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是台湾省仅次于台北市的第二大城市。全市总面积153.6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为49平方千米,市区人口100余万。
高雄港位于台湾省的西海岸,台湾海峡的南口,是台湾省最大的商港,也是军港和渔港。港区总面积26.66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积12.8平方千米。整个港区处于一个狭长海湾内,港口呈狭长条形,港外有一条长11千米,宽200米的沙坝,形成天然的防波堤,受风浪影响小,即使有台风侵袭,海湾内还是风平浪稳。高雄港有两个出入口,进出港的第一港口宽120米,水深11.2米,可通3万吨级船只;第二港口宽250米,水深16米,航道全长18千米,其中主航道自第一港口至第二港口长12千米,可供10万吨级以下船舶自由航行,第二港口可通行10万吨级以上船舶。全港现有码头88座,其中集装箱码头11座,谷类专用码头3座,杂货码头25座,大宗货物码头11座,浮筒25座,码头全长18 280米。港区有仓库、货栈86栋,总容量为57万多吨,另有露天堆货场19处,容量6万吨,集装箱储运中心3处。高雄市的海上运输四通八达,在沿海由高雄至基隆、马公、花莲、台东等形成环岛沿海运输圈。远洋运输航线,有至美国、西欧、中东、日本、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定期或不定期航班。由于高雄地处远东到东南亚航线的中点和远东到欧洲航运的要冲,从而有大量过往远洋船舶到高雄停靠。近年从高雄进出港的船舶有2万多艘次,货物吞吐量7 000多万吨,占台湾全省货物吞吐量的三分之二左右。在进港的货物中,主要是石油、铁矿砂、钢材、通讯设备、电子原料、杂粮、棉花、木材等。出港的货物有大米、糖、樟脑、水果、轻工产品等。高雄又是台湾省远洋渔业基地,有四个较大渔港,可容渔船1000余艘,年渔获量约占全台湾渔获量的五分之一,也是主要外销农产品之一。台湾的对外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所占地位,1987年占第十二位,其中出口额居世界第十位,进口额居第十七位。在台湾进出口货物量中,高雄港占台湾全省装卸量的58%,卸货量的65%。可见,高雄港在台湾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高雄市的经济发展与高雄港的作用更是密不可分,高雄发展工业所需的原材料,绝大部分从国外进口,高雄港对此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同样,高雄的经济发展,也为高雄港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高雄市的经济开发,较大陆沿海各省稍晚,但高雄市却是台湾全省开发最早的地方。高雄旧称“打狗”、“打鼓”,这个名字是从早年高山族“TAKAV”的音译而来,因闽南语中狗与鼓两字同音,故有两个名称。早在明朝天启四年(1624年)由福建、广州沿海移居而来的渔民与大陆沿海间即有贸易往来,其海湾逐渐成为台湾西海岸最早停泊港之一。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割让台湾、澎湖给日本。日本殖民者,于1920年将台湾行政区划改为“五洲一厅”,其中的“高雄洲”是高雄地方得名之始。1924年改为高雄市。高雄市的开发和经济发展,由于受荷兰及日本军国主义者的侵占和掠夺,使高雄的经济开发带有殖民经济特点。从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到郑成功收复台湾直至1885年清政府正式在台湾建省,高雄都是当时台湾经济最发达的地区。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重归中国,1979年高雄市改为和台北市均为与省平行的行政单位。高雄市土地面积占台湾全省总面积的27%,人口占全省的29%。从60年代中期起,台湾省进行“十大项建设”,在高雄市陆续兴建了钢铁厂、造船厂、炼油厂等。高雄市现已发展为以重工业为主,为台湾省的最大工业中心,这些工业包括钢铁、机械、造船、石油炼制、化工原料等。此外纺织、造纸和电子电器等也是高雄市的重要工业部门。由于台湾钢铁工业原料缺乏,除进口铁矿砂外,利用拆旧船的钢铁,价格又合算,所以高雄市的拆船工业发展很快。高雄港有旧船拆卸专用码头。从70年代中期起,高雄的拆船量占台湾全省拆船量的95%和世界拆船量的15%。优越的地理位置及港口条件和发达的工农业生产是高雄港得以发展的良好基础。随着高雄城市及港口的不断扩大,吞吐量不断提高,现已成为台湾第一大港,并成为国际港口。高雄优越的海上交通及陆路交通,一直成为台湾南部的货物集散中心。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商业的兴盛,高雄现已成为台湾省的最大工业中心和全省第二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