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我国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7.2.1我国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七五’”期间,我国开始环境信息标准化和环境数据库的开发研究。经过10几年的努力,国家环境信息化进展较快,取得了一定成效。《国家环保局“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将环境信息化作为环境管理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并提出了“九五”国家环境信息化的目标,规定实现环境信息化、提高环境管理和决策水平是一项战略任务。在“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中特别强调了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信息化建设离不开网络的建设。目前我国环境信息网络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项目(B-1项目)“中国省级环境信息系统建设”的实施,国家环境保护局信息中心通过X.25与27个省联网,通过DDN与国家环保总局机关联网,通过微波与环境科学院联网。其他直属单位可通过拨号与国家环境保护局信息中心连接。国家环保局机关办公自动化网系统已形成能力,1997年投入使用。联合国环境署“信使”项目的卫星地球站已正式开通,为国家环保局与全球环境绿色通道UNEPnet网络系统的联系建立了渠道,世界银行贷款项目(B-1扩项目)正在实施,25个城市环境信息网络正在建设中。日本援助项目100个城市环境信息建设提到日程。我国环境信息高速公路初具规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项目(B-1项目)“中国省级环境信息系统建设”的实施,全国27个省购置了ESRI公司的ARC/INFO、ArcView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软件和SGI图形工作站、数字化仪、绘图仪等硬件设施,为我国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建立了良好的开端。
总之,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环保领域从事GIS专业人员不断壮大,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初具规模。有些系统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决策支持。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7.2.2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技术实践
随着GIS技术的发展,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水平也在不断发展。最初的GIS应用主要制作环境专题地图,如水质功能区划图、大气功能区划图等。后来,GIS应用逐渐为环境管理服务(见图7-1)。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建立大气、水污染扩散模型,模拟大气、水的扩散过程。这些应用都是建立在桌面GIS系统上。桌面GIS系统的优势在于减少用户开发的工作量,缺点是限制专业开发人员的自由发挥。随着软件技术的发展,新的GIS技术不断推出。当前GIS发展的3个重要方向是GIS组件技术、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Internet/Intranet G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