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索优分析(6)

时间:2010-01-29  归属:理论地理学

  这样,由索优和非索优关系的合并交叉,给出了下边的总优先关系:

  a1>a2,a3,a4

  a3>a1,a2

  a4>a2

  可以看出,方案a2总是处于非优先地位,于是可以首先放弃计划2。对于余下的其他计划方案,给予立即的肯定回答似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两个所选择的方案中不可能彼此互为优势。更为确定的回答,仅仅当再次调整临界

  

  a1>a2,a3,a4,a5,

  a2>a5,

  a3>a1,a2,a4,a5,

  a4>a1,a2,a5

  而非索优优势关系为:

  a1>a2,a3,a4,

  a3>a2,a4

  a4>a2,a3,

  a5>a2,a3

  再次得到的总优势关系为:

  a1>a2,d3,a4

  a3>a2,a4

  a4>a2

  在上述情形下,显然能够排出

  a1>a3>a4>a2

  而a1(作为欧洲花园)和a5(闲置作自然保护)被暂定为合理的索优选择方案。其中a1为投资状态下的选择;a5为非投资(或投资极小)状态下的选择。它意味着这块土地一旦开发利用时就选择a1,而暂时不作开发利用时就应当保持方案a5。

  总之,在索优决策中,一旦出现了矛盾之后,可以采取:(1)增加标准;(2)改变临界值;(3)改变权重;(4)在分析中注入某种政治决定等。

  通过以上方法,总是可以顺利地排出方案选择中的优先顺序,以保证决策在更大程度上的正确性和客观性。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a4权重a2索优变量矩阵分析标准方案评比
  • 上一篇:旅游地的吸引性决策
  • 下一篇:地理风险决策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