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是结点与轴线的结合体,结点(极核)是网络的心脏,轴线则是结点与结点、结点与域面、域面与域面之间联系的纽带和通道。主要通过人流、商品流、技术流、资金流、信息流形成各种流通网络,其中对产业布局影响最大的是交通运输网络。网络型开发模式一般应用于经济发达地区。在这类地区,一方面要对老区进行整治,包括对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与扩散,国家亦可来取分散化的政策措施,以加强对落后地区的开发;另一方面又要开发新区,如上海对浦东新区的开发以及未来对杭州湾北岸的开发。新区的开发一般应先采取点轴开发形式,而不是全面铺开。当新、老点轴逐渐扩散和交织,就会在空间上形成经济网络。
二、产业布局演变及其运行机制
国内外实践经验表明,各国各地区的产业布局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动而不断地发生变化。在农业社会,传统的农业生产以土地和动植物为劳动对象,这时的产业布局表现为地区差异不十分明显的均质化;近代工业的出现,不仅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打破了产业布局的均质化格局。工业企业总是选择一些区位条件比较优越的地点进行配置,通过产业集聚而形成工商业活动集中的城市,并成为带动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心,在地域上表现为增长极模式;随着中心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产业部门的不断衍生,经济活动日益频繁,对外联系日益广泛,连接城市与周围地区的交通运输线路得到了建设。当城市经济实力扩大到一定程度,也就是产业集聚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就将出现向外扩散的趋势,而这种扩散首先是沿着交通线路进行的,产业布局便出现以城市(点)和交通路线(轴)相联结的产业带,即点轴模式;当地区经济发展达到较高水平,产业布局经纬交织,则终于形成以城市为结点,产业密集带为脉络的产业布局形态,即网络型布局模式。从均质布局——点状布局——点轴布局——网络布局,是产业布局演变的一般规律。
如上所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产业结构变化是产业布局演变的根本原因。而新的产业布局又通过复杂的反馈作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便是产业布局的运行机制。它主要表现为极化作用与扩散作用两个方面。所谓极化作用,是指经济活动有向某些区位条件优越的地点集聚的倾向,并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极核。而且这种极核一经形成,就具有一种自我发展的能力,它可以不断地为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甚至在原来赖以发展的优势已经丧失的条件下,仍然可以适当发展。因为现代工业逐渐向大型化、社会化和高技术方向发展,专业化协作和不断提高技术密集度成为现代工业发展的主要趋势。这就势必带动一系列为之服务配套行业的发展,从而引起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在极核地区进一步集聚,从而产生乘数效应。所谓扩散作用,是指社会经济要素从极核地区向外围的扩展,这种扩展主要是通过极核中心的带动作用,以及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外溢”作用来进行的。当然,还有政府的干预,促使产业布局由过分集中趋向相对平衡。
但是,如何选择扩散发生的最佳时机却是极其困难的,即合理确定由结点开发向轴向开发,再由轴向开发向网络开发转变的临界值,它和极化的合理规模一样,涉及自然、技术、社会、经济多种因素以及各种因素的交织作用,很难确定统一的标准。有的学者认为,促进扩散效应的最佳投资时期,应该是宏观经济增长的低谷阶段,而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时期区际联系最弱,其扩散增长的渠道也最少,当然效果也就最差。不过,这一结论是否具有普遍规律性,在我国是否适用,尚有待于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做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