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包括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自然保护区是在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地域,如珍稀动植物的天然分布区、重要和天然风景区、水源涵养区、具有特殊意义的自然地质剖面和化石产地以及其他为科研教育旅游目的而划分出的保护地域的总称。
自然保护区的类型很多,根据保护的对象可划分为以下各类。
1)综合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
2)生物物种自然保护区
3)自然遗产自然保护区
4)自然资源管理保护区
5)风景名胜自然保护区
6)文化遗产自然保护区
中国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是从1956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请政府在全国各省、区市划定天然森林禁伐区,保护自然植被以供科学研究的需要》提案,由国务院批转后开始逐步建立。1956年首先在广东鼎湖山建立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1958年又在黑、吉、滇、川、粤、桂、闽等省建立了20处自然保护区。1976年以来自然保护事业迅速发展,完成全国自然保护区划方案,逐步建立布局合理、类型齐全的自然保护区网。
1987年,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公布《中国自然保护纲要》,规定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总体战略和基本原则。
到1991年,我国共建立708处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77处,面积达56.8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5.54%。鼎湖山、长白山、卧龙、梵净山、武夷山、锡林郭勒、博格达峰、神农架和盐城等9处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预计到2000年,自然保护区的总数达1000处,总面积70万平方千米。加上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总面积达80万平方千米,使60%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和有代表性、典型性的生态系统得到就地保护。
五、环境污染防治
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着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自然生态被破坏的问题,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全球环境问题的威胁,这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环境污染问题的发展趋势
1.燃煤是形成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是烟和二氧化硫。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煤炭占商品能源总消费的73%。75%的工业燃料和动力,65%的化工原料,85%的城市民用燃料,都是由煤提供的。今后如果在燃煤技术上没有大的改进,我国的大气污染还有可能加重。
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造成大气酸化。1982年开展全国性酸雨普查,在2400多个监测的雨水样品中,属酸雨的占44.5%,pH低于4的城市有重庆、贵阳、广州、南昌、苏州等。1992年,赣州,长沙和厦门市酸雨出现频率高达90%以上,南京、南昌、重庆、广州酸雨出现频率在70%以上。
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全球变暖也有明显影响。
大力推行节约能源,降低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以减少大气污染是一项艰巨任务。
2.工业污染防治任务艰巨:目前,我国水体污染物主要来自工业废水的排放。1989年全国废水排放量达353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52亿吨,80%左右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
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城市垃圾的排放量也日益增长。垃圾处理和利用率不高,每年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约6亿吨左右,城市生活垃圾约为1亿吨。1990年工业废渣综合利用率仅为29%左右,未经处理利用的工业废渣、城市垃圾大都堆放在城市和工业区的周围,致使全国200多个城市陷于垃圾包围之中。固体废弃物累计堆存量已达67.5亿吨,占地5.6亿公顷,成为严重的二次污染源。全国受固体废物污染的农田已超过2万公顷。
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产生的有毒有害废弃物也有所增长。目前,除国家建设的10多座放射性废弃库可以安全地处置放射性废弃物外,大部分的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都未经严格的无害化处理,也未经科学的安全处置,成为亟待解决的具有极其严重的潜在性危害的环境问题。
噪声污染也比较严重。全国有30%的职工在噪声污染的条件下工作,40%左右的城市居民生活在噪声污染的环境中。
近年来,乡镇企业蓬勃发展,边贸城市迅速增加,但起点很低,这些地区大都对污染防治重视不够,将会使广大农村和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二)环境污染防治的战略目标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2000年环境保护的战略目标为:环境污染基本得到控制,重点城市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自然生态恶化的趋势有所减缓、逐步使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为实现我国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城乡环境清洁、优美、安静的目标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