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大都市带出现
当代,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其后果不仅使人口和财富进一步向大城市集中,大城市数量急剧增加,而且出现了超级城市( Supercity)、巨城市(Megacity)、城市集聚区(City Agglomeration)和大都市带(Megalopolis)等新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
1920年,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仅为5%,1960年上升为12%,1980年达17%。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的人口占世界城市人口比重,1960年为30% 左右,1980年上升为40%—50%。其中同类比例在中等收入国家为48%,在高收入石油出口国家为53%,在市场经济工业国家则为55%,只有非市场经济工业国低于40%。
在大城市中,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其中,4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又称之为超级城市。1900年,全世界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仅13个;1950年增为71个;1960年达114个,其中62个在发达国家,52个在发展中国家,居住在特大城市中的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比例达到29.5%。1960年以后,世界的特大城市化有了进一步发展(表5-5)。
表5-4 世界特大城市化的发展趋势(1960—2000)
表5-5 世界40O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发展(1960—2000)
表5-4和表5-5不仅显示了世界特大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趋势,还反映出发展中国家特大城市化的趋势更为惊人,这主要是由于很多发展中国家首都的超前发展和过度城市化所致。
巨城市是指人口达800万以上的城市。一般地,这样的城市都是城市集聚区,因此,使用城市集聚区的概念更普遍些。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口超过800万的城市集聚区是纽约,1920年其人口已达849万。 1930年,纽约的人口超过1000万,而伦敦的人口也超过了800万,并于1950年成为第二个人口超过1000万的城市集聚区。随后,又有东京-横滨的人口突破1000万的大关。 70年代,人口规模超过1000万的城市集聚区又增加了4个,即大阪-神户、墨西哥城、圣保罗、布宜诺斯艾利斯。人口超过800万的巨城市则达到17个。
50年代以来,在某些城市密集地区,由于郊区城市化的作用,城市不断向四周蔓延,使城市与城市间的农田分界带日渐模糊,城市地域出现连成一片的趋势,从而形成世界上最大的一种城市现象——大都市带。
首先为大都市带定名的,是国际著名城市地理学家戈特曼。他于1957年借用古希腊“Megalopolis”一词,描述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的新罕布什尔州南部到弗吉尼亚州北部的城市化地区。随后,他对大都市带又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戈特曼认为,大都市带是市街区大片地连在一起,消灭了城市与乡村明显的景观差别的地区;一个大都市带,至少应居住2 500万的城市人口,过着现代城市方式的生活。他于1989年发表的《大都市带》一书中,认为目前世界上有6个大都市带:
1)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大都市带。
2)日本东海道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
3)欧洲西北部大都市带。
4)美国五大湖沿岸大都市带。
5)英格兰大都市带。
6)中国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带。
正在形成的大都市带有:
1)美国西部沿岸大都市带,以洛杉矶为中心,向南到圣迭戈,向北一直延伸到圣弗朗西斯科一带,故称之为“圣圣”(San-San)。这个大都市带是美国新兴的经济中心。
2)巴西南部沿海大都市带。大体从圣保罗到里约热内卢一带,这是巴西两个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其城市集聚区的人口超过了2 500万。
3)意大利北部波河平原大都市带。以米兰、都灵、热那亚三角区为中心,向南延伸至佛罗伦萨,向西延至法国的马赛。米兰是意大利最大的工商业和金融业中心,而马赛则是地中海及法国最大的港口。
以上已经形成及正在形成的大都市带具有一些共同特征:
1)都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首先,它们都位于适宜人类居住的中纬度地带。其次,它们都处于平原地带。平原地带便于农业耕作、居住和交通联络,所以人口总是向平原集中,导致城市也向平原集中。
2)政治经济上的中枢作用。世界上的大都市带,都是国家或洲际大陆,乃至全世界的政治经济中心,对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起着中枢的支配作用。例如,美国大西洋沿岸的大都市带,是美国最重要的工商业区。据美国《幸福》杂志1977年的统计,美国50家最大商业银行中的28%,50家最大人寿保险公司的42%,500家最大的工业公司的33%,50家最大零售公司的42%,50家最大运输公司的28%%都将总部设在这个大都市带内。另外,华盛顿是美国的首都,纽约是联合国总部所在地,说明这里不仅是美国政治中心,也是世界政治活动的中心地。
3)带状的空间结构。大都市带多数沿长轴呈带状发展,也有呈其它结构的。如美国大西洋沿岸、太平洋沿岸两个大都市带,日本东海道大都市带等均沿海岸伸延,而欧洲西北部大都市带略呈环状。但不论其形态如何,大都市带总是有一条产业和城市密集分布的走廊,通过发达的交通、通讯网络相连。同时,大都市带内除城市用地外,还有大片的农田、林地相间,作为获取新鲜农产品、提供游憩场所和改善环境的空间有机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