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城市体系的形成,起初通常以大中城市为中心,在“向心——离心”机制作用下,形成多中心的城市群组;由于空间距离较接近,城市群组在相互作用力的影响下,经济联系日益加强,逐渐形成具有密切联系,又有分工协作的城市集群。例如,我国江苏的苏、锡、常地区以及辽宁中部地区城市群都属于此种类型。辽宁中部地区城市群包括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辽阳5个大城市,1988年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 709万人,占全省非农业人口 44.5%,各市之间相距较近,最远的沈阳至本溪也只有84公里,最近的鞍山至辽阳仅25公里。它们是在当地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形成的,以钢铁、机械、煤炭、石油、化学等重工业为主要特色的城市集群,各城市之间又存在着密切的经济联系和分工协作关系。沈阳是以机械制造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所使用的钢铁80%以上来自鞍山、本溪;而鞍山和本溪的钢铁工业除了为区内各城市配套外,还在全国具有专门化生产意义;抚顺所产的煤炭大部分用于炼焦,主要是满足区内钢铁工业的需要;辽阳位于沈阳、鞍山、本溪几个重要工业城市之间,以轻纺工业为主。
(三)以各级行政中心为依托,大中小各类城镇相互联系所形成的城市体系
这类城市体系的形成中行政因素起了较大的作用,通常城市的规模与所在地行政机关的级别相对应,各城市间的联系首先也表现为不同等级城市间的行政联系,由于政府决策对经济的影响,因此客观上又造成城市间较为密切的经济联系,从而使各级各类城市(镇)形成相互联系的城市体系。我国省、区内的城镇体系大多属于此类。例如,河南省内的城镇,根据所在地行政机关的级别不同,大体上可以分成四个层次:①省级城市,在河南只有郑州一个城市,是省级机关所在地,也是全省最大的城市和经济中心;②省内地区性的中心,包括地区行署所在地城市和在地位上与之相当的工矿城市(地级市),一般是省内经济区的中心;③县城和在地位上相当于县城的工业城市(县级市),如义马、禹州等;④乡镇和农村集镇,一般为乡政府所在地,或者一些重要的县属镇。
三、中心地理论简介
中心地理论(central place theory)是关于城市区位的一种标准化理论,是探索城市体系内城市等级规模结构和地域空间结构规律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学说。它是由德国地理学家W·克里斯泰勒(W·Christaller)所创立,他在1933年所著的《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这一理论。
中心地理论主要探讨了城市作为商业、服务业中心的等级体系问题。所谓中心地,是指向周围地区居民提供货物和服务的地方,由中心地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称之为中心地职能。一般来说,中心地的等级愈高,它所能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种类也愈多,即担负的中心地职能愈多。由于空间距离衰减法则的作用,周围地区对中心地所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需求量随着距离增大而减少。对于货物G来讲,在中心地O点销售数量最大,随着距离增大,到了C点,由于交通费用非常高,以致于 C点居民对货物G的需求等于零,这时货物G取得最大销售范围,即以OC为半径的圆(最大销售范围之所以为圆形,是因为圆形市场区是最有效、最理想的图形,数学上也可以证明,等周长范围内,以圆的面积为最大)。对于提供货物G的企业来讲,盈利是其生存的必要前提,我们把一个企业为维持经营活动所必须赚取的最低收入称之为门槛,通常用该企业所需服务的最低人口数来代替,并称之为人口门槛。货物G的门槛范围就是以OA为半径的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超额利润的存在和竞争机制的作用,在一定区域内总有若干个中心地提供货物G。这样,对于中心地 O来讲,其货物G的实际销售范围是介于最大销售范围和门槛范围之间的圆形区域,即以OB为半径的圆。
克里斯泰勒根据上述思想,通过对德国南部中心地的实际考察研究,并以抽象演绎方法得出了中心地等级序列和市场区的镶嵌规律,建立了中心地理论。
克里斯泰勒提出的市场经济原则、交通最优原则、行政最优原则等三个为城市体系形成所遵循的原则,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很少是孤立地发生作用的。实际上它们是互相交叉和混合的。在经济发达、交通方便的区域,市场经济原则最占优势;在自给自足和偏僻的地区,首先是山区,建立一个具有中心领导机构的完整自给的地区单位是首要的原则;而在年青的国土上,交通线是殖民者的先驱工作,交通原则因此占有优先地位。在大多数情况下,三个原则仍然是共同发生作用,形成的城市体系系列为:1,2,6—12,42—54,118,……。克里斯泰勒对德国南部中心地的研究结果显示,南德的中心地可以分为7个等级,并遵循K=3的规律。
