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地理课业学习的主要思维途径和方法

时间:2014-07-17  归属:地理课堂学习常规
地理课业学习的主要思维途径和方法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新编地理教学大纲明确要求,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智力”,同时又指出,地理思维能力是“既具有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结构、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的观念,以及综合认识和分析地理问题与区域特征的能力”。
地理思维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是由多种思维集合而成的。正确认识和运用一些常用的思维方式,对于丰富和发展地理思维,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培养地理科学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1.经验思维和理论(逻辑)思维经验思维是指主要根据日常生活感受来认识事物和理解问题的一种较为简单的习惯型思维方式。例如,学生依据多年的生活体验,一提到夏天就马上意识到热而多雨、植物生长旺盛的景象。当学习到热带气候时,也会以当地的夏天来认识和理解。由于对气候的成因类型缺乏深刻的认识,这种只凭经验思维而思考问题,就容易出现知识性的错误。但是,经验思维在低年级和乡土地理教学中又的确是经常运用的思维方式。经验思维是一种局限性很大的思维方式,必须升华为逻辑思维。如果学生在掌握了热带气候的成因后,通过经验思维的升华,对热带气候特点就容易理解和掌握了。运用逻辑思维方法分析地理特征的基本模式,就是按特征的内容要目(即概念内涵)对事实材料进行逐项分析概括,然后进行定性分类。如分析一个地区的地形特征,就可围绕着地形高低变化的趋势、地形类型组合、地形分布趋势等几个要目,对该地区的地形资料进行分析概括。像分析中国地形,可概括出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类型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西部多高原山地,中部多高原盆地,东部多平原丘陵。同样分析气候特征、河流特征、工业特征、农业特征等等,也都要根据各自特征内容要目(概念内涵)逐项地对地理事实材料进行分析概括和定性分类。分析判断地理因果关系的基本逻辑思维模式就是根据地理特征同诸多影响因素的因果联系,逐项进行推理判断。各地理要素的发展变化都有它的外部影响条件,统称为“影响因素”,如地形的影响因素有内力的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两大类及若干种;气候的影响因素有属于地面状况的位置、地形、洋流等,还有气压带(中心)、风带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河流的影响因素有地形、地势、气候、水源补给、植被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工业发展和布局有资源交通、市场和社会技术等影响因素;农业发展和产品分布有光、热、水、土、种植技术、商品市场等影响因素⋯⋯,都要具体分析、比较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状况来判断主要的因果关系。掌握了地理课的逻辑思维模式,就可以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逻辑认识结构(或称之为信息加工机制),在新的认识活动中发挥作用。2.形象思维和空间思维形象思维和空间思维是地理学中最常用的思维之一。由于地理研究的对象是地球表面空间层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对于这些地理事物和现象就必须以形象思维去认识和理解。形象思维的认识方法,具有比逻辑思维更简洁的特征,它利用已有的认识经验和相似性的原理,沿着直观形象→抽象形象→再造形象的路线深化对地理事物或现象的认识。已有的认识经验,在头脑中积累了许多直观形象(景观、实物、图像)和抽象形象(如各种地图、示意图),可以在新的认知活动中同新的认知对象的形象进行对比,从相似和不相似中对新认知的对象进行判断。地理教科书如地图册中,系统安排了各种图形,不仅是认识各个具体地理事物的形象思维基础,同时,分门别类地储存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以形象为基础地理形象认识结构,同地理逻辑思维认知结构相辅相成,在新的认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机制作用。所以,在地理课的学习中,要努力占有这些图像,掌握图像的分析方法、图像组合法(找横向联系)、图像重叠方法(找因果关系)和抽象概念图示化(示意图)的方法,以发展自己的地理思维能力。例如,学生对山的认识是地势起伏大,道路崎岖,认为大海是波涛翻滚,认为平原是坦荡辽阔,认为森林是大树参天,认为草原是香花遍野,认为城市是楼房林立,等等。形象思维与想象有密切的联系。没有到过南极洲的学生,当学习到南极洲时,头脑中会通过想象而呈现出一幅“南极大陆的景观图”。地理事物有形象,有形象必定占据一定的空间。地理事物的个体占据空间,地理事物的群体结构和分布更占据广阔的空间。因此,形象思维又与空间思维关系密切,可以说形象思维是空间思维的基础,空间思维是形象思维发展的必然结果。地理学科是把地球表层空间作为研究的核心,如乡土地理研究的是微观空间,初中区域地理研究的是中观空间,高中地理研究的是宏观空间。因此,地理学习中的空间思维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研究地球表层空间是地理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的重要标志,而空间思维就成为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思维方法。在地理教学中经常运用形象性比较强的直观教具,教师经常运用形象性较强的语言,经常绘制一些形象性较强的板图、板画,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空间思维都有重要的作用。地图既是用特别符号组合而成的地理信息载体,同时又是一种形象性强的空间分布教具。充分运用地图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空间思维具有特殊的意义。一个好的学生,只要一提到与地理有关的问题,他的脑海里就会立刻展现出一幅清晰的图像来,这就是形象思维和空间思维的结果。3.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也是地理思维中常用的思维方式。地理学习中由果追因的方法就是发散思维的表现形式之一。地理学科研究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往往是现实的特点,而探讨形成这种特点的复杂原因,就必须运用发散思维。例如,中国气候的主要特点之一是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显著,而形成这种特征的原因,必须从中国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特征、洋流等多方面去分析。
