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为了有效地保护土壤,提高土壤环境质量,必须进行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和评价工作。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和评价的目的,在于了解和掌握区域土壤中污染物质的迁移转化规律、净化和累积消长趋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作土壤坏境质量预断、预控的研究,为区域污染物质的排放量,土壤污染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灌溉水质量,特别是污水灌溉中污染物的允许浓度,化学农药,肥料施用的种类、范围、方法和数量等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一、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和研究
土壤环境质量的调查和研究,一般包括如下几方面
1.土壤污染源调查
确定区域土壤污染物质主要来源、主要污染物质的种类和性质,以了解土壤污染过程和特征。
2.主要污染物质迁移转化规律的研究
了解和掌握主要污染物质在土壤中以及和大气、水体、生物体之间迁移转化的规律和特点。
3.土壤污染物质与作物生长关系的研究
了解作物对污染物质的吸收和累积特点,及其和土壤污染之间的关系。
4.土壤净化作用和容量的研究
了解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和土壤生物对土壤污染物质的净化功能,探索提高土壤容量的途径。
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包括现状评价和预断评价。
1.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一般以区域土壤本底值(或背景值)作为评价标准,根据区域土壤污染物中有毒元素或化合物的平均含量超过本底值的程度,划分污染等级指标,评价土壤环境质量。如北京西郊环境质量调查评价,以污染物的标准浓度作为评价标准,根据土壤污染物的实测浓度计算土壤环境质量系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P为土壤环境质量系数;
Pi为土壤中污染物i 的污染系数;
Ci为土壤中污染物i 的实测浓度;
Si为污染物i 的标准浓度。根据土壤环境质量系数,北京西郊土壤质量评价划分等级如下:
土壤环境质量系数 级别
<0.2 清洁
0.2—0.5 微污染
0.5—1.0 轻污染
>1.0 中度污染
随着研究工作的进展,土壤质量评价已由单项评价进入综合评价。如北京东南郊污灌区重金属污染状况综合评价与分类即是一例。它采用下述公式计算土壤中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
式中;P±为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
平均(Xi/Ni)为土壤中各重金属污染指数的平均值。
最大(Xi/Ni)为土壤中各重金属污染指数中的最高值。
这种方法可以定量的给出一定地区的综合污染程度,根据污染轻重的程度,可划分为几类:
综合污染指数 污染程度
1—2 较轻
>2 较重
这样的分类,不仅考虑了各种重金属污染指数的平均状态,而且考虑了其中污染最严重的重金属的污染指数。
为了使综合评价能更全面地反映出分析数据所提供的信息,已开始应用多元统计,如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数学方法进行土壤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
2.土壤环境质量预测、预断评价
土壤环境质量的预测与预断评价,主要是根据区域土壤污染源、污染状况和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和土壤容量,提出数学公式或模式,计算未来污染物在土壤中累积和残留数量,预测其污染状况和变化趋势,提出控制和消除污染的措施。如对重金属、化学农药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积累都有理论上的推算公式或实验模型。例如,北京西郊环境质量调查中,提出以下土壤污染模式,计算土壤污染物质累积数量:
式中;Wi为污染物在土壤中多年累积总量(毫克/公斤);
Bi为土壤本底值(毫克/公斤);
M为每亩耕层土壤重(公斤/亩);
Q为污灌水量(升/年亩);
Ci为污灌水质浓度(毫克/升);
Ki为污染物i残留率;
n为污灌年限。
根据北京西郊实地观测研究:
K酚=0.6%, K氰=0.9%, K镉=0.82%,
B酚=0.038毫克/公斤, B氰=0.05毫克/公斤。
以此代入上列模式,求出Wi值,结果与实测结果很接近。
利用以上公式和模式的计算,可以预测土壤污染物质在土壤中的累积数量和污染净化趋势,但它们还是很不完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