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物节律分类
人体各脏器的生物节律很不一致;脑电波 1~50次/秒,心率约70次/分,呼吸20次/分,睡眠和觉醒节律的周期为一日,月经周期约为一个月,出生率、体重和儿童生长率随季节变化,周期约为一年。
现代医学根据周期的长短,把生物节律分三大类:周期约一日的(20~28小时)称近似昼夜节律;周期小于20小时的称超日节律;周期大于28小时的称亚日节律。近似7日、20日、30日、1年为一周期的,均包括在亚日节律内。
判断一种生理特征是否有节律性,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要选取连续时间点获得一系列数据;②要确定取得的数据所描绘的曲线是否具有余弦曲线的特点;③在所取数据的固定期间内(如24小时)确定对相应曲线的P值。如果P≤0.05,则研究变量的波动就具有节律性。因此,确定节律性不是随意的。
(四)近似昼夜的节律
近似昼夜节律存在于从单细胞到人的一切生命形式中。在研究人的生命活动时,不论是从整体观察生理和病理活动(包括精神、记忆、病情演变和生与死),还是分析人体内分子水平的激素、酶、各种受体,到各种组织、器官、系统的结构,都有明显的近似昼夜节律。正常人的节律变化与环境明暗交替是同步的,如果长期生活在光亮或黑暗的环境中,节律的周期将发生略长于或略短于24小时的变化,因此把这类节律称近似昼夜节律。这是对人体影响明显的节律,所以着重介绍一下。
有人观察了100例新生儿,发现在出生6周内,他们的心率和体温均无任何节律的迹象。出生6个月后,肾功能才有明显的节律。研究证明,出现各种节律的时间不一,而且每种节律是各自单独发展起来的,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而逐渐接近成人。还有人发现,早产儿比足月儿的节律开始得迟,发展得慢。这说明,在人的节律发展过程中,人的成熟程度要比环境更重要。这一点为节律起源于遗传的说法提供了一些依据。
把一个40岁的科学工作者和一个28岁的学生,同时置于黑暗的地洞里生活,在保持恒温的条件下,用灯光来控制明亮和黑暗的时间,以 10个半小时为“白天”和 10个半小时为“黑夜”(21个小时为一周日),两人的节律适应情况良好。当改为以28小时为一周日时,两人的节律出现不同的适应力:年轻人很快适应了新的作息时间表,而中年人的功能则仍维持24小时一周日的状态。
那么,哪些因素可以影响近似昼夜节律呢?根据实验,可以有以下两大方面。
1.外界环境
把两个受试者与外界断绝一切联系,隔离15天。室内没有钟表、收音机,没有提供室外是白天还是黑夜的任何信号。结果这两位原来习惯于每天半夜一时睡觉的受试者,隔离开始后每天要晚1~2小时就寝,晚1~2小时醒来。到隔离第8天半时,他们上床时已比原来推迟了15个小时,即下午4时左右就寝。尽管受试者仍然保持近似昼夜节律,但明显出现了紊乱。可见,人的生理节律有一定的自身稳定性,但又与外界环境密切相关。
在病理情况下,许多节律又不同于正常,可能不是近似昼夜的,可以是几小时、几周,甚至若干年。
2.体内环境
一些科学家认为,人的个性可能是激素平衡统一节律的结果,这种平衡发生紊乱,常会导致疾患。如妇女经期前忧郁、经绝期的个性改变,可能属于这类紊乱。一些病理情况,如狂郁精神病人出现以12小时为周期的狂喜和抑郁交替发生,精神分裂症比较严重的表现也是以每12小时周期性发作为特点。
血浆中环腺苷酸浓度有昼夜的变化,中午最高,后半夜最低。另外,具有调节生物节律作用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也有明显的近似昼夜节律,如糖皮质激素的分泌浓度在清晨4时开始上升,6~8时最高,白天开始逐渐下降,22时到深夜1时的浓度最低。不过,这个节律可以随人的睡眠-觉醒节律改变而出现相位差,如长期上夜班的人,体内糖皮质激素的分泌节律可逆转。还有,皮质激素对垂体分泌的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负反馈作用呈昼弱夜强,所以早晨用地塞米松,对内源性皮质激素分泌的抑制较轻且作用时间短,夜间作用则反之。因此,这类药应早晨一次投予,地塞米松可隔日1次,强的松则一日1次。现在常规3~4次/日给药法易造成内源性激素分泌紊乱,骤然停药还会带来许多副反应。
此外,肝脏酶的活性、血中电解质浓度和免疫系统功能等,均受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弄清这些机理和规律是解开人体生物节律之迷的重要环节。
除了近似昼夜节律外,还有超日节律和亚日节律。人的出生有节律,月圆出生率最高,新月前后最低。妇女不仅有月经周期变化,而且发现她们的体温、激素、性器官状态、免疫功能和心理状态等都有以一月为周期的节律。其他,如体重变化、儿童生长率、疾病的流行规律、慢性病的加重或缓解、死亡率等,均有明显的以一年为周期的节律。有些规律则是医学气象学研究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