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这个名字是干流的统称,它在不同河段又有不同的名字。从囊极巴陇到玉树的巴塘河口称为通天河,全长1188公里。再向下2308公里到宜宾,这一段因产沙金而得名为金沙江。在宜宾附近汇集了岷江之后,才称长江。宜宾与宜昌之间1033公里,蜿蜒在四川盆地之内,故又称川江。湖北的枝城到湖南城陵矶一段,长约420公里,因属古代的荆州地区,所以取名为荆江。镇江一带的长江干流又称扬子江,因古代有扬子津和扬子县而得名,现在外国人常用扬子江这一名称泛指整个长江。
从河源到宜昌为长江的上游段,宜昌至湖口为中游段,湖口以下是下游河段。
长江上游河段横跨中国两个地形阶梯,因此具有落差大,水流急,峡谷多,两岸皆高山丘陵等特点。最上游的沱沱河和通天河,因在高原顶部,河流水性温和平静。曲麻莱与宜宾之间,是第一至第二阶梯的过渡地段,地形突变,改变了河流水性,在群山丛岭中咆哮奔腾。金沙江在横断山区像一把锐利的巨斧,把山岩劈开,闪闪发光的江水就像斧刃的亮光,嵌在万丈深谷之中。横断山北高南低,急骤倾斜,金沙江仅在650公里的距离内就下降了1400米,平均1公里跌落2米多。巨大的落差,给于金沙江水千钧之力。发怒的江水拍打着悬崖峭壁,冲击着江中乱石,水花飞溅,声震数里。金沙江横切横断山后,转向东流,但仍在高山峡谷中奔驰。世界上罕见的虎跳峡,就在石鼓以下35公里的地方。峡长约16公里,最窄处仅30米。两岸山峰高出水面2500~3000米,仰望山峡,峰巅穿云天,俯视金沙江,水流似金线。
从江源到宜宾流程3496公里,占全江的1/2以上。但因奔流在高山峡谷之中,流域狭小,面积只占全江的27%。又因地势高寒,降水量较少,因此金沙江水量并不丰富,仅占全江入海水量的15%。
宜宾以后,长江进入四川盆地。四川盆地的周围,环绕着海拔1000米~3000米的高山和高原,盆地底部是低山、丘陵和小块平原混杂。支流从盆地边缘向盆底汇聚,故有“众水会涪万”之说。众多的支流,使长江水量猛增两倍多,浩浩荡荡地进入世界闻名的三峡河段。
长江三峡,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是峡谷宽谷相间的莲藕状河段,长约200公里。三峡河段是从第二地形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地段,巨大的落差,又给了长江劈山凿石的巨大活力。亿万年来,川鄂交界的褶皱带间歇上升,巨量的江水不断下切,终于形成了雄伟险峻的瞿塘峡,幽深秀丽的巫峡和滩多流急的西陵峡。三峡两岸群山齐立,峭壁危崖;峡谷中断壁千仞,一水中流,水为峡束,面窄水深。最狭处不足百米,最深处可达150米以上,洪枯水位变幅60余米,最大流速达每秒8米,真有万马奔腾之势。唐朝诗人李白就以那美妙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来描写这里的动人景色。三峡水流不仅湍急,且迂回曲折。当我们站在船头向前凝视,一会儿大山挡前,好像已无前进之路,但是“湾回别有天”,转眼之间,航船又转入另一段峡谷,真使人目呆心眩!
长江摆脱了峡谷的束缚后,进入天宽地阔的江汉平原。江面豁然开朗,极目远眺,常是一片茫无边际的原野。这里原是战国时楚国的属地,故有“极目楚天舒”一语。地势平坦,水流缓慢,江身屈曲,湖泊罗列,支流集中,水量大增,则是长江中游河段的特点。
在地质构造上江汉平原属于下沉地带,这里分布着广而厚的疏松沉积物,现在的河道就是发育在这些沉积物上。沉积物疏松易冲,利于河弯发育,从而形成了羊肠百转,复盘旋回,素有“九曲回肠”之称的荆江河段。从宜昌到武汉的直线距离仅286公里,盘回的江水,却行程712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