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泽中的一些植物,具有旱生性形态结构。也许人们会感到奇怪,沼泽本来是湿生或多水环境,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呢?在发育较重的泥炭藓沼泽中常常生长着狭叶杜香、越桔柳、甸杜、笃斯越桔等灌丛,植株矮、叶片小,革质、角质层厚,多呈灰绿色,有的叶背面长有灰白色绒毛;草本沼泽中的乌拉苔草、毛果苔草等叶缘曲卷,叶片纤细,且具光泽,这些都是旱生形态结构,用以减少叶面的水分蒸腾。沼泽植物旱生形态结构的形成与沼泽特殊环境是分不开的。我们知道,泥炭是松软的植物残体堆积物,特别是藓类泥炭更疏松,蓄水能力强,雨前或降水以后,泥炭及其藓层达到饱和状态,水分充足,可是长时期不下雨,藓层水分蒸发,加之重力所产生的侧流,水位降低。因此,不能经常保证植物需水要求;泥炭具有热容量大,导热率低的特点,所以冻结的泥炭层很难融化,在中国北方沼泽中有季节冻土和永冻土的存在,也影响植物根茎吸收水分;泥炭沼泽中水质多呈酸性,特别是藓类沼泽,酸碱度更低,腐殖酸含量高,也制约着水分的吸收。这样,尽管沼泽水分丰富,但对一些植物来说也难以满足生育期的需要,出现了生理性干旱。这就是为什么沼泽中有些植物具有明显的旱生形态结构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