加工工业劳动生产率;(5)地域专业化便于许多作业项目实现社会化专业经营,促成作业专业化,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农业地域专业化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利条件,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结果。在现代史上,它是资本主义农业高度发展的后果。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为了追求最大限度利润尤其在一些殖民地地区,往往片面提高专业化程度,甚至出现单一经济,这就不免带来经济的畸形结构、土地资源的耗竭和农副产品的巨大浪费。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有可能从全国和全社会着眼,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农业地域专业化,使各地区间农业生产有合理的专业分工,而每个地区内专业化部门与辅助部门合理结合,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农业地域结构。
(四)农业商品生产基地
所谓农业商品生产基地,是指农产品商品率高,能够长期稳定地向外提供大量商品性农产品的集中产区。它主要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热带作物、蔬菜、木材、畜产品、水产品等生产基地。其形成条件是:
(1)自然、社会经济条件适宜,原有生产基础较好;(2)资源丰富,生产发展潜力大,在全国或地区商品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3)商品量大,商品率高,交通运输较方便;(4)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高。
发展农业商品生产基地时,首先要对原来某些老的农产品集中产区(如常年的余粮区、棉区、花生区、蔗区、茶区、果区等)和新发展的地区(如甜菜区、橡胶种植区等)进行调查研究,综合评价当地自然条件的生态适宜性,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目前产量和商品率水平及其稳定程度,进一步扩大生产的可能性等等。然后从全局出发进行分析比较,选择其中生产条件较 优越、原有生产基础较好、产量和商品率较高、增产潜力较大的若干地区,作为该项农产品的商品生产基地。为了便于建设,所选基地不宜太分散,应相对集中成片(例如若干县的组合)。确定基地以后,要分别进行规划,根据每片基地的条件、特点和问题,采取相应的经济技术措施,集中使用农业投资,大力改善其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物质技术装备,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以尽快发掘生产潜力。同时,还要制定合理的价格政策,改善交通运输条件,保证商品流通渠道的畅通和基地内的其它商品供应,千方百计地大幅度地提高基地农产品产量和商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