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活动是经济活动。一国或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主要由其国民经济的产业发育状况来反映,科学技术含量越高的产业在全球经济活动与交流中,就越能占领竞争的制高点。而这一切都包含着一个经济可行性的问题,在全球以市场机制为框架的经济活动与交流中,科学技术在开发利用某种或某类自然资源所具有的先进性、合理性,必须体现在商业
的现实与潜在价值,即需要获得市场的认同。换句话讲,就是为满足人类某种或某类需求时,开发利用某种或某类自然资源所需付出从发现到销售的整个费用与预期获得的利润,是决定科学技术能否应用于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主要因素。
从整个人类的生存发展看,经济可行性已成为当代科学技术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关系中的一个重要中介。许多科学技术成就虽然从理论到实践已经成为生产力,但由于缺乏经济可行性而不能推广和应用而成为现实的生产力,为社会所接受。经济可行性作为中介,具有显著的时空性,且来自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两者自身。在自然资源方面,如果以同一等级的技术去开发利用同一种自然资源,因自然资源所在区位、规模与质量等赋存状况的差异,必然会使开发利用的费用不同,赋存状况良好的自然资源因开发利用条件较好与费用较低,将会被先期开发利用,如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一般顺序是露天煤炭资源先开发,煤质较好的先于较差的先开发,煤层厚、埋藏浅较煤层薄,埋藏深的先开发,距消费地近的较消费地远的先利用。在科学技术方面,如果某种科学技术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技术上是可行的,但实现转换的过程较为复杂,投资过大或投资效益不高,也将难以被广泛推广应用。如太阳能的工业开发利用就较具代表性,人类已经知道地球所截流的阳光总能流每年达 1.78万亿吨标煤。目前为工业利用的主要形式为太阳能干燥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等,利用能量不到辐射量的十万分之一。太阳能辐射能量基本为三种方式,即光—热、光—电和光—化学三种转换,因光一化学转换属非完全可控的能量转换过程,人类主攻方向为前两类,目前大多为光— 热转换过程,光—电转换的推广应用率尚不高,原因在于这种转换过程在其应用领域较其它能源转换成本费用相对更高,如太阳能汽车,太阳能发电等。
四、在资源开发利用进程中科学技术日趋重视环境问题
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存在着正反两个方面。自工业革命以来,虽然人类已取得了重大成就,科学技术使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在种类与规模上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但同时也产生了加速环境恶化的结果,生态环境日趋脆弱,纷纷以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森林资源的过伐、稀有生物的灭绝、工业“三废”等形式表现与反映出来,面对这种状况,一门新的综合性科学——环境科学应运而生,三十多年来蓬勃发展,成就显著。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世界首脑出席的环发大会,成为当代与未来环境问题的里程碑,使环境问题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从 0.028%增加到 0.032%(按体积计算),六十年代后期已开始按至少 0.2%的年速度增加,南极臭氧空洞化、温室效应、酸雨、毒雾已经不是假想,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发展空间和对自然资源尤其是可更新自然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为此,环境治理已成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科学技术上统称为治理与控制污染源技术,大致归纳为工程地质法、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四种类型;同时,也推动了对自然界各种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自然资源的变化与更新规律、预防环境的恶化等的研究与实践进程。
科学技术对环境的治理和污染的控制,已贯穿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全过程,从合理利用和保护性开发自然资源,对自然资源利用过程中的工艺路线改进和全面综合性利用,到污染的净化处理。这样,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进程中,科学技术不仅要具有经济可行性,而且要具有环境可行性。从战略高度看,如果环境可行性程度低,终将转变为经济不可行性,因为环境的日趋恶化必将导致人类生存发展空间的萎缩,自然资源尤其是可更新自然资源的保证程度下降而转变为不可更新自然资源,人类将付出更高的代价开拓生存发展空间和寻求自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