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以上子城与罗城的范围来看,唐中晚期的扬州城应是“北抱雷陂,西据蜀冈,东临黄金坝,南界今城南运河”。子城为曲尺形,罗城则略似南北长、东西狭的长方形。但因唐中后期坊市向城外不规则的扩展,故文献对扬州城垣周长的记载多有分歧。日僧园仁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称:“扬州南北十一里,东西七里,周四十里”;北宋沈括曾在扬州任司理参军,在所著的《梦溪补笔谈》中云:“扬州在唐时最为富盛,旧城(唐城)南北十五里一百一十步,东西七里三十步”;南宋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又称:“……其城即今宝祐城,周三十六里”,当包括宋大城及夹城。以上记载,略有差异。据李廷先推测,产生差异的原因,是因为唐扬州城在文宗开成元年(838年)之后又向南水门外发展的缘故。则园仁、沈括的记载当为高骈在乾符元年(879年)扩城后的扬州城。由此可见,唐扬州城繁盛无比,“坊市半长安”,建成区面积达18平方千米以上。不管怎么说,新修的商业罗城,其形状则为南北向的长方形,与蜀冈上的子城相比,则方向相反,由东西长变成了南北长。当然,这是为了使城市更加靠近长江,进一步发挥长江航运的优势。
五代宋元时期,随着扬州城市的盛衰,城区的范围不断变迁,形状也随之改易。
周世宗于显德五年(958年)进驻扬州,命韩令坤重修扬州城。韩令坤认为南唐未平,扬州为前沿阵地,城大虚旷难守,于是在故城东南隅筑小城,即“周小城”。它与宋、元的大城位置和范围大致相当,北界大约在今小金山至高桥一线,西、东、南界与明清的扬州城一致,其形状仍为南北向的长方形。这时的扬州城已完全移至蜀冈下平原地带。
960年,淮南节度使李重进镇守扬州,“复葺旧南半为城”,城周十二里。即把扬州城缩小到原周小城的南半部分,其北界横穿今扬州市区,使扬州城变成了东西向的长方形。
北宋时扬州蜀冈上的子城已完全废弃不用,城区已全部转移到蜀冈下的平原上。
南宋建炎初年,命吕颐浩缮修城池。次年又命扬州浚湟修城。乾道三年(1167年)又再修,宋大城至此全部建成。城周长2280丈(约合15里)。其北濠即今漕河,北界大致在长春桥、凤凰桥、高桥一线,西墙以保障河为界,至虹桥附近南折,与明清扬州城西界重合;东界和南界为今之古运河。
淳熙二年(1175年),知州郭棣以为宋大城地势卑渫,不易据守,而蜀冈上的汉唐故城据蜀冈“凭高临下,四面险固”,可防范来侵的金兵。于是在蜀冈废弃的古城遗址上重新建城,与宋大城南北对峙,以备战争需要。他在冈上所建之城称“堡城”或“堡砦城”,后又称“宝祐城”。同时,他还在两城之间,筑土夹城二里,疏两濠,以使缓急足以转饷。从而形成蜀冈上堡城,冈下夹城,大城三城高低错落,上下相互呼应的军事城池格局。其中堡城依唐故城遗址所建,当与唐衙城的范围一致。
宋三城并没有全部包括唐子城和罗城,故形状也就不同。蜀冈上堡城既然依唐子城而建,其形状应与唐子城相似。而蜀冈下的夹城和大城,则为一大一小两个南北向的长方形。当然蜀冈上的堡城还有多次变迁,但始终是军事堡寨,谈不上有多少建筑物。
扬州历经宋金对峙和元、明争战之后,城邑荒芜,民多流亡,朱元璋取得扬州时,“按籍城中,仅余十八家”。佥院张德林在1357年奉命筑城,他以旧城虚旷难守,乃截元扬州城西南隅筑而守之。城周1751丈5尺,高2丈5尺,上阔1丈5尺,下阔2丈5尺。明初所以在宋大城西南角筑新城,是因为宋大城之西有南北向的市河相通,就近河道筑城,既便于用水,又有利交通运输。而且西部地势稍高于东部,便于布置衙署。张德林所筑之城,后又称“旧城”,其北界在今外城河一线,东界为今小秦淮,西、南界与宋大城一致。其形状为南北向的长方形。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倭寇犯扬,“外城萧条,百八十家遭焚劫者”。为确保安全,知府石茂华于旧城外环河增筑新城,又称“东城”或“石城”。它位于宋大城东南隅。东、南、北三面城周长约八里有余,计1542丈,有7门,它的东南与南面以运河为城濠,北面挖濠与旧城濠及运河相通,西面与旧城共用一道城墙。城为砖砌。新旧两城连为一体,总长为17.5里,东西长约4.4里,南北宽4里,扬州城又成为东西向的长方形,城区面积约5平方千米左右。
清扬州城沿袭明城之旧,仅于旧城南门(安江门)外增筑了一段城墙,设置了通江门。民国初年于新城之南增设了福运门。1916年,为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拆除了新旧城之间的隔墙和大、小东门。1951年,拆除了全部城墙,改建环城马路,扬州城墙不复存在。
自唐代以后,扬州城区的空间变迁最为频繁,但城市的形状则以南北向或东西向的长方形为主。这是由于蜀冈之下的长江冲积平原十分平坦,城区向东西或南北发展均比较有利,加之运河的走向也多为东西,南北向,故城市的形状就以东西向长方形或南北向长方形为主。
今天的扬州市区已远远超出旧城区,向四周发展。由于京杭大运河在东,长江在南,市区主要向东、向南发展,使扬州城也变成不规则形。为了争取更大的地理空间,扬州市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主要在城的西、北方向,使未来的扬州城成为东南、西北大发展的不规则形。
首都、省、府州城,随着城区的扩展多为不规则形,几乎成为普遍的规律。实际上县城也有类似的情况,只是由于经济实力有限,不如上述城市变化剧烈和明显罢了。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各个县城都有自己的新建成区,使古老的县城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形状也成为不规则形。例证俯拾即得,不胜枚举。
加载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