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一)水稻土的形成特点(2)

时间:2010-01-29  归属:中国的土壤

  草甸土种稻后,原来的生草层被改造成耕作层,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由于施肥而有所提高;但也加强了粘粒和铁锰的移动和淀积,形成犁底层和出现淀积层。有的草甸土原来含有盐分或碳酸钙,种稻过程中可伴有脱盐和碳酸钙淋失过程。

  草甸土起源的水稻土,水分状况好,自然肥力高,只要注意耕作施肥,土壤生产潜力很大。

  (3)沼泽土起源的水稻土。在沼泽土上建造稻田,除要考虑灌溉设施外,还要采取垫土和排水等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使地表水和地下水分离。

  沼泽土一般具有腐泥层,潜在养分高。全剖面处于还原状态,含还原性物质多。开垦初期,地下水位仍高,土壤处于水分饱和状态,氧化还原状况与沼泽土相似,剖面结构也无大差异,属地下水型水稻土。当地下水位降低后,灌溉水与地下水分离,剖面上都可出现氧化态。剖面结构也进一步分化出耕作层和犁底层等水稻土所特有的土层。还可逐步发育为良水型水稻土。

  无论是何种起源的水稻土,在定向培育过程中,其肥力发展大体上可概括为3个阶段。一是与不适于水稻生长的因素如沼泽化、盐渍化、干旱等作斗争,创造初步适宜于水稻生长的土壤环境,是低肥力阶段。二是在种植水稻过程中,逐步建造和形成了水稻生长所需要的剖面构造,逐渐形成一定厚度的耕作层、保水保肥而又通气爽水的犁底层和托水、托肥的淀积层,是中等和中上等肥力阶段。三是培育具有良好耕性的肥沃水稻土,是高肥力阶段。

  但由于各地区的水热条件和耕作制度不同,起源土壤不一样,所以,水稻土的理化性质及肥沃水稻土的特征也会有差别。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还原形成土壤特点过程水分水稻氧化剖面不同
  • 上一篇:(二)不同地区水稻土的特征
  • 下一篇:十二、人为因素影响深刻的水稻土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