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71年的因子结构中保留了第1、2和6号因子,但因子的重要性发生了变化。在1961年的第一个因子,即高收入海外人士,在1971年退居第三位,而被两个新因子,即高收入非广东人士和低收入蓝领工人所取代。在1961年的因子中,老年工人、年青移民和种族等三个因子在1971年中消失。这反映了年老者在1971年无需再从事工作,社会照顾较好。60年代移民多,他们到达香港后常常同乡同里聚居一起,到了70年代,随着政府安置工作顺利进行,将大部分人口迁移和分散在各区的公共屋村,故年青移民和种族因子为公共屋村因子所代替。性别因子还保留,反映香港在男女平等方面仍然有问题。
收入状况对香港社会结构,进而对土地利用影响很大。作者进一步进行了聚类分析,通过联系树把性质相似的地域单位聚集成社会区,结果把27个人口统计地域单位组合成五个生态人口统计区,它们是:
(l)高级居住区。主要包括山顶、半山和九龙塘,居住在这里的都是高收入的海外人士,中国及非中国籍的专业人员、富商。
(2)商业和中级居住混杂区。包括中环、大坑、北角和尖沙咀。中环是中心商业区,尖沙咀是中心商业区的延伸,大坑和北角是新的商业区,发展了一些中高级的住宅区。
(3)旧的蓝领和白领人居住带。包括上环、西环、湾仔、油麻地、望角等,是历史上中国商人兴办的商业和仓库地带,是商业、居住混杂区。
(4)城乡边缘地带。包括湾仔、南区、筲箕湾、何文田、牛头角、荃湾等,土地利用以小型农业、渔业、工业、居住及其它非居住用地为主。
(5)农业区。包括其它农业区及大埔等新城。
分析这两年的生态人口统计区的变化,虽然五个分区不变,但在空间分布上略有变化。城市生态结构由1961年的扇形类型向1971年的多核心类型转化,并且社会经济、家庭、种族和房屋状况的重要性有所增加。具体表现在高收入的高级住宅区已由以前的西环、石塘咀等地迁往半山区,九龙半岛的高级住宅区则仍在九龙塘。商业和中级居住混杂区,在九龙半岛仍维持在尖沙咀、红磡、土瓜湾、启德等;香港岛方面因中环商业发展,住宅渐渐改建成商业建筑。旧的蓝领和白领人士居住带因人口膨胀,渐渐向外围扩展。变化最厉害的是政府办公大楼纷纷在城市边缘兴建。
本质上,因子生态分析法毋须作任何假设,而是纯粹的归纳。但是亦可以借用史域奇及贝尔的假说,以检验归纳的结果。
表11-1 香港因子载荷量表
因子生态分析最大的用处,是可以分析一个城市不同时期的社区,以查明各时期社会空间结构因素是否转变,这对城市的管理和规划有一定的意义。如经过分析确定某一因子(如房屋类型或种族)为该阶段的支配性因子,那么,就可拟定相应的政策(如各类型房屋的供应和防止种族歧视)等,减少社会空间的分割和促进融合。
我们曾对广州进行社会区分析,结果证明,社会主义国家的城市也存在社会区,但其影响因素既不是种族隔离,也不是经济收入的高低,而主要是历史因素和现时的土地功能布局及分房制度。前者说明历史上形成的社会区短期内是不可能改变的;后者一方面说明单位建房和按单位分配房屋的制度是我国现阶段城市社会区形成的制约因素,另一方面也说明部门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在形成社会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社会区不是自发形成的,而往往是由规划决策机关决定的,因而人们选择住房的自由度不大。一个单位可能既有干部,也有工人,还有知识分子。虽然他们的兴趣、生活习惯、经济收入不同,但因按单位分配住房,他们必须住在一起,其特征取决于本单位以哪类职工为主。
目前我国正在推行城市住宅改革,逐步实现住房商品化。可以预料,经济收入状况在社会区形成中将会起重要作用,职业构成的作用也将会继续强化。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按单位建房、单位购房、单位分房的政策仍将在社会区形成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广州社会区的分析不仅揭示了社会主义城市也存在社会区及其形成的机制,而且为城市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规划部门可根据社会区分析结果,采取措施在人口密集、功能混杂的旧城区降低密度,改善环境,以减少或缓和因各社会区之间差异太大而带来的矛盾。根据各区特点布置不同的公共福利设施,以满足不同的要求。由此,我们认为,在我国城市进行社会区分析不仅具有丰富和发展城市地理学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丰富城市规划内容,提高城市规划水平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