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德国南部中心地的实验性研究而建立的。克氏自己也承认,他的学说就是根据杜能、韦伯的区位理论和方法而建造起来的。但中心地理论使区位论由生产扩展到市场,由局部扩展到一般,由单纯扩展到综合,成为一种宏观的、静态分析的、以市场为中心的商业服务业的区位理论,从而使古典的区位论改观,为以后具体解决计划、规划问题的动态地域平衡模式打下了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在美洲、荷兰、瑞典首先得到承认。美国学者在接受中心地学说的基础上,开创了计量地理学。五六十年代,荷兰在几千平方公里的围海陆地上,曾按照克里斯泰勒的模式规划了居民点和交通网。1960年,在瑞典隆德举行的国际城市地理讨论会和同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国际地理代表大会,曾对中心地理论给予高度评价。此后,该理论逆向传入德国,获得较高声誉,并在国内许多州的发展规划中得到应用。迄今为止,国际上不少学者认为,中心地理论促进了地理学的计量革命和计量方法的采用,并对居民点体系研究和地理学中系统论、系统分析方法作出贡献。
中心地理论虽在城市区位理论方法作出一定贡献,但还存在若干不太完善之处。首先,克里斯泰勒的假设条件比较脱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许多其他自然条件(如资源、地形、河流等)和社会经济条件(如交通运输等)都会影响城市区位及城市体系的变异。其次,学说所概括的是均衡状态下的城市体系,而实际上区域城市体系并非静止状态,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第三,学说的市场最优原则,主要以利润为标准,而对历史、社会、民族等因素,则未加分析,致使学说无论过去或当代都存在一定局限性。第四,中心地理论主要考虑了城市的商业、服务业职能,而缺乏对整个经济活动的分析。实际上城市的职能及其对区域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城市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也受到区域经济的深刻影响。
尽管如此,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唤起了世界各国地理学者及有关经济学者对城市体系研究的关注,开展了大量的实验性研究,检验、修正和发展了中心地理论,推动城市体系研究由静态向动态研究转变,由结构研究向机制研究转变,进而向优化调控研究转变。此外,在研究方法上,大量运用数学方式进行模拟和调控,并引入新的概念和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心地理论。80年代,对城市体系的动态机制研究和优化调控研究仍然成为主导的研究方向。我国开展城市体系研究主要从80年代开始,起步虽晚,但发展较快。一方面,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开展中心地理论的实验性研究,为区域城市体系发展规划提供依据;另一方面,注重城市体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探讨城市体系形成的内在机制,以及与区域经济的相互关系,为开展经济区划和区域开发规划服务。
四、城市规模分布理论
中心地理论只是考察了城市作为商业、服务业中心的等级体系问题。实际上,城市的职能是多方面的,商业服务业仅是众多职能中的一个部分。对于大多数城市来说,工业活动是城市活动的主要方面,工业经济成为城市经济的主体部分,对区域经济发展亦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工业方面的职能往往成为城市的基本职能。此外,城市作为区域经济文化中心还具有金融保险、交通通讯、科技文化等方面的职能。人口规模是衡量一个城市各方面职能活动等级的综合指标,通常人口规模较大的城市具有较高的职能等级,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亦较大。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体系,是由不同规模的城市所组成,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城市规模分布理论就是探讨城市体系内城市规模层次的分布规律,以及产生这种分布的原因。它是分析城市体系最基本的理论之一。
观察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规模分布,总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城市的规模越大,城市的数量越少,即对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而大量的是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统计模式就是研究城市规模分布的最基本模式,通常用的统计模式包括以下三种:
1.对数正态分布模式
如果城市规模的频率分布是驼峰型且正斜,用对数正态分布比较合适,其形式如下:
Ni=alnpi+b
式中,Ni为城市人口的累积百分比,pi为城市人口规模,a、b为待定参数。
2.帕雷托分布模式
帕雷托模式主要反映高于一定规模以上的城市分布特征,其形式如下:
式中,Ni为城市人口从大至小的累积百分比,Pi为城市人口规模,a、a为参数。
3.顺序——规模分布模式
其形式如下:
式中,ri为城市按人口规模以大至小排列的位序,值即为i;pi为第i位城市的人口;p1为第一位城市的人口规模;q为参数。
当q=1时,上式转化为:
Pi=P1/ri
这时的顺序——规模分布称为顺序——规模定律。
如果q<1,表明城市体系规模分布相对均匀,q越小,城市规模的差异越小;如果q>1,表明城市规模的差异较大,q越大,表明首位城市的规模与其它城市的差异越大。
以上三种模式以不同的方式刻划了城市规模等级分布特征。数学上的推导可以证明三种模式存在着内在联系,通过积分的方法可以从Pi与ri的函数关系,推导出Ni与Pi的关系;反过来,通过微分的方法,可以由Ni与Pi的关系,推导出Pi与ri的关系。研究表明,我国城市规模分布是顺序—规模分布,而与帕雷托模式吻合并不十分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