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主要由西辽河与东辽河水系组成。西辽河发源于冀东北七老图山脉的光头山(海拔1729米),由西南向东北流经河北、内蒙、吉林、辽宁等四省区,并于辽宁福得店附近与发源于东北东部山地的东辽河相汇合后始称辽河。在三岔河附近又接纳了浑河和太子河后称为大辽河,于营口附近注入辽东湾;另一股汊流称为双台子河,经盘山注入辽东湾。1958年在六间房附近筑坝堵截之后,双台子河与大辽河各自分流入海,浑河与太子河也就成为与辽河分离的独立水系。
以西辽河源地为起算点,辽河长达1390千米,把太子河与浑河计算在内,辽河流域面积达21.9万平方千米,相当于松花江流域面积的39%。但辽河流域气候比较干旱,从东到西,由湿润气候过渡到半湿润半干旱气候,故河川径流量远不及松花江丰富,全流域年平均径流量为148亿立方米,只及松花江的20%,而且地区分布不均。基本处于半湿润半干旱环境的西辽河,流域面积占辽河全流域面积的64%,而径流量仅占全流域的21.6%;基本属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辽河中下游一带,流域面积只占全流域的31%,而径流量却占73%。辽河流域工农业发达,耗水量大。因此,辽河流域是我国东部地区仅次于海河流域的第二个缺水区。辽河流域仍属季风气候区,降水变率大,河川径流最大年与最小年的比值达4.6—5.2(表4-8),水旱灾害频度很高,需加强河流的整治工程。
三、海河
海河主要由潮白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漳河等五大支流所构成的扇状水系。另外,也常把独流入海的徒骇河、马颊河以及冀东沿海诸河也划归海河流域。全流域面积26.4万平方千米,按发源于太行山腹地的最长的漳卫河河源为起算点,海河全长1090千米,其中干流仅指天津以下至大沽的一段,长仅74千米。
海河流域的主体是海河平原,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400—800mm,燕山、太行山迎风坡700—800mm,背风波和内蒙古高原东南缘为400—500mm,广大海河平原亦仅400—500mm,故产水量较少,全流域平均降水深559mm,低于全国平均数。1956—1979年24年的年平均径流量仅228亿立方米,只及集水面积与之相近的淮河径流量的37%。加以流域内耕地多,人口众多,城镇比较密集,耗水量大,是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域中缺水最严重的地区。解决水源不足是海河流域国土开发整治一个十分急切的问题。
海河径流资源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年径流量50%—60%集中于7—8月,洪、枯年水量比值也大(表4-9)。所以海河流域虽然径流量少,受旱灾威胁严重,但洪水灾害也十分频繁。各支流多发源海河平原西缘山地,山区性河流径流短急,汛期易形成山洪。据统计,在1368—1948年的580年间,海河流域即发生过387次严重水灾,机率达66.7%;407次严重旱灾,机率达70%。酿成海河流域洪水灾害的因素,除降水与地貌(地势低,多地上河,冈地与河间洼地交相分布)条件外,河流泥沙量多,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海河平均年输沙量达1.6亿吨。泥沙主要来源于永定河、漳河和滹沱河上游山区。所以根治海河的水害的根本措施是控制上游山区的水土流失,增加河流上游蓄洪能力;另一方面要疏浚河道,畅通泄洪能力。但海河流域的根本问题还是缺水,治水工程必须蓄泄兼顾以蓄为主,上、下游兼顾,特别要注意缓解下游广大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和城市缺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