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畲族详细资料

时间:2013-01-30  归属:地理备课资料

  畲族概况

  我国畲族总人口709 592人(2000年),分布在闽、浙、赣、粤、黔、皖、湘七省80多个县(市)内的部分山区,其中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广大山区。福建省有375193余人,占畲族总人口52.87%,数量位居中国畲族人口首位,主要分布在福州、三明、漳州、宁德、龙岩等地区的十一个县市内;浙江省有170993人,占全国畲族人口的24.01%,主要分布在温州、丽水、金华三个地区的十多个县内;江西省的畲族大都散居在鹰潭龙虎山、铅山、贵溪、吉安、永丰、全南、武宁、资溪、兴国等县,人口约76500余人;贵州畲族人口有44926人,主要分布在麻江县、凯里市、福泉市和都匀市;广东省有28053多人,分布在潮安、饶平、河源、海丰、大埔、增城、惠阳、博罗等14个县市内;安徽省的畲族主要集中在宁国县,人口约13953人;湖南省的畲族主要分布在桂东、汝城、炎陵等县,人数为2891人。

  畲族分布的地区属于东南丘陵地带,境内山峦起伏,丘陵密布。海拔大都在500—1500米,闽东海拔在1000米以下的丘陵山地占90%以上,浙南的丘陵、山地也很多,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畲族地区到处溪流回绕,属山地性河流,水量丰富。畲族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在14.6至21.3摄氏度。雨量充沛,全年平均降雨量约在1200至2200毫米。畲族地区的物产资源十分丰富。农产品以稻谷、薯类、麦子、玉米、油菜、豆类、烟叶、土豆为主;山区盛产林木及毛竹。树木的种类多,木材积蓄量大,其中以松、杉的积蓄量为最大。山区的土特产非常丰富,有茶叶、油茶、纸、笋干、花生、芝麻、苎麻、香菇、黑木耳、樟脑、松油和名贵的药材等。畲乡的茶叶,早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如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的“惠明茶”,广东的 “乌龙茶”和福建福安的红茶、武夷岩茶都很有名。畲族所居山区的矿藏也很丰富,有煤、铁、金、铜、石墨、石膏、硫磺、滑石、云母石、瓷土以及其他各种有色金属。

    畲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畲语和汉语的客家方言很接近,但在广东的海丰、增城、惠阳、博罗等极少数畲族使用接近瑶族“布努”语(属苗语支)。畲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在日常生活中,各地畲族皆通晓当地的汉语方言。

    畲族自称“山哈”或“山达”。“哈”、“达”,畲语意为“客人”。“山哈”即指山里人或居住山里的客人。这个名称不见史书记载,但在畲族民间却普遍流传。

    公元7世纪初,畲族人民就已经劳动、生息、繁衍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当时被泛称为“蛮”、“蛮僚”、“峒蛮”或“峒僚”。

    公元13世纪中期,南宋末年的史书开始出现“畬民”和 “輋民”( 輋音与畲同)的称呼。刘克庄在《漳州谕畬》一文中说:“畬民不悦(役),畬田不税,其来久矣”,“余读诸畬款状,有自称盘护孙者”。文天祥在《知潮州寺丞东岩先生洪公行状》中亦载:“潮与漳、汀接壤,盐寇、輋民群聚……” 。“畬民”、“輋民”二者字异音同.都是指同一个民族,前者指福建漳州一带的畲族,后者指广东潮州一带的畲族。

    “畲”字来历甚古,至少早在春秋时就已经出现,但只是南宋末年才开始被用作民族的名称,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元代以来,“畲民”逐渐被作为畲族的专有名称,普遍出现在汉文史书上。新中国成立后,正式把畲族确定为统一的民族名称。

    历史沿革

    关于畲族来源,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认为畲、瑶同源;另一种认为畲族是古代“越人”的后裔。

    畲、瑶同源说的主要依据是:在汉文史书上往往把畲族叫“瑶人”或“畲瑶”;畲族的族谱中多称自己为“瑶人”或“瑶家”;分布在粤东的操苗瑶语族语言的畲族,在海丰、惠阳被汉人称为“畲人”,但在增城、博罗的却被称为“山瑶”;畲族保存的《开山公据》(又名《抚瑶券牒》)和部分瑶族的《迁徙榜牒》(又名《过山榜》)都同样流传着具有氏族图腾信仰残余的盘瓠传说,以及有关歌谣和画像,都说畲族原有盘、蓝、雷、钟等姓。现在畲族中虽不见盘姓,但在瑶族中却有很多盘姓以及蓝、雷等姓。以此证明,畲族和瑶族在历史上的渊源是很密切的。

    主张畲族是古“越人”后裔的说法,是根据汉文史书中关于越、畲地理分布的对照、民间传说和历史记载的偶同或从字意、字音的演变去推论,以及畲、越具有共同的盘瓠传说,共同的生产方式、生产水平和共同的风俗习惯等,认为畲族乃古越人的后裔。在“越人”后裔说中,又有不同的具体说法,其中有的认为畲族乃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或范蠡的子孙;有的则认为畲族是汉晋时代“山越”的后裔。

    除有上述说法外,尚有下列几种说法:

    “东夷”说。认为畲族(包括部分瑶族)源于“武陵蛮”,而“武陵蛮”是“东夷”迁居鄂、湘西部地区后,融合了其他民族成分而形成的。此说从先秦氏族的迁徙、神化传说、考古资料以及文化特点等方面,论证了“武陵蛮”中一支“诞”(即“莫徭”)是由“东夷”族群迁到湘西、鄂西后,融合了三苗、氐、羌(犬戎)的成分而形成的,到唐宋之际,“莫徭”在迁徙过程中,又分别发展形成新的族体——畲族、瑶族,有一部分加入苗族。

    “广东土著”说。此说认为盘瓠传说不仅流传于“武陵蛮”中,还应包括《搜神记》中所说的“今即梁汉、巴蜀、武陵、长沙、庐江郡夷是也”,相当于今天大半个南中国。因此说畲、瑶同汉晋时代崇奉盘瓠传说的“南蛮”有密切历史渊源关系。又因福建、浙江等地区畲族广泛认可广东凤凰山是他们的民族发祥地,从而论证畲族乃东汉时期久居广东的“南蛮”一支,是广东的土著民族。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详细资料畲族畲族详细资料
  • 上一篇:佤族详细资料
  • 下一篇:高山族详细资料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