由此可见,发散思维是一种多向型思维方式,它往往要打破常规的思维方法而开拓新的思维方式,因此,它又是一种创造型的思维。世界上千千万万个科学家和发明家都是发散思维极为活跃的人才。在地理学习中,积极培养学生多思、敢想、敢说的精神,为培养具有发明创造的人才打下良好的思维能力基础,就显得特别重要。集中思维又叫收敛思维,它与发散思维正好相反。由因导果是收敛思维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对大量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分析、归纳、综合,寻求问题的结论和解决方法。例如,在分析一个地区的年降水量在1000 毫米左右,且又集中在高温夏季,冬季最冷月份的平均气温在0℃以上时,根据气温和降水的这种特点,可以判断出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而不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地理选择判断题就是一种典型的收敛思维题型。它把许多类似或相近的答案都经过很快的分析、比较,最后选择出最佳的答案。在复杂的因素中,选择最佳的思维方式,具有极大的科学价值。4.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纵向思维是对组成地理环境的某一要素或区域进行纵深的思考,寻找出规律,得到系统和原理性的认识。教材中关于自然带的形成推导过程,就是纵向思维的方法。这一段思考脉络是:地球的球体表面→接受太阳辐射量不均→热量分布的地带性→水量分布的地带性→气候的地带性→植物的地带性→动物的地带性→自然带。同类知识的前后照应和联系,也是纵向思维的方法。横向思维是指对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不同区域间,甚至与其它相邻学科知识等进行横向联系的综合思考。例如在分析判断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时,要从气温、降水、气压、风向等多方面考虑,在分析某一地区河流水文特征时要从流量、含沙量、结冰期、水位变化等多方面考虑。比较学习法,就是一种很好的横向思维方法。如长江与亚马孙河的比较,上海与北京的比较,东北平原与华北平原的比较,加拿大与澳大利亚经济特征的比较,等等。由于地理包含了自然和人文两方面的知识,因此,地理又是同语文、历史、物理、化学、生物、政治等多种学科的知识相互关联和相互渗透的。5.逆向思维和顺向思维逆向思维在地理学习中也经常运用。例如根据岩层的变位和交接关系,以及化石等可推断古地理的环境特征;对古河道的研究推断历史时期的气候特征和河流水文特点,对火山地貌的研究推断火山喷发和熔岩流的环境等,教师典型的逆向思维。顺向思维也是地理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式。例如根据现在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趋势,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按照现在人口增长速度预测未来人口的状况,等等。当明确了地理思维的五条主要途径后,还必须掌握地理思维的主要方法,地理思维主要通过对地理事物本身和地图内容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和推理进行。
(1)地理分析法。就是找出地理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分析要运用过去学习过的知识:如分析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要根据北美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地形、洋流方向来分析,从而得出这些因素对北美气候所起的作用。在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时,还应注意两点:一是要弄清分析的条件,二是要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
(2)地理综合法。就是把部分的和个别的地理事物,通过它们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加以总结。例如,亚马孙平原地区的地理特点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冲积平原,森林中生长着种类最多的热带植物,栖息着大量的动物,同时还哺育着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亚马孙河,综合起来是与气候这个起主导作用的地理要素分不开的。所以在分析上述特点之后,如果把这些表面上是孤立的、单独的特点,加以联系、综合,有助于学生认识到它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弄清了地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原理,就不必事事都靠死记硬背了。此外,从上述情况来看,综合也是和分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分析往往是综合的基础,而综合则往往是分析的总结。
(3)地理比较法。就是对地理事物的异同点和原因加以比较。许多复杂的地理事物只有借助于比较,才能区别一般和特殊的属性并突出其特征,明确其相似性和差异性。例如,非洲北部的热带沙漠可与已学过的中亚沙漠相比较,并分析其不同成因。同时,通过比较还可彻底地理解事物的外部形状和内部结构。例如,气旋和反气旋的中心气压、气流运动方向、旋转中心的气流和过境时的天气状况等,以及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都是不同的。如果将这些概念加以对比,明确它们的差异性,就会更深刻地理解这些知识。因此,经常把一些类似的或容易混淆的地理事物加以比较,是十分必要的。
(4)地理推理法。就是在对某些地理事物已形成概念的基础上,推理得出另一些类似地理事物。地理推理就是在掌握地理材料的基础上,运用地理知识进行分析、综合,确定地理特征,解释地理成因,是对地理信息加工、使信息增值的过程。例如,当掌握了等高线的概念后,再学等深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时,就能推理出来。经常采用由果推因或由因导果,分析因果关系,对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是有作用的。例如,近几十年世界人口发展情况,从由因导果来说,可先讲亚、非、拉美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死亡率下降,因而人口增长很快。欧洲、北美发达国家,由于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原因,所以人口增长缓慢。由果推因的例子,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究其原因是:首先,由于黄土比较疏松,具有直立性和塌陷性。其次,由于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降水强度大,常以暴雨形式出现。再次,由于森林、草原遭到破坏,地面失去植被保护。推理要做到正确无误,必须是在掌握了某些地理基本原理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否则,将无法进行推理。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方法地理课业学习思维途径
  • 上一篇:地理复习十法
  • 下一篇:如何形成和强化地理表象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