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理过程与速率
地理系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研究和确定所进行的过程,并进而确定过程的速率。由于过程是一种广义的矢量组合,因此也就隐含着对过程方向的判别。
地理学中所包含的各类现象,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文的,无一不具有随时间变化的特征,同时它们也是地理环境中各种过程相互作用的表现和结果。这些过程处于一种不停的运动状态,除了地理梯度引起的基础作用外,其直接原因是由施加于它们之上的5类力的作用所引致的。这5类力是:
第一类力:由太阳辐射能在地理空间内的不均衡分布所引起;
第二类力:来自地球内部能量所致的构造力。虽然对其本质尚不完全清楚,可是由它所致的压力和张力,在地表是很容易被发现的;
第三类力:对于地球物质而言的重力;
第四类力:由于地球转动所引致的力;
第五类力:潮汐力、攝动力以及微观差异所引致的力。
由于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在地理面空间上分布不均衡,导致能量梯度的产生,于是有了温度在大范围的地域变化。而温度梯度、密度梯度、压力梯度等相结合,引起了地理环境中水的运动(液态)和大气运动(气态)。
地球的构造力,创造了地球上的大陆与大洋,在一级层次上形成了正负相对的地表形态。由于在不同时间对于地理面的不同部分施予了非均匀的和离散的影响,所以地球的构造力不仅仅创造了基本地形的骨架,而且还决定着基本的地质循环以及地表固体的运动。
上述这些力,加上其他各种类型的力的综合作用,影响着地理系统的每一种自然过程,并且进而影响到每一种人文过程;而每一种地理过程,又总是毫不例外地伴随着地球表面上各种地理现象的空间变化。
通过对地理梯度的叙述,加上对地球上各类力的了解,给地理模型的发展与地理系统的动态演化,提供了从本质上去认识的可能性。在对地理系统研究之初,不清楚系统中过程的动力,不认识各类力的基本存在形式及其作用规律,就很难得到正确的结论。
从图3-5中可以看出,各类力作用下的地理过程,致使地理系统中的各种要素产生变化。而变化着或变化了的要素,反过来又影响着地理过程所走的路径和它的强度。
例如在地貌学的广泛研究中,着眼点始终离不开通过时间与空间去探讨地表形态的变化,并通过对过程的阐述方式来认识这种变化。地表形态的变化,代表了地理系统在结构上的变化,是地理过程时空变化的反映。在空间与时间的意义上,地理过程之间互相作用的本质,应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正如乔莱(Chorley)在1978年所指出的:“只有在地理过程研究的基础上,地理学才可
能继续作出其特殊的贡献。即要求充分顾及在空间与时间这二者所涉及到的物理学原则,并且以力学的方式去精细地描述不同尺度的地理现象”。
(一)地理过程域
当设计一个图式时,所谓的过程域,就意味着一个特定的带,在该带内有某种特定的过程在运行。其中包括:
1.存在域(existencedomain)
它规定了一个物体的目标、事件和过程的存在或缺失的状况。它是依照绘于图上的域,并且对应着座标轴上的数值加以刻划的。图3-6可以说明。
此种构想的一个例子,可以由另外的一个图加以具体地说明。它涉及到一个两层次的土壤系统,并且各自带有导水率K1和K2,分别代表了土壤的上层和下层的特性。其中符号i代表降水强度,它也以与导水率相同的单位进行测量。倘若i/K小于1.0,那么全部的降水将会被土壤吸收,不可能产生面流和下渗。倘若土壤的下层导水率比土壤上层的高,即处于K1/K2<1.0的特定域中,那么将会发生垂直渗透,并且无饱和面流发生。于是,图中的存在域将会指明在什么空间和什么条件下,相应的面流和入渗的发生状况。又如在地貌学中讨论的存在域,是我们相当熟悉的。另外,根据“雷诺数”和“弗罗德数”(ReynoldsandFroudeNumbers)所确定的流体流动的类型,它们的存在域也早为人们所知晓,由此还可以想到在一类化学上的均衡溶液中,某种矿物的存在状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