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对学生讲这样两个故事:一是一个小伙子来到城市打工,不久因为工作勤奋而有成绩,老板将一个公司交给他管理。一次他与外商洽谈合作项目未果,邀请外商共进晚餐。晚餐很简单,几碟菜吃得很干净,只剩下几个小笼包子。小伙子对服务员说:“请小姐帮我打包我带走。”外商看到这一切,当即愿意与他签合同,并轻声说:“你有很好的节约习惯。”二是一位中专毕业生接过经理递给她的求职拒绝书,站起来时,撑椅子的手被一个小钉子尖儿扎破了,她拿起石镇纸把钉尖敲平,平静地离开了。几分钟后,经理派人追上她,告知公司录用了她。一件很细小的与己无关的事情,体现了她对人的关心和体贴的习惯品质。这两件小事说明好习惯可以铸就人的成功。
叶圣陶说:“教育是帮助人养成良好的习惯。”一个人有了好习惯,就会有旺盛的求知欲、顽强的意志力,就会拥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就会活得充实,享受追求和奋斗的幸福,就会有健全的人格素质,在丰富的人生过程中,活得实实在在、轰轰烈烈……
一、班主任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示范者
学生大都有模仿教师的自然倾向,班主任是学生的镜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等都说明教师对学生积极的膀样作用,亲其师,信其道。教育家魏书生曾担任两个班的班主任,教两个班的语文课,还要管理整个学校,外出讲学和开会,班级管理自动化得以成功实施,不仅是制度的健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魏书生的人格魅力。班主任努力塑造自己,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为学生做良好习惯的表率对一个成功的班主任至关重要。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示范作用,会使养成教育变得“可见、可学、可仿、可行。”所以,一位班主任必须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他应该感到,他的一举一动,时刻都处在几十名学生的严格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到这样严格的监督。学生们的眼睛非常精确、敏锐,没有任何眼睛能像孩子的眼睛那样扑捉一切最细微的事物。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要首先做到。比如:要求学生早7:00到校,班主任在没有公出等特殊情况下,也要7:00前到达。学生郑路学习不用心,刚上高中几乎天天迟到,他父亲在外地工作,母亲管不了他,他母亲实在无能为力了,要放弃他,,说:“蒋老师,不用操心了,就当他到高中养身体吧。”做老师的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我管理班级借用费孝通的学术主张作为班级目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包括学生个人奋斗目标,学生之间如何处理关系,班级最终要达到什么状态等等。其中也包含着老师决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事业追求。我有一段时间几乎是每天早晨6:30打电话叫郑路起床,不止一次家访,我以我守时的习惯影响着他,他渐渐有变化了,从按时到校,到按时完成作业,到养成思考习惯,到养成替人着想的习惯。现在他到英国留学,一切都可以自理了。他的母亲说:“蒋老师,是你改变了我的孩子。”
我要求学生利用好“三闲”时间,(课余、饭余、假余),我自己也注意利用好闲暇时间来充实自己;工作中有了失误或某个知识点讲
解失误要勇敢地及时地纠正;我带头勤于学习,不断进步,用我的生活热情和工作热忱润物无声地影响班级的学生。
二、从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让班级沐浴爱的阳光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一位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当上了美国一所中学的校长,每当一位新教师来到学校,他就会交给新老师一封信:“亲爱的老师,我亲眼看到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由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妇女由受过高中或大学教育的人们枪杀。我看到这一切,我怀疑: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请求你们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