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地图(3)

时间:2012-10-26  归属:地理备课资料

1663示坡线  示坡线是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用以指示斜坡降低的方向。示坡线通常绘在沿山脊及山谷线的方向上。

1664等高线法  指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方法。它是在十八世纪三十年代,由荷兰工程师克鲁圭氏发明的。在十九世纪初,法国参谋部测量局开始把它用在野外测量工作上,等高线法由此被推广应用。等高线法的优点在于它能正确的表示各点的海拔高度和相邻两点的坡度,也能反映出流水侵蚀作用的方向和地貌的特征。如在地图上,斜坡的坡型是以等高线间隔的不同疏密组合形式来表示的。均匀坡:等高线间隔相等;凹坡:等高线间隔自坡顶向坡脚由密变疏;凸坡:等高线间隔自坡顶向坡脚由疏变密;复合坡:以上几种坡形的组合。在地图上还可以根据等高线的组合形式判断山岭、谷地、山脊、盆地、鞍部等各种地形。山丘和盆地的等高线都是闭合曲线,两者形状相似,必须用注记高度和示坡线来区别。山脊和山谷的等高线,都是具有朝向一个方向凸出的曲线,两者也很相似,但山脊的等高线是向着分水线降低的方向凸出,山谷的等高线是向着集水线升高的方向凸出。如果我们对几种基本地形的等高线组合形式,有一概括的认识,就不难在复杂的等高线图上辨认它们。等高线法表示地形优点很多,缺点是立体感差,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常和晕潼法、晕潼法、分层设色法结合使用。

1665晕滃法  指根据光的直照或斜照,用不连续的长短、粗细各异的线条(晕滃线),表示地面坡度陡缓的方法叫做晕滃法。此法由雷未于十八世纪末首创。他根据坡度越陡,接受光量与反射光量越少的原理,制出了线的粗细与线的间隔的比例表,坡度越陡的地方,线条越粗越短,晕滃线密集,在陡坡处形成浓而暗的图象;坡越缓线条越细而长;在地面平坦的地区,接受光量与反射光量多,该处不绘晕滃线,表现出明亮的图象。假设光线垂直照射叫直线晕滃法。假定光线自西北45°处射来,除因坡度陡缓而产生明暗变化外,方向不同也产生明暗变化,这称斜射晕滃法。晕滃法的优点在于有鲜明的立体感,缺点是不能准确地表示高程和坡度,而且绘制繁复,制版精细,成本较高。目前常把晕滃法和等高线法结合使用。

1666晕渲法  指用同一颜色的不同浓淡度表示地面不同坡度的方法。原理与晕滃法相同,坡度越平缓,反射光线强度越大、越明亮,因此施以淡色。反之,陡峻的斜坡上,因光线照射的强度减低,故施以浓色。如果把图上所要表示的斜坡地形,随倾角的增加而适当加暗时,那末从图上就可看到斜坡的不同倾斜度,有地形起伏的立体感。因其类似画象的渲法,故称晕渲法。假设光线垂直照射,确定地面起伏和浓淡变化的叫直线晕渲法。假设以光线自西北方45°处射来,则使向光侧的西北坡明亮,背光侧的东南坡暗淡。称斜射晕渲法。应用该法在绘制山地地形时,特别是描绘山脊地形有极好的立体感。晕渲法的绘制较晕滃法容易,而且立体感更为鲜明。但也不能表示高程和正确的坡度。目前多把它和等高线法结合使用,我国绘制地形图时,广泛采用晕渲法。

1667分层设色法  指以等高线(或等深线)图为基础,用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高度带,以不同的色调显示地形起伏的方法。此法是制图学家雷马虚克发明。设色的原则,是按地面由低到高,以绿、黄、棕等颜色分别表示平原、高原和高山,以浓淡不同的蓝色表示海洋的不同深度带。该法的优点是能概括地表示图内区域的地形大势,在分层设色法绘制的小比例尺地图中,平原、丘陵、山地等的分布状态一目了然、阅读很方便。目前,我国常用的地形图,200米等高线以下填绘深绿色,200—500米等高线间填绘浅绿色。500—1000米之间填绘浅黄色,1000—2000米等高线间填深黄色,2000—3000米等高线间填浅赭色。这种地势愈高设色愈暗的方法,使低地着色明淡,而这些地区地面要素——交通线、居民点都比较密集,由于底图明淡,所标注的地面要素清晰可见。高地所设的颜色深暗,而该处需要显示的其他要素较少,故对制图影响不大。

1668地形剖面图  指沿地表某一方向的垂直断面绘制出的图形。通过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的表现沿这一方向地形起伏的大小和坡度的陡缓。地形剖面图是在地形图上依据等高线来绘制的。绘制的方法和步骤如下:第一在图上确定欲了解的方向和区间。标定剖面基线。如图所示,剖面线可以是两点间的直线,亦可以是图上若干点连成的折线。第二,根据图上判断实际地面的起伏情况,确定剖面的垂直比例尺。通常,剖面线上各点之间的高差与剖面线长度相比,往往很小。因此剖面图的垂直比例尺一般要较水平比例尺扩大5—10倍而水平比例尺与地形图的比例尺相同。第三,定水平线MN。然后将地形图上的剖面线和等高线相交的各点,按水平比例尺转到MN上。再从MN上这些点作垂线,按规定的垂直比例尺来定这些点的相应高度,最后用平滑曲线连接高程点,即得剖面线的地形剖面图。

1669地图投影  把地球表面上点的经纬度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转移为平面上的直角坐标方法,就是地图投影。由于地球表面是一个球面,而地图是一个平面,当把球面展成平面时,必然发生破裂和褶皱,这样就不能表示各种地面景物的形状、大小和相互关系。为了解决球面和平面之间的矛盾,采用了地图投影的方法。因为有了在平面上投影的经纬网,就能根据地理坐标把球面上的景物,转绘在平面上构成地图。在地图投影的过程中,不论采用什么方法,都会使经纬网发生变形。地图投影按其变形性质可分为:等角投影、等积投影和任意投影。按其投影的构成方法可分为方位投影、圆锥投影和圆柱投影等。按投影面的位置可分为正轴投影、横轴投影和斜轴投影等。

1670变形  指因地图投影而使地球表面景物形状的几何性质受到破坏。地面景物的面积、轮廓与其他景物之间的距离、角度等统称景物形状的几何性质。由于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曲面,要把这样一个曲面表现到平面上,就会发生裂隙和重叠。在投影图上以经纬线的拉伸或压缩来避免这些裂隙和重叠,从而构成一幅完整的地图,因此产生了变形。这种变形或是表现为所表示景物的轮廓与地面相应景物的轮廓不相似,或是表现在所表示景物面积与地面相应的实际面积不相等,或者两点间的距离与方向发生了变化而不一致等等。总之绝不可能绘出完美无缺的地图。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地图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
  • 上一篇: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海、海湾、
  • 下一篇: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自然带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