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全球资源经济发展趋势
随着当前世界旧格局的消亡,新的世界经济格局正在酝酿之中,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对世界资源格局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资源配置向全球化发展
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不可分,在各类资源的开发和生产配置方面也在存在着国际分工和协作。资源配置的全球化是在层次上、深度上、广度上更提高一步的国际化。其根本原因是国际经济相互依存关系的日益加深,是多年来生产国际化的必然结果。
1.各国资源配置的范围更加扩大化在世界产业革命的前后,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是以自然资源为对象,人类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的文明与资源的分布地区紧密相联。后来,随着国家经济技术发展,资源范畴日益扩大,经济发展中非自然要素作用的不断加强,世界经济中心的资源配置范围逐步扩大,经济中心与资源的分布地区逐渐脱离。在现在社会,由于经济技术的高度发展,特别是远距离运输费用的大幅度下降,使资源利用的经济半径逐步扩大到国际,扩大到洲际,直至扩大到全球,开发太空资源也并非幻想。
2.国际间资源依赖日益加深资源是当前世界日益加深的国际依赖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世界经济生活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资源的相互依赖关系也由区域性发展为国际化、全球化。一方面地区间、国家间、世界经济集团间和世界经济部门间的的相互依赖与联系更为加强。另一方面世界资源市场的内部结构与层次不断丰富与发展,资源互补由单一的资源贸易型式发展为国际产业分工,资源开发的跨国投资和资源开发管理与科技的国际合作等多种型式。
3.资源生产的专业化向高层化发展
由于世界经济与技术的发展和世界资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资源的开发已由单纯的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资源开发的资金、技术含量不断扩大。加强资源开发的资金与技术投入,完善资源管理体制,是深化资源开发,提高产业经济效益,增强国际资源市场竞争力,保证资源永续开发的重要途径。资源外向型经济已为世界资源丰富类型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部分欧洲与发展中国家的农矿业的发展,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均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国际化的发展有利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将会进一步利用这一形势,通力协作,力求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加快各类资源的流动与配置,实现经济由总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从国际资源贸易的发展来看,根据 1992年世界经济发展报告,1965—1990年发展中国家资源型产品出口贸易额的年增长速度为 2.5%,而发达国家资源型产品进口年增长率仅为 1.0%,这是造成发展中国家资源出口困难重重的根本原因,也是南北矛盾日益激化的焦点。虽然至今发达国家资源进口的总格局并没有改变,但发展中国家经济更依赖于资源出口。从平均数来看,发达国家资源型产品进口的比重平均为 47%,发展中国家为 40%,发达国家似更加依赖于资源进口;但出口则相反,发达国家资源产品出口的国内比重为 25%,而发展中国家则高达 59%。所以,资源配置的国际化,更有利于形成以发达国家为主和资源型产品的买方市场,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
二、资源在经济板块中的地位日趋重要
随着世界经济板块的不断扩大,资源互补在板块内部形成机制中愈来愈重要。以日本、西欧、美国三大消费地区为中心的世界三大经济板块的进一步扩张和发展已不仅是局限于同层次经济国家的联合,而更多地吸纳了众多经济较为落后的国家。其中资源互补因素也是其重要引力之一。
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签署之后,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墨西哥继而加入北美经济板块。墨西哥丰富的石油和矿产资源对美国经济稳定发展无疑有重要意义。
欧洲共同体 12国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 7国建成欧洲经济区后,具有较丰富资源的中欧与东欧各国,有的正在积极申请加入,有的已成为其“联系国”。东欧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和矿产资源如纳入欧洲板块,将大大促进欧洲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欧洲经济效益和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
资源是日本经济的命脉,目前西太平洋经济板块虽未正式宣布建立,但各国,特别是日本与东盟、“四小龙”之间密切的资源与经济联系正在迅速开展,日益紧密。由于资源消费量在日益扩大,西太平洋板块和以资源出口为主的大洋洲板块资源贸易日益密切,并已成为澳大利亚资源出口的最大市场,所以西太平洋板块与大洋洲板块有可能整合,其结果可在内部资源互补中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和更快的经济增长速度。
资源外向型经济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板块形成的动力之一。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中东北非板块,内部没有明显的经济发展中心,很少有资源与产业互补的条件,其经济发展和国际利益都建立在共同的石油资源之上。由于其本身石油资源优势和石油资源在世界经济中的特殊地位,使得板块内各国可协调利益,在世界经济发展中产生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