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土地利用与土地退化
(1)不适当土地利用加速土壤侵蚀
土壤侵蚀是指在风或水流作用下土壤被侵蚀、搬运和沉积的整个过程。在自然状态下,纯粹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侵蚀过程速度非常缓慢,表现很不明显,常与土壤形成过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坡地还能保存完好的土壤剖面。这种侵蚀称为自然侵蚀,也称地质侵蚀。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特别是当人类严重地破坏坡地上的植被后,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侵蚀破坏和土地物质的移动、流失就会扩大和加速。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作为环境问题的土壤侵蚀。土壤侵蚀分风蚀和水蚀两种。
①风蚀 以风力为动力的土壤侵蚀现象,是在地表缺乏植被覆盖,在土质疏松和土层干燥的情况下,由风速达4~5m/s的起沙风吹拂地面的结果。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起沙风具有吹蚀原有地形和土壤,使尘沙向远处蔓延的双重作用。其结果不仅毁坏土壤,而且出现风蚀洼地,被吹运的土壤将在一定的地区重新沉降,掩埋河道、湖泊和农田,从而降低土壤肥力。
由滥垦草原引起的土壤风蚀,美国在30年代,前苏联在60年代都曾发生过,这就是震惊世界的“黑风暴事件”。风过之处,由草原开垦而成的耕地表土被刮去一层,集结成大片尘云,造成尘暴危害。
②水蚀(水土流失) 以水为动力的土壤侵蚀现象(即水土流失)在我国土质松软、暴雨集中的黄土高原地区和南方丘陵地区最为严重。其发展过程一般是的全面破坏。面蚀是指被雨水打散的土粒随地表细微径流均匀地流失,主要发生在丘陵山岗顶部,径流尚未集中的地段。长期面蚀的结果使表层肥沃细土粒被冲走,土壤变薄,质地变粗,土壤肥力显著下降。沟蚀不仅冲走分散的细土粒,同时也冲走粗土粒和小土块。沟蚀使地面支离破碎,使耕地面积大大减少,给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都带来很大困难。
水土流失是使我国土地资源遭受破坏最严重的过程之一。据1980年估计,我国水土流失面积约150×104km2,占全国土地面积的六分之一左右。全国每年流失的土壤达50×108t。其中最严重的水土流失是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之所以严重,既有自然原因,也有社会原因。自然原因是,黄土本身是疏散沉积物,缺乏有机质,抗侵蚀能力很低。且黄土的垂直节理发育,易发生崩塌。另外,黄土地区降雨集中,降水强度大,更助长了侵蚀。人为因素是,无限制地开垦放牧,毁林挖草,使地面失去保护。
我国亚热带地区山地丘陵面积占70%左右,植被破坏后,在大雨条件下极易引起侵蚀。四川盆地的丘陵和秦巴山地等属于强度侵蚀区,平均侵蚀模数为8500t/km2·a。中度侵蚀区包括湘西、川鄂山地丘陵等平均侵蚀模数为6500t/km2·a。轻度侵蚀区包括淮阴山地丘陵、五岭山地丘陵等,平均侵蚀模数为3000t/km2·a。
(2)土地荒漠化
世界各大洲约有1/3以上的土地处于干旱区。干旱区的土地大部分为各种类型的荒漠,其中主要是沙质荒漠,即沙漠。许多沙漠是在当地不利的气候条件下加上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形成的。据历史地理资料,印度半岛的塔尔沙漠是在当地气候条件下由人为破坏了植被而形成的。我国西北也有这样形成的大片沙漠。如内蒙古伊克昭盟南部和陕西省北部的毛乌素沙漠,至少在唐朝还是水草丰满的地区,后来才就地起沙。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内部及周围,曾经分布过很多绿洲(例如,汉晋时期著名的楼兰古国),现在都被流沙覆盖了。
目前,地球上沙漠及荒漠化土地面积共4560.8×104km2,占地球上土地面积的35%,威胁到全球15%的人口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荒漠化正威胁着可利用的土地,成为当今时代的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北方,荒漠化土地面积共达3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历史时期形成的荒漠化土地面积为12×104km2,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48.2%。这些荒漠化土地共影响到12个省(区)的212个县(旗)的近3500万人口,威胁到将近66×105hm2的草场和耕地。初步调查资料表明,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的荒漠化土地平均每年扩大1000km2,特别是在半干旱地带的农牧交错地区最为显著。我国北方地区的荒漠化土地的发展过程有两种类型:一是风力作用下沙漠中沙丘的前移,造成沙漠边缘土地的丧失,如塔里木盆地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及阿拉善东部一些沙漠边缘的地区均属此种情况。二是由于强度土地利用破坏了原有的脆弱的生态平衡,使原非荒漠地区出现类似荒漠的景观,如过度农垦、过度放牧、过度樵柴,水资源利用不当和工交建设破坏植被引起的荒漠化。表11-1列举我国北部地区不同成因类型荒漠化土地所占的比例,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不当的人为活动是现代荒漠化土地的主要原因。在一些生态平衡脆弱的地区,土地支持人口生存的能力很弱,使由于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引起的荒漠化土地在这些地区迅速蔓延。
(3)灌溉与土壤次生盐渍化
一般把表层含有0.6%~2.0%以上易溶盐的土壤称为盐土。土壤盐渍化严重时,植物,尤其是作物很难成活。盐渍土的生成有一定的自然条件基础,即在干旱气候条件下的低洼地区地下水位埋藏不深的地方可以形成。在这种条件下,地下水可通过毛管上升强烈蒸发。水被蒸发了,水中所含的盐分便沉淀析出,堆积于土壤中。人类的灌溉活动对盐渍土的生成有很大影响。正确的灌溉方式可以达到改良盐渍土的目的。反之,不正确的灌溉(灌溉水量过大,只灌不排,灌溉水水质不好等)可以导致潜水位提高,引起土壤盐渍化。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农业技术措施而发生的盐渍化被称为次生盐渍化。土壤次生盐渍化是干旱区土地资源农业利用中最易产生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
最早的人类文明发源于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平原,即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现在伊拉克境内。美索不达米亚可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灌溉农业区。但6千年前人类管理的最后结果,并没有把这里变成最肥沃的土地。相反地,在缺少排水条件的情况下,美索不达米亚的地下水位开始升高,水渠渗漏和周期性的洪水也提高了地下水位。当地下水通过土壤毛管被蒸发时,就在地表留下一层薄薄的盐。历史最悠久的灌溉实践彻底破坏了这里的土壤,至今没有复原。作为世界四大古文明发源地的印度河平原曾是世界上最大的灌溉农业地区,但水涝和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造成重大损失,又一个灿烂的古代文明衰落了。
土壤次生盐渍化使世界上大约30个国家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我国由于在一些地区施行不合理的灌溉,也造成了大面积的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早在50年代末,冀、鲁、豫三省次生盐渍化的土地而积就曾扩大到396×104hm2。内蒙古后套区1954年盐渍化的土地只占灌溉土地面积11%~15%,1963年增至22%,1964年又增为31%,1973年增加到58%,新疆土壤次生盐渍化合计已占耕地面积的1/3以上,可见问题的严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