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课时 研读风筝
一、讨论主题,感悟警句
1. 引导思考:一件记录着某种遗憾的往事,兄长追悔莫及,小弟为何全忘了呢?对鲁迅先生而言,小兄弟不怨恨好不好?
2. 教师提问: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是想告诉读者什么道理呢?文中有一个警句,请找出来,齐读。
3. 教师提问:你赞同这个道理吗?谈谈自己的理解。
二、进入文本,与人对话
1. 教师提问:学过课文,了解了兄弟二人的行为和内心情感后,你想对哥哥或弟弟说些什么呢?说劝慰、鼓励、理解、敬佩的话都可以。
(学生的对话会可以从兄长的善良、严于自省,小弟的怯弱、纯真、宽容,兄弟间的手足情深,封建教育思想的弊端等角度展开,在与人物对话中多角度地理解主题,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范例:对兄长,我想说,你是那么严厉地自责,反省自己,我分明看到了你的美德。)
2. 学生四人一组进行第二次合作交流,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
三、联系生活,讲述故事
1. 回忆你玩玩具、玩游戏的快乐与忧伤,选一个最难忘的,讲给大家听。
2. 教师小结:玩具与游戏能让孩子得到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快乐、思考、创造和智慧,难怪偶然明白道理的兄长心底的悲哀久久拂之不去,受尽一生的内心折磨。
第 3 课时 探究拓展
一、教师提出研究任务
除了《风筝》,鲁迅还写了大量优秀的散文,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藤野先生》等,请以小组为单位,在鲁迅散文集中挑选一篇感兴趣的文章进行研读,并通过网络资源对所研读的散文主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感受鲁迅其人,对鲁迅及当时的社会背景做深入探讨。
二、分组,确定研读的散文
各小组选择所要研读的散文,制定研究计划,明确各小组成员的分工。教师协助学生进行分工。
三、收集资料
小组成员围绕研究主题,利用网络或教师所提供的资源,收集相关信息,所收集的信息包括散文主题、与之相关的鲁迅信息和社会背景信息,以及相关的图片、照片等,所收集的资料注意注明资料来源。教师指导帮助学生开展研究。
四、筛选与整理信息:
小组合作对信息进行筛选、评价,并整理出有效的信息资料。
五、小组讨论交流,制作演示文稿
根据所收集的信息,小组成员就研究内容进行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得出小组的研究结果,并且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制作成演示文稿,要求
演示文稿的数量不少于 5 张。
演示文稿中包括散文主题、与之相关的鲁迅信息和社会背景信息。
演示文稿中须包含小组自己的观点
演示文稿中包括的图片、照片及其它资料要注明资料来源。
除演示文稿外,须有文档资料。
六、准备口头介绍
小组成员根据所收集的信息以及演示文稿的内容,准备口头介绍研究成果的材料。推选出一名进行介绍的代表。
第 4 课时 汇报交流
一、导入主题
1.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前几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2. 教师介绍上节课学生分组进行研究的相关情况,导入成果展示环节。
二、学生分组介绍,全班交流与研讨
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详细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
2. 每组介绍完后,班级共同交流。其他同学可以就自己不明白的知识提问,也可以补充其他相关知识,或对有争议的地方进行讨论等,教师对相关内容进行及时的引导和补充。
三、活动小结:
教师对学生研究的成果进行评价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