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遗传学的例证
已知不同生物有不同的染色体组型(karyotype),生物种之间染色体组型的类似性程度可反映生物进化的亲缘关系。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携带者,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染色体在数量与结构上的变化无疑在生物种的形成于演变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染色体的变化往往反映其基因的变化(如基因的重新排列),从而造成遗传物质的增加和丢失。染色体在结构与数量上的差异也会造成2个本来很相近的种群间的生殖隔离,而生殖隔离则是物种的分化与新种形成的前提。
一般情况下,一个种群的所有个体的染色体核型基本保持着一致性与稳定性,但同时又是可变的,一致性与稳定性反映了该物种在进化过程中的一定位置。可变性则造成了物种的变异,使进化成为可能。可以说,生物进化是源于染色体进化,而染色体进化是经过一系列的染色体突变(如倒位、易位、断裂、融合、异染质增生等)进行的。
有人研究了大熊猫与一种杂交熊的染色体带型,认为大熊猫从原始食肉类中分化出来的时间早于小熊猫、犬、灵猫和浣熊;有人发现大熊猫的染色体是21对,黑熊与其他熊均为37对,小熊猫为18对,三者的染色体数相差较远,故根据上述二者的研究认为大熊猫应单列一科。稍后有人用分子遗传学方法研究了大熊猫的染色体重组,发现大熊猫染色体可与熊的染色体得到部分重组,而不能与小熊猫和浣熊的重组,因此认为大熊猫的祖先很晚才从古熊类中分出。后又有人研究大熊猫染色体的G带型,发现大多数大熊猫的染色体与熊的染色体相同,均由共同的着丝点将染色体对的头与头连接起来,从而认为大熊猫与熊有共同祖先。
我国对鹿的核型与染色体进化研究表明,鹿科动物进化的主要趋势是南方种类(如黑鹿、泽鹿等)较为古老,表现为染色体数少,而中部与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较多;与此相反,北方种(如麋鹿、驼鹿、马鹿等)较为进化,表现为染色体数多,而中部与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数较少。据此研究认为绝大多数鹿科动物的染色体数的进化趋势及进化机制为通过罗伯逊分裂(即着丝粒分裂)而使2n染色体数由少增多。从哺乳动物的性染色体形式的进化趋势看,低等哺乳动物如原兽亚纲单孔目的鸭嘴兽其性染色体形式为X1X1X2X2—X1X2Y,后兽亚纲中某些有袋类和一些较低等的真兽亚纲动物如食虫目、翼手目以及偶蹄目中较原始的某些小羚羊为XX-XY1Y2,而较高等的哺乳类包括人的为XX—XY。以此对比某些鹿科动物如赤麂和黑麂的染色体数为6~9之间,他们的性染色体为XX—XY1Y2;小麂与毛冠鹿染色体数在46—48之间,性染色体形式为XX-XY。由此可以认为麂亚科中染色体进化趋势与大多数鹿科动物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