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名思义,制造工业是将工业(主要是原材料工业和部分开采工业)和农业(农、林、牧等)提供的原料和材料,进行工业生产的最后阶段的加工制造,其产品则直接投向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市场,供社会生产和生活消费的工业部门。如果说,原料地、燃料地对开采工业、原材料工业的制约作用大,那么制造工业则受消费地的制约作用更加明显。制造工业的突出代表是机械工业,轻纺工业就其产品性质来说也属制造业。
(一)机械工业
机械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制造和武装各种机器设备与技术装备的工业部门,是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根本手段,是整个工业系统的心脏,是制造工业的核心。毫不夸大地说,机械制造工业标志着工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它是衡量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总之,机械工业在整个工业结构中占有特殊地位。机械工业作为制造工业必须有原材料工业和开采工业等基础工业的发展为前提和基础。
机械工业属金属加工制造业,当然以金属(钢铁和有色)原材料为主,但是另外也需要相当数量的化工、建材、森工以及轻纺等多部门提供的非金属原材料。机械工业又是专业化分工很强的工业,其协作配套零部件遍及各地。这样,机械工业所属能源、原材料、协作件和产品(主要是最终产品——成品和部分零部件)用户之间的关联部门众多,联系地域又广。但是,主机厂进出总量仍不能与原材料工业(更不用说开采工业)相比。因此,机械工业区位主要是倾向消费地区。当然,少数重型机械工业要求与钢铁工业(钢铁联合企业和大型特殊钢厂)结合,对冶金、矿山等重型装备制造业来说,这也是与消费区结合。至于众多的中型和精密型机械工业,更是趋向消费地区。由于机械工业的组成行业十分复杂,用户分散于不同部门和地区,情况千差万别。所谓趋向消费区,绝不是千篇一律的笼统概念,而是内涵有序有章可循,要做具体分析。
重型机械包括矿山、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以及建筑业等部门所需大型、特大型机械设备,生产厂家如重型机器厂和矿山机械厂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消耗金属量很大,产品供应对象又相对集中,这类并非多见的大厂应靠近钢铁基地或与钢厂成组布局。大型发电设备(有锅炉、汽轮机、涡轮机、发电机等火电水电机组)制造,因协作需要,特别是一些特大主件(如转子)的加工,要求靠近重型机器厂和机械工业中心。机床(工作母机)制造业是生产机械的机械工业,其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整个机械工业的发展水平,属技术密集型产业,应集中于工业发达科技发达的城市。农业机械包括农、林、牧、副、渔等门类,应因地因农(五业)制宜,大型农业机械(拖拉机、收割机等)的制造应靠近重要农业区的工业城市。精密仪器仪表设备制造业是机械工业中的“小而精”产业,更具有制造工业的特色,是传统工业中知识、技术、资金密集型较高的行业。因此,它们应当集中在工业、科技发达的城市和工业区。此外还有许多工业设备,其中也包括轻纺设备制造,行业繁多,要求各异,一般应选择工业基础较好,协作方便,尽量与对口工业结合之地。
交通运输机械(包括公路、铁路、水运、航空)是实现工业、农业产品的流通环节和人口流动的重要媒介和承担者。随着经济现代化,运量越来越迅速增加,而且要求连续、快速、准确、高效,对运输工具要求越来越高。飞机制造技术要求复杂,许多部件都是由精密仪器仪表组装而成,因此,飞机制造厂布局严格要求在精密仪器仪表工业和科技发达的工业基地,由于飞机种类多,也要注意地区专业分工。造船工业分海洋船舶和内河船舶,造船厂分别分布在海运和河运枢纽。铁路机车、车辆制造集中在重要铁路枢纽。
汽车制造业是交通运输机械制造的重要部门。汽车分重型(大吨位)、中型、轻型和轿车以及多种变型车。汽车制造所需的原材料几乎牵连所有原材料的工业和开采业,所需能源涉及煤、油、电等各个行业。组装汽车的成千上万种零部件中,除主机总装配等占一定比重的关键部件的制造和装配集中总厂生产外,还有相当大比重的协作件,实行专业分工,分散各地,充分体现了机械工业分工协作的根本特色。各国区位类型不完全相同,有的集中生产关键零部件,分散生产其他零部件,装配也比较分散;有的集中生产关键零部件、集中装配,分散生产其他零部件。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汽车工业布局集中于最发达的工业区、经济区和凝聚、辐射最便捷的工业枢纽和交通枢纽。但须注意各种类型汽车制造的地区分工。轿车工业已成为许多工业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轿车需要量大而且更新快,技术复杂,是汽车工业的精华。轿车工业当处汽车工业最优区位。
