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我国第四纪的环境演变

时间:2011-01-29  归属:中国自然地理

第二节  第四纪的环境演变

第四纪历时约200万年,在此短暂的时期内我国境内自然地理面貌发生许多重大变化。

一、新构造运动与现代地形轮廓的形成

我国境内许多地区都属于新构造运动活跃地区。新构造运动的强烈升降活动,多样的活动形式和区域差异的存在,造成我国地表形态起伏变化。

青藏高原是我国新构造运动最强烈的地区,以大幅度整体隆升为特色,经过第四纪的抬升,形成地球上最高的巨大高原。青藏高原上保存有两级夷平面,高夷平面的平均海拔高度为5 200—5 500米,山前及山间盆地中的下第三系和中新统地层为此级夷平面的相关沉积。低夷平面为起伏和缓的高原面,平均海拔4 500—5 000米,盆地中的上新统地层为其相关沉积。这两级夷平面的存在,表明青藏高原在第三纪时已发生过整体断块抬升的过程,但当时抬升量不过数百米。进入第四纪后,高原的抬升非常迅速。喜马拉雅山南麓西瓦利克沉积,底部以中新世红色砂页岩为主,上部早更新世沉积转变为以巨厚的砾岩为主。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北麓的沉积物中,上第三系主要是砂泥质碎屑岩,早更新世也转变为厚层粗大砾岩。青藏高原南北两侧沉积岩的变化表明了新构造运动的强化过程。

我国西北地区属于山体强烈隆起、盆地拗陷的新构造运动区。在强烈水平挤压、基底断裂复活的情况下,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祁连山等都形成断块高大山地。山地内常形成与山体走向一致的继承性断陷盆地。天山山地在早更新世的抬升量估计达到1500—2000米,晚更新世至今的抬升量约为700-1500米。伴随着强烈的抬升运动,也出现了大规模的断层水平位移。在各山地的山前地貌和水系结构上均有明显反映。

青藏高原以东,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以西的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是随着周围山地构造运动而作整体抬升的新构造活动区。各高原或盆地之间都有强烈活动的山地作为分界,第四纪期间的抬升量一般为500—1000米。各高原内部,由于断裂活动的发育,形成许多断陷盆地。黄土高原的洛川盆地、西峰盆地、会宁盆地等,堆积了厚层黄土。渭河地堑、汾河地堑等,在断陷过程中沉积了河湖相砂砾泥沉积组合。云贵高原的元谋盆地、大理盆地等,曾形成巨大湖盆,发育河湖相沉积。

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以东的地区,除台湾山地属于新构造运动强烈隆起外,长白山地,山东丘陵山地及江南低山丘陵地区均属新构造运动轻度或中度抬升区。其余广大地区属于大面积沉降区。在地貌上表现为广阔的大平原,分布于平原区的大型湖泊和水系的汇聚点上大多与强烈沉降活动中心有成因上的联系。渤海沿岸曾出现多次海侵。

我国境内强烈的新构造运动对塑造现代地貌有重要作用。此外,我国地震活动带的分布,地震活动的强弱程度,第四纪的岩浆喷发与火山活动都与新构造运动有密切的关系。

二、现代季风的形成和温带荒漠的扩展

更新世时期我国环境演变的重大事件之一是现代季风环流格局的形成。在第三纪时期,亚欧大陆形成后,由于海陆热力对比形成季风环流,在我国东部已存在冬季干寒、夏季暖湿的季节变化,但与现代季风之间仍还存在显著差异。现代季风是在青藏高原抬升到一定高度之后才出现的。通过青藏高原对大气环流的热力和动力作用,使原来的海陆热力对比季风场发生了重大变化。当高原抬升到一定高度后,由于它的屏障作用,使西伯利亚、蒙古高原一带在冬季不易受到暖平流的影响,利于冷空气的积聚,使冷高压得以加强。夏季,位于青藏高原以南的印度次大陆受地形屏障少受冷空气影响,热低压因而得以长期保存。

青藏高原的隆起,伴随而来的现代季风形成并日益加强的过程,深刻地改变了青藏高原及其周围地区的自然面貌,奠定了我国三大自然地理区分异的基础。

更新世早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山地高度可能超过3000米。现代季风已经形成,但此时高原的高度尚不足阻挡湿润气流的深入。早更新世时期,青藏高原上曾出现过一个湖泊广泛发育的时期。许多湖泊的湖面比现今大3—6倍,湖泊的最高湖岸线都高出现今湖泊面数十甚至一、二百米,说明当时气候较为湿润。

中更新世时期,高原上的山地普遍发育大规模冰川作用。中更新世以后,高原上的湖泊退缩,湖水位降低,一些大湖分隔成为许多小湖,许多淡水湖逐渐向咸水湖或盐湖方向发展。

晚更新世,青藏高原继续升高,水汽来源受到阻碍,温度降低,冰川发育规模减小,森林消失,高山草甸,高山灌丛成为主要植被,这种环境变化都是气候趋向于干寒而造成的结果。青藏高原北侧的西北地区,范围广大的温带干荒漠的形成以及华北地区干旱程度的加强,也是青藏高原隆起和现代季风环流形势的奠定所直接造成的结果。青藏高原的屏障作用使海洋湿润气流难以进入西北地区;西伯利亚冷高压的加强以及对我国北方控制时间的增长也促进了干旱化的程度。此外,当青藏高原升高到一定高度时,高原与周围同高度的大气之间由于热力作用形成“高原季风”现象,高原上空作为热源,气流上升,高原外侧,气流下沉。高原北侧下沉气流的位置正好在新疆南部、甘肃、宁夏一带,导致这里出现大范围的温带荒漠。

中国温带荒漠的形成大致由中更新世以后开始,是现代季风环流形成以后的产物。华北地区干旱程度的加强,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早更新世的许多古湖泊逐渐消失;另方面,从早更新世、中更新世到晚更新世,在干寒条件下,黄土分布范围扩大,从黄土层中所发育的古土壤层及所含化石的性质也反映出气候愈来愈干旱的特征。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中国我国第四纪环境演变
  • 上一篇:我国全新世的环境演变
  • 下一篇:我国第三纪的发展过程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