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二)黑色石灰土

时间:2010-01-29  归属:中国的土壤

  黑色石灰土是中国南方石灰岩山地丘陵地区广泛分布的一种岩性土,大都形成于石灰岩山地的山麓坡地,以及山间各种微起伏地形的凹地中,故在当地常被称为“石卡拉”土。而在山地顶部,坡度较大处,以及凸形地形部位,则往往是没有任何土被和植被的裸露石灰岩。因此,黑色石灰土的分布特点,只能是小片的和零星的。

  中国南方各地的石灰岩,大多是泥盆纪、三叠纪地质年代的沉积灰岩。其成分中除有大量碳酸钙外,还有比例不等的其他物质,如粘土、二氧化硅等。在高温多雨条件下,以溶蚀的特有方式风化,无论是残积的或运积的石灰岩风化产物,都富含碳酸钙和粘土等细微物质,质地粘重,胶结力强。

  黑色石灰土上的自然植被,如未经破坏则生长很茂密,多是喜钙的常绿阔叶树,或是灌丛草本植物,都能提供和积存大量有机物质。当有机物分解时,与土壤中丰富的碳酸钙的钙离子相结合,成为钙凝腐殖质。由于它比较稳定,所以在土壤中可以积累大量腐殖质,并使土壤呈现暗色。

  黑色石灰土的剖面形态特征是:腐殖质层明显,厚度差别很大,在一些岩石缝隙间,甚至可达80~100厘米厚,呈暗灰棕至灰黑色,大多具有团粒结构,质地较粘重。心土是块状或棱块状的淀积层,紧实、粘重,呈棕色、红棕色或黄棕色,在结构体表面上可见有发亮的胶膜。全剖面都有泡沫反应,并随深度而加强,有时在接近母质层处还可有碳酸钙淀积物,多呈粉末状或菌丝状,成为结核的较少。黑色石灰土一般都很浅薄,大多是30或50厘米左右,淀积层往往缺失,暗色的腐殖质层仅经过色泽稍淡的过渡即直接达到母岩,土层与母岩分界清晰,也是黑色石灰土的特点之一。

  土壤所含碳酸钙的多少决定于母岩的组成和土壤发育状况,变化很大,可从1%至30%不等,在剖面上的分布是随深度而增加。土壤呈中性至微碱性反应,盐基饱和度高,交换性阳离子组成以钙为主。

  黑色石灰土表层含有机质可高达5~10%,氮素含量也高,磷、钾含量虽受母质组成差异的影响而高低悬殊,但仍属丰富。

  黑色石灰土是热带、亚热带地区比较肥沃的土壤,很多都已开垦利用,以种植玉米、豆类等旱作物为主。只要生长季节内雨水适中,就能获得较好收成。

  黑色石灰土区土层厚薄不一,岩石露头多,耕作较困难,水土流失严重,易遭旱灾。因此,在黑色石灰土耕地集中的地区,应有计划地发掘水源,砌石坎造梯田,防止水土流失,增厚土层。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大多棕色土壤组成石灰岩石灰土有机大量黑色
  • 上一篇:(三)红色石灰土
  • 下一篇:(一)紫色土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