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县以下至洛口,输沙量渐减,致使黄河的泥沙每年约有4亿吨沉积在郑州以下的“地上河”河道里,使河床平均每年增高约10厘米,高出堤外地面3—5米,最高达10米以上。其余12亿吨泥沙输入渤海,黄河口平均每年以3公里左右的速度向海伸展,近百年来,在河口淤积成5454平方公里的河口三角洲。
黄河输沙量的年际变化很大,季节分配高度集中于汛期几个月。
根治黄河水害,开发黄河水利: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根据黄河流域的水文特点,制定了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
黄河总落差约4360多米,(上、中游落差在4000米以上),黄河水系的水能据初步测算达4000万千瓦,仅干流就有约2650万千瓦。其中龙羊峡至青铜峡段占干流水力的二分之一。因此,在青铜峡以上河段着重利用水力发电,并利用水库为以下河段调节水量。解放后已建成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青铜峡等水电站和许多大中型水利工程,目前龙羊峡等大型电站正在建设之中。
在河套地区着重发展灌溉和航运。
黄土高原是水土保持的重点地区。黄河的要害是泥沙,因此,水土保持是治黄的关键。解放以来在中上游(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不少地方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因地制宜,用洪用沙,山坡修梯田,沟壑筑坝,挖泥淤地。在山谷、河滩引洪落淤造田,陡坡上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
防洪治水是下游的主要任务。黄河下游有700多公里的“地上河”,全靠两岸的1800多公里大堤约束河水。解放后,在下游全面加巩培修黄河大堤,并在大堤上栽植了防洪林带,开辟了北金堤滞洪区和东平湖分洪区。高10米、宽12—15米的大堤牢牢锁住奔腾的河水,改变了过去“三年两决口”的局面。在治黄防洪的同时,黄河下游两岸还建成了180多处引水涵洞和提水工程,发展了引黄灌溉和引黄淤灌工程,扩大灌溉面积近800万亩。
1884卡日曲 卡日曲又称喀喇渠,位于青海省曲麻莱县境内,是黄河的正源。卡日曲发源于巴颜喀拉山的支脉各姿各雅山的北麓,源头附近山地海拔4800米左右。卡日曲由西南流向东北,注入星宿海。卡日曲谷地宽浅,为一片草原和沮洳地。从星宿海向东,即入札陵湖和鄂陵湖。
1885 洮河 位于甘肃省西南部,是黄河上游的最大支流。发源于甘、青交界处的西倾山东麓,东流经碌曲、卓尼等县,在岷县折向北流,经临洮到永靖县刘家峡附近注入黄河,长达669余公里,流域面积3.14万平方公里。洮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在500毫米左右,每年注入黄河的水量达54.2亿立方米,占黄河入海水量的11.2%。
1886 湟水 位于青海省东部,是黄河上游支流之一。源出青海湖东海晏县的包呼图山。上游有西川河、北川河两条支流,在西宁附近汇合流向东南,经平安、乐都、民和县接纳支流大通河,在兰州以西的达家川注入黄河,长达349公里。湟水流经达坂山、日月山、拉背山之间,上游河谷呈串珠状,下游谷地宽广,这里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是青海省重要的河谷农业区。
1887汾河 位于山西省中部,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发源于晋北宁武县境内管涔山,向南流穿行于山地之中,在上兰村附近流进太原盆地,经太原市和清徐、介休等县流出太原盆地;穿过灵石峡进入临汾盆地,经洪洞、临汾、襄汾至新降县折向西,在河津县以西流入黄河,长达695公里,流域面积3.94万平方公里。汾河流域黄土分布广泛,水土流失严重,河水含沙量大,每年有大量泥沙,输入黄河。解放后,山西人民,在汾河流域,开展植树造林绿化山区等水土保持工作,并修筑水库、调节洪水,以扩大灌溉面积。
1888渭河 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乌鼠山东流经陇西、武山、甘谷、天水、于拓石、东口一带进入陕西境内经宝鸡市、眉县、咸阳,在高陵县境有支流泾河汇入,继续东流于大荔县境内又有支流洛河汇入,东流至潼关县注入黄河,长达818公里、流域面积1343万平方公里。渭河从西而东横贯陕西省中部的渭河平原,中、下游渠道纵横、有泾惠渠、洛惠渠、渭惠渠等灌溉工程,为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渭河上游及其支流泾河、洛河等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地区,河流含沙量较大。
1889 泾河 位于陕西省中部,属渭河的支流。发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六盘山的东麓,向东南流经甘肃省、陕西省,于高陵县境内注入渭河,长451公里。泾河支流众多,最大支流为马莲河。泾河下游有泾惠渠灌溉工程。泾河上、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河流含沙量大,水量的季节变化明显。
1890洛河(北) 位于陕西省北部,是渭河的下游支流。上源称头道川发源于陕西省西北部的定边县南梁山向东南,流经吴旗县于川口附近有支流周河汇入,在甘泉县拆向南流,于黄陵附近又有支流葫芦河汇入后流向东南到大荔县南的三河口附近注入渭河,长达660公里。洛河又称北洛河,上、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地区,河水含沙量较大。下游平原地区,有洛惠渠灌溉工程,农业比较发达。
1891延河 位于陕西省北部,是黄河中游支流,发源于陕北白于山东南侧靖边县的高峁山,流经安塞、延安,折向东流,到延长县凉水岸注入黄河。因延河流经黄土高原,河流含沙量较大,水量的季节变化明显。
1892洛河(南) 位于河南省西部偏北,系黄河中游南岸一大支流。发源于陕西省东南部洛南县境内的华山东南麓,向东南流入河南省的崤山和熊耳山之间,于卢氏县折向东北经洛宁、宜阳、于洛阳市附近有支流涧水汇入,在偃师县杨村附近接纳支流伊河后称为伊洛河,到巩县洛口以北流入黄河,长达420公里。伊洛河流域面积约1.9万平方公里,流域内平均年降水量700—800毫米,使伊洛河总水量达385亿立方米,是黄河支流中水量较大的一支。
1893沁河 位于山西省东南部,系黄河下游北岸支流。发源于晋东南沁源县北太岳山东麓,南流经沁源、安泽等县于窑头以东流进河南省,由西向东流,在沁阳县东接纳支流丹河后东流至武陟县注入黄河,长达450公里。
1894长江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正源沱沱河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山脉各拉丹东雪山的西南侧干流自青藏高原蜿蜒东流,横贯青、藏、滇、川、鄂、湘、赣、皖、苏、沪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流入东海,全长约6300公里,也是亚洲的第一大河。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五分之一。每年入海径流总量约1万亿立方米,占全国径流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长江的水能资源为全国之冠,干流从河源到河口总落差达6600米以上,水力资源极为丰富,约占全国的40%左右。流域内约有四亿亩耕地,三亿多人口,农产品非常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