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组织一堂地理课(3)
三、对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指导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采用符合学生心理特
征和认识规律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
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师生活动有序,课堂
气氛活跃、和谐。
1.组织和指导学生听讲。
组织和指导学生听讲,并不仅仅是使学生老老实实、安安静静地听老师
讲课,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及时领会教师的要求,迅速遵照教师的安排投入各
项活动,并具有较高的积极性。组织和指导学生听讲,除了使用直接指令的
方法,还可以使用间接引导的方法。直接指令比较简单明了,多用于课的起
始。间接引导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既可用于课的起始,又可用于教学环
节的衔接与承转。
(1)直接指令。即由教师向学生直接宣布听讲的要求,并要求学生集中注
意力。直接指令又可分为简单命令式和交代任务式。例如:
简单命令式: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十分重要,大家应该认真听讲,不要做小动
作,思想不要“开小差”。
交代任务式:
师:下面我们要学习东南亚地区的主要国家及其名称和位置。东南亚地
区的国家很多,有十几个国名和首都名称需要同学们当堂记住,并且能指着
地图说明它们的位置。这个任务不轻,但是只要能够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就
一定能完成。让我们比一比,看谁完成的最好。
(2)间接引导。即由教师巧妙地运用导入、提问、讲解、变化等技能,引
导学生将注意力始终集中在教学主题上。间接引导又可分为置疑引思式和变
化媒体式。例如:
置疑引思式:
师:黎明,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太阳从西边落下。这是每个人都习
以为常的自然现象。但是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呢?是地球在转动,
还是太阳在绕着地球转动?这就是下面我们要研究的问题,看谁能找出正确
答案。
变化媒体式:
师:刚才我们在黑板上画出了褶皱和断层。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岩层是怎
样从水平变成弯曲或断裂的,下面我们再放一段录像,请大家注意观看,一
边看一边思考几个问题⋯⋯
2.组织和指导学生观察。
组织和指导学生观察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观察直观感知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形成正确表象,进而展开科学思维,逐步熟练观察技能,培养观
察和思维等能力。组织和指导学生观察时应明确观察的目的,注意全面观察,
进行对比观察,坚持长期观察和加强野外观察。
(1)明确观察的目的。在观察以前,教师要使学生明确观察的对象和目
的,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和步骤,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观察。例如,
观察地图应该先定方向,后查比例尺,再看图例,然后才能阅读其它内容。
(2)注意全面观察。观察对象越复杂越难以形成整体观念,如观察普通地
图时,学生往往从兴趣出发,有的注意地名,有的注意地形,有的注意交通
线,却不善于通过全面观察综合出区域的总体特征。教师要多加引导和示范,
教给学生顺次观察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因素的程序,以及从地图中概括
区域特征的方法。
(3)进行对比观察。进行对比观察可以加深对地理事物的感知和理解。例
如,对五种地形类型的图像进行比较观察,然后结合实地观察进一步感知各
种地形的特征,才能真正区别各种地形类型,仅凭背诵定义是不能奏效的。
(4)坚持长期观察。许多地理现象,如年气温和年降水量的变化,物候等,
都有较长的周期。只有坚持长期观察,才能得出正确结论。坚持长期观察,
不但可以提高观察能力,而且能够锻炼学生的意志和品格。
(5)加强野外观察。野外观察可以直接感知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使学生
的认识过程更为合理,并且利于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应按照教学大纲的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