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地震预报
研究地震的目的,主要在于掌握地震活动的规律,以便解决地震预报、控制和利用问题。目前主要是企图解决地震预报的问题。
地震预报,又称地震预测,其科学前提是认识地震孕育和发生的物理过程,包括地球介质物理、力学性质的异常变化。但目前人们对地震成因及其发生规律还知道的很少,主要是因为地震是宏观自然界中大规模的地下深层变化过程,不同于在实验室可控条件下单纯进行的样品试验过程,其影响因素不仅过于复杂,而且还可能有人类未知的因素存在。人们目前还不能深入地球内部直接或间接观测其介质的物化状态及其变化过程,而只能做到在地面上进行某些物理量的观测,有时这种观测是不完全或不完善的,甚至也不能确知这种观测的物理量异常变化是否与地震发生真正相关。这就是地震预测研究工作进展缓慢的原因。
目前地震预测研究包括三个方向,即由于地震大部分是发生在地壳中、上层,少数是发生在深入地幔的部位,故认定地震的孕育和发生是属于地质过程,研究地震预测应着重研究地震发生的地质构造特点,这个方向可以称为地震地质方向。另外一个方向是着重地震统计,即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设法得出地震发生的规律,特别是地震发生时间序列的规律,这种根据过去以推测未来的方法,可称为地震统计方向。还有一个方向是搞地震前兆,认为地震过程属于物理过程,观测地球物理场各种参量及其异常变化,可以找到地震发生的征兆。这个方向称为地震物理方向。但上述三个方向或三个方法,都有其片面性,不可能孤立地从某一个方面来求得地震预测的方法,而必须采取综合观测的方法,才可探索出可以利用的规律。
地震预报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地震发生的地点、时间和强度(震级)。地震预报可分为长期预报(预报10年或更长期的地震活动情况)、中期预报(预报数年内的地震活动情况)、短期预报(预报几天到半个月内将要发生的地震)和临震警报(预报24小时或几小时内即将发生的地震)。中长期预报是一种地震形势的估计,可以及早做好战略准备,对于一切工、交、水利设计和建设采取防患于未然的必要措施;而短期预报和临震警报则可及时采取战术上的措施,及早做好防震、抗震工作。现将与地震预报有关的问题简述如下:
一、地震烈度区划
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通常指百年左右)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受地震的最大烈度,称为地震基本烈度。通常对大区域的地震基本烈度进行鉴定,称为地震烈度区划。把这种结果绘制在全国或一个地区的图上,称为地震烈度区划图。实际上,这种图件具有中长期预报的含意,对于部署国民经济计划及各种工程设计,皆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图中若将基本烈度鉴定偏低,一旦遭受强震便会造成重大损失;若将烈度鉴定偏高,则会增加不必要的抗震措施,提高工程造价,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因此,编制全国的或地区性的地震烈度区划图,特别是制作地震危险区划图,对于未来强震可能发生地区的预测,很有实际意义,但又是很不容易的事。一方面要根据大量的可靠的地质资料,一方面要对历史地震进行分析。
(一)地震地质构造分析
1.强震多发生于活动性断裂构造上 搞清地质构造,特别是断裂构造是进行地震烈度区划的重要基础。日本神户于1995年1月17日发生7.2级大地震,据考察认为是由淡路岛北部的野岛断层和须磨断层发生活动造成的。因此,地震地质工作主要着眼于活动断裂构造,特别要注意活动断裂的一定部位。我国自古迄今已记录到17次8级以上的大地震,均发生在延伸规模为数百千米的强烈活动的深断裂带上。我国大陆地区6级以上地震也大都发生在新生代特别是第四纪活动断裂构造上。断裂构造的下述部位和地震的关系尤为密切。
(1)活动断裂带曲折最突出的部位(简称拐点) 在拐点外侧,地应力最易集中,引起地震。如云南通海、建水、石屏一带,正好位于弧形断裂拐弯处,地震非常密集。
(2)活动断裂带的两端(简称端点) 端点是应力比较集中和促使断裂继续发展的最有利部位,容易发生地震。例如,甘孜-康定鲜水河断裂带,全长300km,强烈地震往返“跳动”于从西北到东南两端之间。
(3)两条活动断裂带会而不交的地方(简称交叉点) 在这样部位,应力最易集中,常发生大地震。1668年山东莒县-郯城8.5级地震,1679年北京平谷马坊8级地震,以及河北唐山地震等,都与这种交叉部位有关。
(4)活动断裂带的中断部位(简称闭锁段)这里也是应力容易集中和发生地震的地方。
2.强震常发生在新生代形成的或有继承性活动的断陷盆地内 这种盆地的一侧或两侧常为活动性断裂所控制,在盆地深、陡的一侧活动性断裂的断距最大的部位,特别容易发生地震。这样的地段往往是第四纪或现代沉降中心,沉积厚度也最大。从地貌看往往表现为最低洼的或河流通过的地段。1556年陕西华县大地震、1966年河北邢台地震等就是发生在这样的部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