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经济区划
所谓经济区划,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经济区别是指对经济区的划分;广义的经济区划既包括对经济区的划分,也包括经济区划方法论问题。本章所说的经济区划主要指后者。
一、经济区的性质及其形成与发展
究竟什么是经济区?它有哪些特点?各方面的认识颇不一致。以上海经济区为例,迄今为止已有五、六种提法,如经济体制改革的试行区、加工工业区、外贸出口区、新型产业结构的特色区、新经济政策的试验特区等。甚至同一作者在不同场合,就有不同的提法,主观任意性很大,有必要加以明确。
经济区既不同于自然区,也不同于行政区。自然区是指自然特征基本相似的自然地理单元,如长江三角洲、黄土高原、四川盆地等;行政区尽管名称不一,然而就其实质都是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如我国的省、县、乡等;经济区则不同,它是客观存在的地域经济单元,亦称地域经济综合体。
关于经济区的概念,曾有种种不同的说法。前苏联曾是世界上开展经济区划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最早的国家。早在20年代初,就将全苏划分为21个经济区。在此基础上,对经济区及经济区划的理论问题开展了深入的研究。1921年,俄罗斯区划委员会为经济区下了如下的定义:“经济区是国家的一个特殊的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这种地区由于自然特点、以往的文化积累和居民及其生产活动能力的结合而成为国民经济总锁链中的一个环节。这种经济上完整的原则,再加上地方资源、外来资本有价物、新技术和全国国民经济计划的正确配合,便有可能在以最小的耗费而最充分地利用一切可能性的基础上编制区域经济的发展方案。”这个定义比较具体地表述了经济区的概念,并阐明了经济区的作用,至今为经济区划理论工作所继承。经济地理学家H.H.巴朗斯基在这一概念基础上进一步加以概括,认为经济区(主要指全国的一级经济区)“是具有全苏规模专门化的地域生产综合体”。
我国曾于1958年将全国划分为7个经济协作区,1961年又将华中区与华南区合并成中南区,形成6大经济协作区。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地区间经济联系和协作的加强,党中央、国务院曾提出建立东北经济区、上海经济区等进行试点,但迄今为止,国家主要部门尚未系统地开展经济区划工作,学术界也只是结合其他工作开展一定的研究,所以对经济区的概念有不同的认识也是很自然的。经济地理学界过去对经济区的理解深受前苏联的影响,通常认为经济区是具有全国专业化意义的地域经济综合体(或地域生产综合体)。现在看来这一提法过于笼统。
我们认为,经济区是在商品生产发展过程中客观形成的地域经济单元,是建立在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拥有体现区域优势的地区专门化与具有区域特色的综合发展相结合的地区产业结构,由具有较强凝聚力和辐射力的中心城市(群)及与其紧密联系的腹地范围所组成的不同等级、各具特色的网络型地域经济体系。
由上述关于经济区内涵的理解可以看出,每个经济区都由以下几个要素所构成:①经济中心。每个经济区都拥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经济中心作为全区经济的核心,这种经济中心通常为区内综合性的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也可以是规模相当的城市群。经济中心的规模大小、发展水平和特色,决定着经济区的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及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决定着经济区的腹地范围;②经济联系。经济区的形成是以紧密的经济联系为前提的,一方面,经济区内组成区域经济整体的各个产业部门之间,要建立起彼此有机联系、相互协调促进的产业结构关系;另一方面,组成经济区的各个地区之间,在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基础上,建立起分工协作、横向联系的地域结构关系。经济区内的经济联系表现为各种交通线、动力线及通讯线等所组成的联系网络;③产业结构。每个经济区都具有较为完整的产业结构体系,包括:在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基础上形成的,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承担一定任务的专业化生产部门;为专业化部门提供原、燃料或配套协作的辅助性生产部门;为当地居民提供日常消费品,增加地方财政和税收,但对本区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产生直接影响的自给性生产部门;以及为全区各产业部门和居民服务的基础性生产部门,即包括供电、供水、供热、交通通讯等在内的基础设施。专业化生产部门与这些协作配套、综合发展部门相互联系,从而体现区域特色;④腹地范围。每个经济区都具有一定地理界线,有相当幅员的地域作为其发育、成长的必要场所,既包括在这一区域内的自然资源、劳动力与技术资源、生产性与社会性基础设施等物质要素,也包括各产业部门在空间上的组合与投影,即地域结构。
如前所述,经济区是劳动地域分工的产物。然而,有了劳动地域分工不等于就有经济区,只有当劳动地域分工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形成经济区。在前资本主义时期,生产力水平还很低,交通不便,社会分工比较简单,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商品交换虽有一定的发展,但交换的数量和范围都很小,还没有构成地区间经济上的重要联系与相互依存。到了资本主义,由于商品经济空前活跃,社会分工与劳动地域分工也相继发展起来,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已成为社会上普遍的和主导的现象,地域经济联系的深度和广度也日益加强,于是形成了许多以地区生产专门化为特点的地域经济单元,这才形成了经济区。产业革命以后,大机器工业的建立,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专业分工愈来愈细,劳动地域分工也就愈来愈发达,以至于世界上每个地区、国家在经济上都不能离开其他地区、国家而孤立存在。可见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不但国内各地区之间需要进行合理的劳动地域分工,就是国与国之间亦不可避免。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使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在许多生产领域里,全新的技术和工艺推动了生产力的国际化。在愈来愈多的生产领域里,如果仅仅按照国内市场的容量而生产,已经不能符合规模经济的要求了。在许多工业部门中,一个企业有利可图的最低产量已经不是本国市场所能容纳得了,而是需要到几个甚至几十个国家市场去销售。劳动地域分工从国内扩大到全球范围。
到了社会主义时期,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劳动地域分工的加强,促进经济区的发育、成长;同时,由于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更有利于人们在充分认识经济区形成发展的客观规律基础上,根据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自觉地规划组建各种类型的经济区。实践证明,经济区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合理组织区域经济一种有效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