(二)轻纺工业
轻工业产品虽然也有一部分作为生产资料,参与扩大再生产,但主体部分是生活资料,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轻工产品包括吃、穿、用等广泛涉及衣、食、住、行的大量生活用品。早期,轻工业产品中吃、穿方面的比重较大,而生产吃穿产品的原料主要来自农业(五业),因而轻工原料也主要来自农业,仅有少部分原料来自工业。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不断改变,穿、用方面的比重增大,而生产穿、用产品的原料相当部分是来自工业,因而轻工原料来源的工业比重有不断增长之势。因此,农业的发展和布局直接影响轻工业的发展和布局,工业的发展和布局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轻工业的发展和布局。
轻工业行业多而杂,现仅就纺织工业、食品工业、造纸工业和耐用消费品制造业概述如下:
纺织工业。纺织工业的工艺过程是由原料加工(梳)、纺纱(纺),织布(织)、印染(染)等几个部门构成。根据原料的不同,分为棉、毛、丝、麻和化纤等五类。
棉纺织工业从生产规模、产品花色品种、销售范围等方面看,均居各纺织工业部门的首位。棉花集中产区的城市,是棉纺织联合企业(包括梳、纺、织、染部门)布局的最优条件。但是,也有不少棉纺织厂离开棉区而就消费区,有的为了协调轻重工业比例在重工业集中的城市建棉纺织厂。这些棉纺工业有的是联合企业,有的是纺、织、染分离的专业厂。毛纺织工业仅次于棉纺织工业,居第二位。毛纺织品多为高档消费品。毛纺织工业布局兼顾原料(牧区)和消费区,一般大量生产高档毛料呢绒的集中在大城市居多。毛纺、织、染既可联合设厂,也可单独建厂。丝织品也有高档衣着产品,原料有桑蚕丝和柞蚕丝两种,一般丝纺织工业接近原料地,高级产品多集中在大城市。麻纺织品除供应衣着外,还为其他生产领域提供多种产品。麻纺原料多,如黄麻、洋麻、亚麻、苎麻等,粗加工可在原料产地,精加工则集中城市。
由于棉毛丝麻等农产品植物纤维资源的增产要受到许多农业生产要素的制约,而野生纤维资源也不可能大量满足需要。随着科技进步和衣着追求,到本世纪初开始出现人造纤维,以后又逐步生产合成纤维,两者统称化学纤维,具有经济耐用等优点,所以它在纺织工业原料中的地位迅速提高。人造纤维生产方法比较简单,建设投资少,生产成本低。初期的人造纤维中要掺用较多的天然纤维素原料,如棉籽绒、木材等,故布局多接近林区、棉区等原料产地。后来发展了原料更为广泛的合成纤维,其产品性能更优,规格多种多样,经济效果显著,迅速上升成为纺织工业的新兴部门。如前所述,合成纤维工业系三大合成材料之一,属化学工业的有机合成工业部门。根据化学纤维的特性,多与其他天然纤维混纺合用。
食品工业是历史最久、门类多样、分布普遍,与人民生活最为密切的工业部门。食品工业特点是:①原料来源极为广泛,几乎到处可以发展;②产品需求极其普遍,到处需要发展;③生产原料几乎都来自农业,依赖农业,而农业生产强烈的地域性、季节性、特别是地区差异,也直接、间接地影响食品工业;④生产规模一般多属地方中小企业,有些产品适于大规模集中生产,名优高档产品则受特殊工艺条件限制;⑤食品工业产品种类多、销量大、时间性也强,一般不适合远距离运输,但有些名、优、特传统产品则不然,甚至出口国外。食品工业主要包括有粮、油、烟、糖、茶、酒和肉类、水产、禽蛋、乳类、瓜菜等的加工制造业等20多个行业,构成一个独立的工业部门。
目前,造纸工业常用的原料有木材、芦苇、甘蔗渣、稻麦秸、龙须草等,此外,还按需要使用一部分棉、麻、废布、树枝皮和回收的废纸等。木材是造纸的主要原料之一,它适合于制造各种高级印刷纸及工业用纸等。国外一些森林资源丰富、森林工业发达的国家,木浆造纸业都很发达。草类纤维原料资源十分丰富多样,而且分布极为广泛,是重要的造纸原料和来源,特别是那些少林缺林国家,除进口一定数量木浆外,则主要使用当地各种草浆造纸。造纸工业的布局,大型木浆造纸特别是木浆厂应接近林区;中小木浆纸厂和草浆纸厂因原料来源不集中,应选建在交通方便和水源充足的地区。造纸工业是排污比较严重的工业,应当充分注意环境保护工作。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吃、穿、用的消费结构也正在发生变化,在吃、穿方面继续增长的同时,用的方面增长尤速。上述造纸工业的发展体现了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改善;而更主要的反映是大批家用电器的相继问世和品种翻新,令人眼花缭乱。诸如电视机、收录机、录像机、空调、电冰箱、洗衣机等,以及办公用品的复印设备、电子计算器等,其技术复杂程度已经远远超过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照像机等传统产品。这些新产品在我国虽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普及更快。这类产品技术要求复杂,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其区位须与电器、电子等工业密切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