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一个爱国主义者最朴素的情操。方志敏烈士曾经说过,“其实中国是无地
不美,到处是景,自城市至乡村,一山一水,一丘一壑,只要稍加修饰和培
植,都可以成为流连难舍的胜景;这好象我们的母亲,她是个天姿玉质美人,
她的身体的每一部分,都有令人爱慕之美”。祖国的美,祖国的伟大,需要
教师言传身教以情动人,点拨青年热爱祖国的心弦。要看到民族的自尊心和
自豪感,是在教师长期熏陶下逐步形成的。
(二)经济建设巨大成就
用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增强民族的自信心,激发热爱党和社会主义的
崇高情感。如何看待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成就,这里边有个正确认识的
问题。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每个农业劳动力人均占有耕地仅相当
于印度的.. 31%,美国的.. 0.5%,用这样少的耕地解决人民吃饭穿衣问题是个
沉重的负担。1949年我国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完
全是在“一穷二白”、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进行的。建国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
不死,我们必须拿出巨大财力发展国防。上述三点也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只
有站在这样一个基点上来衡量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才是实事求是的。不切
实际的拿今天我国的人均生产、生活水平和美国、西欧等经济发达的资本主
义国家相比,或者和得到巨大外部援助,人口数比我们少的多的亚洲“四小
龙”相比,显然是不合适的。基于上述认识,宣传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时,应
着重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1.比经济发展的速度
教材中指出,从.. 1981—1985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 8.1%”,
“我国工业生产平均每年增长率达到.. 12%以上”,而同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农业年增长.. 1%至.. 3%,工业年增长.. 4~8%。如果以和我国国情相差较小的
印度相比,二次大战前我国工业总产值只及印度的.. 1/2,目前我国工业产值却高出印度
3倍以上,在医疗、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营养健康水平方面都
明显高于印度。经济发展速度是衡量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优劣的主要尺度之
一。我国经济发展能保持较高速度,无疑说明在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制度的
优越性。按照“十年规划”要求今后十年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
6%,
这在世界范围内将是比较高的增长速度。
2.讲生产和布局的巨大变化
建国
40多年,已经基本上摆脱了旧中国生产的落后性,分布的片面性和
不合理性,较好地解决了吃饭穿衣的问题。开始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
渡”,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初步建立了拥有
各种现代化手段的交通运输体系。工农业生产的布局正日趋合理,初步建立
了一批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开放地带,发挥它们在对外开放中的窗口、
桥梁和基地作用。到
1986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已跃居世界第八位,到
2000
年实现比
1980年翻两番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后,就可能跃居到世界第五位。我
国工农业生产和布局的巨大变化,必将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增
强学生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心。
3.宣传党的经济政策
地理教材中有大量关于我国发展工业、农业、交通以及国土开发等方面
的方针政策,如“工业布局的原则”;“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
经营”发展农业的方针;“珍惜每一寸土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