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高原东南部湿润的森林形成鲜明的对照,在高原西北部则是气候十分
干旱的荒漠。它从西南部的阿里北部经昆仑山、阿尔金山与柴达木盆地相连。
这里既有卤地如雪的盐漠,也有寸草不生的阿克赛钦——“白漠”。尽管气
候极其干旱,土壤粗瘠且常含盐分,时有风沙袭击或严寒低温的伤害,生境
恶劣严酷,却仍然有超旱生的灌木、半灌木植物顽强生长,显示出生命的威
力。
在超旱生的灌木和小半灌木中以藜科的一些属如猪毛菜、驼绒藜、盐爪
爪,合头草以及柽柳科的红砂等植物种类为主。它们的叶子大都退化或特化
(肉质、具茸毛等),极为耐旱,具较强的抗盐性又适应粗劣基质,统称为
盐柴类半灌木。这些荒漠植被在柴达木盆地及其周围山地分布最为广泛,那
里的低山和砾石戈壁的土壤中多含有一定量的石膏、碳酸钙和盐分。这些荒
漠植物都有独特的生态适应特性,如红砂,具深根,枝条被沙埋后遇有水分
可以生出不定根,在不良气候条件下,茎杆自根际劈裂,进行独特的无性繁
殖。
在灌木荒漠中膜果麻黄分布比较广泛,多生长在山前洪积、冲积倾斜平
原及卵石质的干河床或暂时地表迳流形成的小冲沟或浅凹地旁。在砂质地段
或砂砾质戈壁上有沙拐枣荒漠分布,沙拐枣是喜沙超旱生灌木,高达1—1.5
米,多分枝,叶退化,以嫩枝进行光合作用,其水平根系很发达,有数米至十余米长,因而能从沙层中广泛地吸收凝结水分。它的果实具刺毛状附属物,
球形,富于弹跳力,能随风滚动传播远方,又能耐沙地高温、不怕风蚀沙埋,
是典型的喜沙植物。
由琐琐构成的小乔木荒漠在柴达木高盆地中有小面积分布。
一般高2—4 米,其叶完全退化,仅在小枝节上有瘤状凸起,而由当年生绿色
嫩枝行光合作用功能。对这里的琐琐群落应当注意保护,严格禁止采伐。
驼绒藜荒漠分布在昆仑山北坡、柴达木高盆地及阿里西部山地。它是基
部强烈分枝的半灌木,小枝和叶均密被灰色绒毛。在班公湖北岸的喀喇昆仑
石质山地上可分布至海拔4,600 米,而含有沙生针茅的草原化驼绒藜荒漠则
可上达至5,200 米,堪称为世界最高的山地荒漠上限。
这里的高寒荒漠是亚洲大陆最干旱的高山和高原的代表植被,它占据着
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之间海拔4,600—5,500 米的高原湖盆、宽谷和山地下
部的石质坡上,也出现在羌塘高原北部的湖盆周围和阿尔金山、祁连山西段
的高山带。建群的代表植物是垫形的小半灌木垫状驼绒藜,它形成一个个小
圆帽状的座垫,虽然高度仅10 厘米左右,但却有百年以上的寿命。它既能在
含盐的、有多年冻土层的古湖盆底部形成广袤的植被,又能生长在干旱的高
山碎石坡上。这是高原隆起后形成的年轻植被类型,在科学研究上有一定意
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