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工业部门结构与布局(2)

时间:2011-02-07  归属:经济地理学导论
二、原材料工业布局

原材料加工业是将由开采工业开采并经分选等简单处理的原字号产品,如原煤、原油、原木等进行加工(一次或多次)利用转化,并为后续工业——制造工业提供原材料、半成品的工业部门和行业。从工业布局形态上看,原材料工业中有的靠近资源产地,与开采工业结合,甚至组成一个联合企业;有些则脱离甚至远离资源产地。研究原材料工业布局,就是要探索其较为“灵活”的区位轨迹,揭示原料地、燃料地和消费区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规律。现仅就原材料工业中的石油、电力、冶金、化工等工业分述如下:

(一)石油工业

石油工业包括石油、天然气的开采和加工。石油、天然气是比煤炭发热量更高,但比煤炭开采技术复杂的一次能源。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发现和利用虽有千年之久,但形成一个独立产业只有百余年的历史。进入本世纪后,尤其近几十年来,随着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军事、宇航以及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对石油的需求急剧增长,至 60年代,石油在世界能源构成中超过煤炭。70年代初,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石油占第一位,其次是煤炭、天然气、水力和原子能发电。石油、天然气不仅是优质能源,更是优质化工原料。因此,石油开采业的布局,几乎是有了资源的发现,紧接着就要开发这些新资源,世界各地几乎都如此,原油加工业的区位选择却要复杂得多。原油(天然气)的有益组分含量高,适于外输又便于运输,不像煤炭因含有很多杂质而在外运过程中大量浪费运力。相反,原油加工后的成品油质轻易燃易爆,品种规格又多,不宜于远运,受销区市场因素制约大。

原油在油田就地加工炼制,这不仅因为油田本身要消耗相当数量的成品油及其他原油加工过程所产的副产品,而且从长远看,石油资源终有枯竭之时,就地开展综合利用和深加工,扶持和发展替代产业有特殊意义;再者,油田毗邻地区的工、农、交各行各业也需要就近获得油田提供的各种燃料和化工原料,这应是油田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反映。从宏观分析,原油就地加工要有合理的比重,虽然这个比重不是一成不变的,但从总的趋势看,比重是逐步增加的。

油田所产原油的大部分输往销区进行炼制,主要是通过管道,其次还有铁路等,洲际间则靠大船。炼油过程一般分为一次加工和二次加工或深加工。根据主产品的不同,炼油厂分为多种类型。以各种燃油为主产品的燃料型炼油厂要接近工业、农业、交通等经济发达,对汽油、煤油、柴油需求量大的消费区;润滑油型炼油厂要接近机械制造等工业中心的消费区;化工型炼油厂要接近和结合石油化工中心的消费区;包括燃料、润滑、化工等原料、产品在内的综合炼油厂须接近重要、发达的经济区域。尽管如此,仍难免有供过于求的部分油品,需经成品油管道或油槽车等外运。总之,原油就地加工或输往外地加工,均非孤立、随意去安排,而是同国民经济各部门特别是大量消耗燃油、润滑油、化工原料等产业部门的布局紧密相联的。

当今世界,一方面以石油产品燃料油为优质能源,支撑一、二、三产业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以石油众多产品和副产品为原料,发展石油化工和后续工业的深精加工。正象炼油厂自身姿态那样罐塔林立,管道交织,而生产流程井然有序;石油工业也要在与工业和国民经济的错综复杂关系中,选择和确立包括采、输、加等行业的最佳区位,这就是其结构和布局论证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电力工业

电力工业是将一次能源矿物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的热能和核燃料的原子能以及水力、风力、潮汐的机械能等转换为电能的工业部门。电能是一种便于转换和传输的能量,通过输变电设备可将强大的电流输送到几百公里到上千公里以外。电力生产、输送和使用还可以进行有效而精确的数控和遥控。因此,电力是当前各个产业应用量广、效率最高的二次能源。在以常规能源利用为主的当今世界,电力工业的发展仍以一次能源煤炭、石油等工业的发展为基础。各国发电动力中大量为燃煤,其次是油、气,水力也占有一定比重,原子能发电比重在逐步提高。电力工业的这些特点,使它在整个能源工业中占有特殊地位。

