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在渭河汇入黄河河口形成了广阔的扇形滩地。由于黄河河道的东西摆动,也影响到洛河、渭河与黄河交汇地点的移动。清咸丰年间,洛河直接入黄河,咸丰后至光绪年间注入渭河,光绪以后又直接入黄河。1928年以来,黄河东迁,洛河又入渭河,以迄今日。目前渭河下游的三河口是黄河西移最远的地点,距潼关约12千米。
4.山西高原 指五台山、恒山以南,伏牛山以北,太行山以西,吕梁山以东的地区。以山西高原为主体,包括豫西地区。整个高原是由一系列褶皱断块山与陷落盆地组成,除晋南、豫西的河谷平原外,大部地区海拔一般在1000—1500米,如果与太行山东侧海拔不到100米的华北平原及吕梁山以西海拔1000米的晋西陕北高原比较,就更显示出山西高原整体隆升的形势。黄土在山西高原的堆积仅限于盆地与山间谷地,分布范围约占全区面积的40%,石质山地是高原的主体。
山西高原上的地貌单元与地质构造基本吻合,背斜与地垒构成山地,向斜与地堑构成盆地。岩层褶皱构造是燕山运动的产物,吕梁背斜、霍山背斜、太行背斜的轴部都出露太古界与元古界的片麻岩、片岩等变质岩系,其上不整合覆盖了震旦系或寒武系,奥陶系的灰岩、页岩,两翼则分布着石炭-二叠系的砂页岩,夹有众多的煤层。中条山、崤山、熊耳山、外方山、嵩山等为一系列北东东向断块山地,其间分别由黄河峡谷、洛河、伊河流贯。
太行山背斜与霍山背斜之间的沁潞向斜,为一完整的向斜盆地,向斜底部出露三叠系砂页岩,岩层近似水平,其上覆有上新统三趾马红土与河湖相沉积,黄土厚度较小,一般在10—20米左右。向斜盆地内,又被一些低山丘陵分割,形成长治、晋城、阳城、沁县等小型盆地,这些盆地的共同地貌结构为位于盆地边缘的裸露的砂页岩山丘,波状起伏的红黄土丘陵与宽浅的现代河谷平原。
山西高原东北部为五台山与恒山,五台山主要由前震旦纪变质岩基底隆起而成,东北走向,其北侧近期强烈隆起,主峰3058米,顶部保存着老第三纪准平原化的剥蚀面。其西南侧,在五台县城一带形成几个北西向的断陷小盆地,高度降到1000米左右。滹沱河上游环绕五台山,河谷与五台山高差达2400米,成为华北地区起伏最大的地区。恒山主要由寒武系、奥陶系石灰岩构成,为北面翘起的断块山,山地高约2000米。
山西高原西侧为吕梁山,大体作北北东走向,南北延长400千米。北段高约2000—2500米,关帝山作穹形构造隆起,主峰2831米,北延的芦芽山(荷叶坪2784米)、云中山(主峰2394米)均甚高大。吕梁山南段山势降到1000—1500米,主要由寒武奥陶系石灰岩组成。
山西高原中部为一系列新生代的断陷盆地,包括滹沱河上游的忻(县)定(襄)盆地,汾河流经的晋中盆地、临汾盆地及运城盆地。这些盆地与周围山地之间都有明显的断崖相接,盆地边缘是第四纪黄土状堆积受到分割的台地或阶地,盆地中部发育着平坦的冲积或湖相沉积平原。这些盆地之间为山地或新近隆起的台地所隔,忻定盆地与晋中盆地之间为石岭关隆起,太原盆地与临汾盆地之间有韩侯岭隆起,临汾盆地与运城盆地之间为峨嵋台隆起。晋中盆地、临汾盆地与运城盆地在构造上统称为汾河地堑。上述盆地大约在中新世晚期,随着山西高原拱曲上升,在大拱曲的轴部派生张应力,造成一系列正断层,形成纵贯全区的晋中大断裂谷地。在这大断裂谷中,主要一组断裂为北东或北北东向,作雁行排列。北东向断裂又被近似南北向的断裂所交切,两者构成大断裂两侧的锯齿状边缘。此外还有一组近东西向的断裂,它们所夹的地块相对隆起(如石岭关、韩侯岭、峨嵋台等),把大断裂谷分隔成若干盆地。汾河下游河道原分两股,一股即现在的河道,从新绛向西流经河津注入黄河;另一股由新绛向南经闻喜隘口注入运城盆地,再注入黄河。中更新世晚期的构造变动,使闻喜隘口抬升,南股河道断流。目前隘口一带还保留着老河谷形态。
晋中大断裂谷带是华北地区最强烈的地震带,华北地区自公元前780年以来有5次8级以上地震,其中有3次震中发生在这个地区,可见其现代构造运动的活跃。
从以上所述,可知黄土高原的地貌差异十分显著,这就影响到气候及其他自然条件也发生很大的变化。除黄土高原东南部,渭河谷地降水量可达600毫米,属半湿润地区之外,其余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多在450毫米左右,属半干旱地区。与华北地区内其他自然区比较,黄土高原大陆性气候增强,降水少而变率大,气温较差也大。加以区内地形破碎,地表起伏较大,山区与谷地相间分布,使气候的差异更为明显。
本区渭河平原、晋南和豫西地区是我国古代文化的摇篮,农垦历史悠久,是区内主要的农业基地,也是我国冬麦和棉花的重要产区。而进入黄土高原,则大部分为坡耕地,产量低而不稳。按照科学规律办事,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改善生态环境,充分发挥这个地区的优势,自然面貌必然会逐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