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土主要包括冰潜育土(冰沼土)、冰泥炭土和冻漠土(高山荒漠土),这类土壤的共性是地表至100cm深范围内有永冻土壤温度状况、地表具多边形土等冷冻扰动形态特征的土壤。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高寒地区及北方的高大山地上部。
三、变性土
主要包括青粘土、棕粘土、黑粘土和红粘土,其形成条件是一定干湿交替的气候,低平的地势,富含盐基的母质和粘重的质地。变性土的成土年龄一般较古老,但发育程度较弱,该类土壤中的粘粒具有易膨胀性,容易产生剧烈胀缩现象。主要分布于我国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湿润地区。
四、干旱土
主要包括盐渍干旱土的棕漠土,灰漠土,龟裂土,脱潜漠土和冷漠土(亚高山荒漠土),钙积干旱土的棕钙土和灰钙土。它们是在干旱荒漠和半荒漠条件下形成的,成土的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都很微弱。
盐渍干旱土广泛分布在西北干旱地区,以新疆、甘肃、青海和内蒙古的西部以及西藏的西北部最为集中,土壤的共同特点是土壤质地沙性强,大多含砾石,表土层为浅灰色多孔状结皮,腐殖质含量低,石灰含量高,产生强烈的石灰表聚作用和石膏与易溶性盐的聚积作用。聚积程度一般由灰漠土、灰棕漠土到棕漠土逐步加强。棕漠土中,不仅出现很厚的石膏层,而且形成盐磐,腐殖质含量甚低,灰漠土和棕漠土为温带和暖温带典型漠境土壤,而龟裂土分布在漠境细土平原上,常受暂短地表水流的影响,是一种发育比较年轻的特殊的漠境土壤;冷漠土则是亚高山地带漠境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特殊土壤类型。
钙积干旱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的中西部、黄土高原西北部、银川平原、河西走廊东部、准噶尔盆地北部、塔城盆地和伊犁盆地以及藏北高原,在干旱山区半荒漠带上也多有出现。这是一类发育在干旱水分条件下,具有由栗钙土向盐渍干旱土过渡性质的土壤,植被为荒漠草原和草原化荒漠。其成土过程主要表现为弱的腐殖质累积和较强的钙化过程,但也具有盐渍干旱土的某些成土特点(如盐分和石膏的聚积)。棕钙土与灰钙土相比,灰钙土的腐殖质累积过程有所增强,而钙化过程有所减弱。故棕钙土地带主要为牧区,仅局部有灌溉农业,灰钙土则具有较好的生产性能,目前多用作农业用地,也有一部分为放牧场。
五、高寒腐殖土
主要包括寒冻毡土(高山草甸土)、寒毡土(亚高山草甸土)、寒冻钙土(高山草原土)和寒钙土(亚高山草原土)。其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北方地区高山垂直带山地森林郁闭线以上或无林的高山带。其中寒冻毡土和寒毡土是半湿润草甸下的土壤;寒冻钙土和寒钙土是半干旱草原类型下的土壤。这类土壤的共同特点是:在高山冻结与融化交替条件下,土壤有机质腐殖化程度低,矿物分解弱,土层浅薄,粗骨性强,层次分异不显等。高寒腐殖土分布区是我国重要的天然牧场,目前对这类土壤利用的还不充分,农牧业的生产潜力都很大。
六、松软腐殖土
主要包括黑土、黑钙土、栗钙土、黑垆土、黑色石灰土、磷质石灰土和厚熟上(菜园土)。这类土壤的共同特点是具有胡敏酸/富里酸之比>1的饱和暗色表层,具有明显的腐殖质累积过程,形成深厚的腐殖质层。其中黑土仅见于我国黑龙江和吉林两省,主要分布在东北山地的山前波状起伏的台地以及三江平原西部的高阶地上。黑土是草甸草原下发育的土壤,有机质的累积量较大,腐殖质层深厚,高者可达70—100cm以上,结构多为团粒和团块状;黑钙土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山地的东西两侧、松嫩平原的中部及松辽分水岭上,向西延伸到燕山北坡和阴山山地垂直带上,在西北山地中也有分布。黑钙土是半干旱草原植被下的土壤,同黑土相比,有机质累积量小,分解强度又比黑土大,石灰在土壤中淋溶淀积明显,表现出较强的钙化作用;栗钙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的东南部、鄂尔多斯高原的东部、呼伦贝尔高原西部和大兴安岭的东南麓及松嫩平原西南部,西北地区的山间谷地和山地垂直带上也间有分布。栗钙土成土作用主要是在中性和碱性环境下的腐殖质累积过程和钙化过程,与黑钙土相比,腐殖质累积过程减弱,而钙化过程增强;黑垆土主要分布在陕北、晋西北、陇东和陇中的黄土高原上,内蒙古、宁夏的南部也有分布。黑垆土的成土过程表现为在碱性反应中的弱腐殖质累积、弱粘化(主要是残积粘化)和较强的淋溶淀积。黑垆土具有深厚的腐殖质层(常达100cm以上)。但有机质含量不高,仅1.0—1.5%,粘化作用微弱,石灰累积明显,无盐化、碱化特征。
黑色石灰土主要分布在我国亚热带石灰岩分布区,以桂、黔、滇三省较为集中,其成土过程主要表现为碳酸钙的淋溶淀积、较强的腐殖质累积作用及矿物质的弱化学风化作用,它具有腐殖质层明显、有机质含量多、较好的团粒结构、质地粘重等特点。是亚热带地区比较肥沃的土壤。磷质石灰土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海的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上,是在珊瑚礁磐基础上发育起来的,在成土过程中加入了富含磷质和有机质的鸟粪便和尸体,形成富含磷质的石灰性土壤,发育较好的剖面结构一般为磷质鸟粪层-磷矿层-珊瑚灰岩母质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