大型发电厂(群)的区位选择,除对微观选址有严格要求外,还要对中观、宏观条件诸如交通运输、燃料供应、电力(热)负荷、输电系统、强化电网、区域开发、流域开发等综合性、区域性的经济地理条件进行全面分析论证和技术经济比较。负荷中心或接近负荷中心的大中煤矿、油气田最适宜建大型火电基地,国内外许多老工业基地为电—煤、电—油、电—气结合,建起燃煤、油、气火电厂,就近供负荷中心。但是由于资源分布的局限,这种最佳结合并非多见,一般尚难满足负荷中心用电要求。解决途径是:①用外地煤、油、气建负荷中心电厂。这种形式从工业区形成初期就已开始,直至目前仍是一种重要的电厂区位模式,但受燃料供应主要是长距离输煤的制约;②建设核电站。它从根本上解决了燃料运输问题,但对水、环境安全的要求很严,是负荷中心建电厂大有前途的一种方式。近年来得以逐步推广;③接近负荷中心的水电坝址的开发。这不仅可满足就近供电,而且还会带来多种效益;④除常规能源外,负荷中心开发新能源方兴未艾。

远离负荷中心的煤炭、石油天燃气基地和理想梯级开发水电坝址,建设大型火电和水电厂(群),然后向外长距离超高压输电,也是电力工业发展的重要趋势。特别是煤矿坑口电厂、矿区电厂已成为当今最典型、多见的火电区位模式。所谓坑口电厂是严格指距矿、井最近,且不经铁路转运而径直靠传送带输煤者,煤矿与电厂的出入口直接相连,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倒煤环节,从而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往往水源条件会限制坑口电厂的发展,于是用耗水量少得多的空冷新机组代替耗水量大的水冷老机组,使坑口电厂继续迅速发展。坑口电厂是火电的最佳区位模式。距矿、井仍较近,但依赖铁路转运,建在矿区或毗邻矿区的电厂一般称为矿区电厂。矿区电厂依然是火电的常见模式。坑口电厂和矿区电厂对那些不适远运的低热值燃料(褐煤、泥煤、石煤)的利用,更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减轻铁路压力、简化装卸环节和充分利用水源条件,还涌现了一批中途的“路口”、“港口”电厂,变输煤为输电。

大江大河适于梯级开发建设水电站群,也是电力工业的重要枢纽所在。水电与火电相比有许多优点和特点:江河奔腾不息,水能不但可以连续不断利用,而且可调节抽水蓄能循环(将网中多余的电能转换提水为积蓄水能,调节系统中能源的积蓄贮藏)运用;水利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多效益性;此外,水电站效率高、成本低、不污染、启停灵活、利于系统调峰等,都是火电不能比拟的。但是水电的建设和运行要受坝址条件和气候水文等因素制约,基建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牵动面广。因此,对水电站区位的研究须超越电力工业,同时进行有关农业、水利、交通运输业、旅游、城建、城市工业供水、防洪、生态环境等领域更广、区域更大的宏观论证。

自从1954年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发电厂投入运营以来,核电发展速度很快。现在,利用核聚变发电已是一项完全成熟的新技术。虽然核电站的初期投资比火电高,技术也比水、火电复杂,但耗用燃料很少,既能大量节约运储费用,选址可更靠近负荷中心,缩短输电距离。 前述这些非负荷中心的火、水、核电厂(群)的大批涌现,不仅能服务于原负荷中心,同时也是新负荷中心的逐步形成过程,对于新工业区的形成和发展,也同样发挥着能源工业的先行功能。把一定地域范围内的负荷中心和在煤矿、油(气)田、江河梯级开发等的所有大中型火、水、核电厂联成有机的群体,使发电、输变、供电统一调度,这就是电力系统和电网。从电力工业角度看,联网比非联网电厂有许多优越性。特别对于区域经济来说,电网就是众多经济网络中的重要网络。各级电力枢纽、输电走廊、电力系统和电网,同工业枢纽和经济中心、工业地带和经济走廊、工业地区和经济区域等紧密相联。研究电力工业布局就是探讨火、水、核等电力工业结构(因地而异)及其区位,研究电力系统的形成和发展等综合性、区域性很强的课题,并透过电力工业剖析整个工业和经济。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布局工业部门结构
  • 上一篇:工业地域结构与类型
  • 下一篇:工业布局特点与制约因素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