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形基本特征
非洲地形的基本特征有三。
第一,非洲最占优势的地形是高原,除极西北部和南部地区外,整个非洲大陆可以看作是一个高原,平均海拔为650m,略低于亚洲大陆;但高原面积之广,则冠于各洲。
高原的边缘非常清晰,它和海岸之间有一条平原地带。平原一般不宽,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它好象是为高原镶嵌的绿边。利比亚、毛里塔尼亚、莫桑比克及南非境内有较宽地段,但宽度也不过几百公里。东北部及南部沿海平原最狭,有些地段近于消失。平原内侧耸立着高低不等的墙垣状陡崖。从陡崖向内,就是纵横万里的大高原了。
高原表面呈微波状起伏,单调的景色可延展几百公里。当然,有些地区在海拔和形态上也有明显的差异。如穹形隆起和盆状凹陷,熔岩高原和火山锥,陡崖和幽谷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使高原地形复杂化,但改变不了高原的基本面貌。
第二,断裂地形广泛发育。非洲大陆边缘的陡崖固然是冈瓦纳古陆分裂时地壳断裂的产物,就是广泛分布于西非的那些延伸几百公里、高达几十米至几百米的阶地也是断裂作用造成的。但断裂地形最发育地带是东非。
从埃塞俄比亚东部的阿法尔洼地起,有一条断裂谷地向西南延伸至图尔卡纳湖。自此向南,它纵贯肯尼亚而至纳特龙湖。再南,在坦桑尼亚境内,裂谷的形态不甚明显。更南至马拉维湖盆地一带,典型的裂谷再度出现。该湖尾闾希雷河也是通过裂谷流入赞比西河的。这是裂谷带的东支。
从马拉维湖的北端起有另一条裂谷。它先向西北,再转东北,作弧状延伸。自坦噶尼喀湖往北一连串湖泊都位于裂谷之内,这是裂谷带的西支。
另外,坦噶尼喀湖东侧的鲁夸湖盆地,马拉维湖西侧的卢安瓜河谷,以及更南的赞比西河中游河谷,都是由断裂作用生成的,也应看作大裂谷带的一部分。至于位置更南的萨比河及林波波河的部分河谷,虽然生成时代早于东非大裂谷带,和后者不属于一个构造体系,但从形态上看,它们也是断裂谷地。
东非裂谷带各段走向不同,宽狭不等,深浅各异,谷壁和谷底的海拔也高下不齐,但裂谷的形态都很明显,都有陡峭的谷壁和平坦的谷底。裂谷的形成主要由于张裂作用,但局部地区也有压性征象。
东非裂谷带通过红海北接西亚裂谷带,从而形成陆地上最长的一条裂谷带;它是遍布全球陆面和洋底的巨大断裂系统的一部分。
第三,褶皱山脉很少且分布在高原边缘地区。非洲高原上的巍峨高山绝大多数是火山体。只有东非的鲁文佐里山是个例外,它是一座断块山地。
非洲大陆只有两条褶皱山脉:一是大陆南端的开普山脉,一是西北部的阿特拉斯山脉。它们虽然占有一定面积,但从全大陆看,它们的范围还是很小的。褶皱山脉少的原因是非洲古陆的历史久远,古造山作用所形成的褶皱山脉早已夷平。古生代以来的造山运动只能使刚硬的地台发生断裂,而不能使其形成褶皱;也就是只能造成块状山地,而不能造成线状褶皱山脉。上述两条山脉都是古陆外缘较晚期地层在较晚期构造运动中被挤压褶皱而附加到古陆上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