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出龙门,便豁然开朗。其下,它东纳第二条大支流——汾河,西接第一条大支流——渭河。到潼关,南下的黄河因受阻于华山山地而急转东向,顺着中条山脉与崤山之间进入豫西峡谷。峡之西有“关门扼九州”,“飞马不能逾”的潼关,东有“崤函之固”的函谷关。函谷关北有大河之绝,南有崤山之险,是关中与中原地区交通孔道,也是数千年来兵家必争之地。如今陇海铁路横穿东西,昔日险关已成坦途。三门峡是豫西峡谷的最后一峡。因河中有鬼岛和神岛耸立,把河水分成三股夺门而流,故称三门峡。其下,又有石柱突兀河心,拔起水面20多米,任凭狂涛怒浪的冲击而巍然不动,这就是有名的“中流砥柱”。以“中流砥柱”为特色的三门峡壮丽景观使历代文人墨客为之倾倒,成为志士仁人激励心志的景观。唐太宗李世民曾为之题刻《砥柱山铭》:“仰临砥柱,北望龙门,茫茫禹迹,浩浩长春。”赞美了黄河的壮丽图景。
今天,一条大坝横卧于鬼岛、神岛和人门岛上,揽三门于一坝,天险成平湖,并为发电灌溉和防洪发挥了作用。
黄河出郑州西北的桃花峪,便进入大平原,揭开了下游景观的序幕。在郑州黄河游览区,登上邙岭的极目阁,远眺黄水东流,金光洪涛,浩浩淼淼,直连天际,壮阔无比,方显出黄河博大气度。《大河赋》说:“览百川之弘壮,莫尚美于黄河。”不过,观黄河须在夏季,冬季则水量很小,难以领略其风姿。
黄河上源本是一条清净的河流,自从进入黄土高原以后,由于水土流失,含沙量不断增加,逐渐变成黄色的河流。当它到三门峡时,含沙量达到顶点。据水文站测定黄河平均每年经过三门峡的泥沙达16亿吨,平均每立方米水中含沙量37.7公斤。含沙量最多时,每立方米水中,就有746公斤,简直成了泥浆!据估算,平均每年约有12亿吨泥沙送出河口填海,约有4亿吨沉积在河道中,因而河床逐年增高,当河床高于地面时,河流就自然改道。为防黄河改道之害,自古以来,筑堤拦水,水高堤高,河道成了高出地面的“悬河”。现在的黄河河床,一般比堤外平地高出三—五米,比开封铁塔地面要高出七米多。远望河中船只,似在空中航行。黄河一旦决堤,北可淹到天津,南可波及淮河与长江。据记载,从公元前602年到1938年的2540年中,黄河决溢次数多达1590次,史称“黄河三年两决口”,其中重大改道26次,大型迁涉改道七次。以入海口为例:公元前602年黄河从天津入海,公元11年,于山东现黄河道入海,公元1048年在山东与河北接壤处入海。公元1194年、1494年于淮河入海,1855年于现黄河道入海,1938年于淮河入海。每次决口、改道都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惨重损失。1938年抗日战争期间,蒋介石为了掩护国民党军队败退,竟下令扒开花园口黄河大堤,使黄河洪水吞没了豫、皖、苏三省44县市89万人的生命。
解放后,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对黄河进行了全面考察研究、规划和整治,在黄河干流和支流上修建了大批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及成千上万个小型工程,在中上游开展水土保持工作。40多年来黄河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从未发生决口之类的灾害,在黄河历史上创造了新纪录。
黄河功过,自古以来就有不同评说。然而纵观黄河历史,便可清楚地看到,改造黄河历来是中华民族的重任。
从古地理的角度看,300多万年来,黄河填海造陆,为中原大地和华北大平原的形成,起到了主要作用。直到今天,它一方面侵蚀黄土高原,另一方面又以每年填海造陆28平方公里的惊人速度向渤海挺进!解放后几十年来,已填出1000多平方公里的肥田沃地。现已成为欣欣向荣的农场和胜利油田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人类历史来看,黄河流域大约80万年以来,“蓝田猿人”、“丁村人”、“河套人”就劳动生息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创造了旧石器文化。从两千多处原始村落遗址来看,新石器时代,我们祖先就广泛地在黄土高原过着定居的农业生活。根据文字记载,从殷商到北宋,黄河流域一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十一朝古都西安、九朝古都洛阳和七朝古都开封都在这里。至于在这块土地上所创造的科学、文化、艺术成就那就不胜枚举了。人们称赞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华夏人民的母亲,它是当之无愧的。黄河的功劳不可磨灭,而且现在继续哺育着一亿多人民,并以它所蕴藏的丰富资源服务于四化建设。今天,黄河子孙应当科学地按照黄河流域自然规律,继往开来,发扬优势,防治灾害,恢复植被,维护生态平衡,为中华民族复兴、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