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的和要求:教给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学习了气候类型知识,使学生基本上知道自己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自然景观及自然环境状况,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理论基础:目前,可以举出的约有十种气候分类。但是,对我国中等学校地理教材特别有意义的仅仅是Л·С·贝尔格气候分类理论。贝尔格认为:“所谓气候,应当理解为各种气象现象(或者是大气过程,或者是气团的特点)的多年平均状况,因为这种平均状况影响着植被、土壤和动物的类型,以及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同时把气候条件与自然地理条件,尤其是与土壤和植被结合在一起,并着重地强调了气候、地貌、土壤和植被彼此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影响,所有这些因子的总合在不同地区就形成了一定的特有的自然景观。自然景观在其形成过程中,气候起着很大作用”。所以贝尔格提出了以自然景观为主要标志,以月平均气温为指标的气候分类,这种气候分类比较符合我国中等学校《地理课程标准》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从教学目的和要求出发,笔者在遵循贝尔格气候分类理论的基础上,对气候带、气候类型的具体划分及名称作一些修改。
3.气候分类指标
(1)陆地上低地气候与高地气候的划分指标:低地气候反映气候类型及其组成因素沿纬度分布的水平地带性规律,高地气候反映气候类型及其组成因素随海拔高程变化的垂直地带性规律,这种垂直地带性又因高山、高原所在地的纬度位置而有差异。低地与高地的划分界线,不同气候分类法有不同的划分指标,柯本、斯查拉勒气候分类均采用海拔3000米,贝尔格则采用海拔1000米。
山地是高地的组成部分,一般包括海拔500~1000米的低山、1000~3500米的中山和3500米以上的高山,但是山地、高原气候特点比较显著的是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地和高原,在这一高度以上,垂直自然景观带谱比较完整。据此,高原、山地气候的海拔高程指标采用海拔2000米。
(2)海洋性、大陆性和季风性气候的划分:由于海洋和大陆热力性质的不同,以及大气环流的影响,不同地方受海洋和大陆的影响而有差异,某地大陆度大,受大陆的影响也大,某地大陆度小,受大陆的影响也小。表示大陆度的方法主要有气温法和气团法两种,前者比较准确,但气温年较差以及1月、7月气温距平值的全球资料的搜集、计算相当复杂,一般工作单位难以实现;后者世界1月、7月气团和锋的分布图早有出版(参见图7),可以用来划分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和季风性气候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