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我国城市的平面布局

时间:2012-06-30  归属:全国城市历史地理
  中国的城址都是经过精心选择以后才建城的,而大多数城市的平面布局也是经过了专门规划,因此,显得整齐大方,宏伟壮观。所谓平面布局,就是指城市总体结构的不同分区,即各个不同职能区之间的比例大小,占地多少,也就是一个城市的平面形态。城墙圈定的区域也就是城市的总面积,对这一总面积划分成不同性质的小区,以显示城市各个职能区占地的多少和具体位置,也就是城市的平面布局。近代城市突破城墙的限制,不断向郊区扩展,但仍要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平面图,使城市的平面布局井井有序,有计划地向前发展。城市的平面布局是城市的整体形象,对指导城市的顺利发展有重大意义,绝不能随意布局,制约城市的发展。

  1.中国著名都城的平面布局

  在中国历史上建过都的城市以数百计,但著名都城却屈指可数,现在有所谓六大古都与七大古都之争,但多数人认为应以六大古都相称为宜,因为它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事实。直到现在,《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电台的对外宣传中,仍以六大古都相称。为了叙述方便,下面按历史顺序分别介绍在西安、洛阳、南京、开封、杭州和北京等地区建都时期著名朝代的都城布局,可以代表中国都城平面布局的总特点和基本趋势。

  (1)周丰镐

  西周的丰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宏大、布局整齐的城市,位于西安西南沣河的两岸,丰京在西,镐京在东。具体来说,丰京在沣河西岸的马王镇一带,镐京在沣河东岸的斗门镇一带。尽管经过考古发掘,尚未发现丰镐的城墙,但丰京和镐京的具体范围已经确定,证明丰、镐二京相距甚近,实际上一桥相通,是一个城市的两个不同功能的分区,完全可以以丰镐相称。

  关于丰镐的平面布局,虽然考古上尚未证实,但文献记载的却十分具体,可以看作是对中国城市平面布局的最早、最完整的记载,有非常重大的历史意义,因为它一直指导着中国都城的平面布局,被视作中国都城平面布局的经典。这就是《周礼·考工记》。关于《周礼》的成书时代,一般认为在战国,但这并不否认它记载了西周以来最完整的典章制度,开创了中国典章制度的先河。《考工记》说:“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这里的国也就是国都。它是一座方形的城,即方方九里之城。其总体布局为城的每面有3个城门,即都城12门。有南北向的街道9条,东西向的街道9条,即九经九纬。也就是说,通向每个城门的有3条平行的街道,构成左出右入,车从中央的街道格局。经涂9轨,指经纬之途皆“容方九轨,轨谓辙广……凡八尺……积七十二尺,则此涂十二步也”。一步按1.4米计,则每条街道的宽度为16米左右,也是相当宽畅的。左祖右社,指祖庙建在东边,社稷坛建在西边,左右对称。面朝后市,指朝廷要建在王宫南面,或指宫殿大门向南,市场要建在王宫北面,即朝廷在前,市场在后。市朝一夫,指市场的大小如一夫之地,即方百步,东西、南北各长140米左右。由此证明,周代对市场的设置已极为重视,划出一定区域作为交易市场,面积达0.02平方千米左右。据说这种布局是最理想的制度,即“左者人道所亲,故立祖庙于王宫之左;右者地道所尊,故立国社于王宫之右;朝者义之所在,必面而向之,故立朝于王宫之南;市者利之所在,必后而背之,故立市于王宫之北”。除上述街道、祖庙、社稷坛、王宫、市场外,其余的地区应该就是居民区。对居民区如何称呼,怎样划分,《周礼》并未提及。按照方形城市的惯例和周原考古所挖掘的早周的房屋遗址看,应该是方形的小区,可能以里相称,因为闾里是中国人居住区的最早称谓。《说文解字》:“闾,里门也,从门,吕声。《周礼》,五家为比,五比为闾。闾,侣也,二十五家相群侣也。”就是指居住单元而言。秦末,二世尽发“闾左”,以戍渔阳,汉长安城的居住区以闾里相称,都可以证明这一点。司马贞《索隐》,闾左,谓居闾里之左也,可见闾里是最早的居住区的名称。

  丰镐的平面布局是否如此整齐,还有待于考古发掘来证实。不过,从东周王城的平面布局和后来中国都城总体布局的特点看,《周礼》的记载应该是可信的。东周王城遗址位于洛阳市中州路王城公园一带,南临洛河,西跨涧河(古名谷水),呈不规则方形。城西南部地势较高,可能为宫殿区,其总体布局与齐国首都临淄比较接近。也就是说宫殿位于西南,市场、手工业和居民区都在全城的北部,符合“面朝后市”的原则。西汉长安城、元明清的北京城也都是“面朝后市”,尤其是元代的大都城,就是完全按照《周礼》的原则设计的,证明《周礼》记载的中国古代城市平面布局的原则影响十分深远。事实上,丰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规模宏大、布局整齐的大城市,开创了中国城市平面布局方整、宽畅、宏伟的先河,树立了中国城市平面布局的总规制,一直是后来城市总体布局的楷模。

  (2)秦咸阳

  咸阳是秦国和秦王朝的都城,位于今咸阳市东15千米的窑店镇、长陵车站和萧家村车站一带,遗址清晰可辨。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作为咸阳,筑冀阙,秦徙都之”。经过秦惠文王和秦始皇时代的迅速扩建,咸阳的范围不断扩大,终于成为横跨渭河南北的大城市。秦咸阳最初圈定的范围就在今窑店镇一带,如何布局不得而知。秦惠文王时“新作宫室,南临渭,北逾泾”,咸阳的范围仍在渭北的泾、渭之间。总体布局可能仍依当初成规,只是修建了不少新宫殿。到了秦始皇时代,咸阳已横跨渭河南北,除在咸阳原上兴修了“六国”宫殿外,还在渭河以南陆续修建了阿房、章台、兴乐、信宫,以及诸庙等,形成了一个新的、庞大的宫殿建筑群。经过考古发掘,这时的咸阳,除渭南部分外,渭北的平面布局是宫殿主要屹立于咸阳原上,原下主要为手工业区、市场区和居民区。原上的宫殿区,西起毛王沟,东至柏家咀,东西长达6千米,建筑遗址鳞次栉比,显然是庞大的宫殿建筑群。已经发掘的一号宫殿主体建筑遗址,由殿堂、过厅、居室、浴室、回廊、仓房和窖穴等部分组成。在宫殿区以西还有墓葬区和冶炼中心等。原下主要为居民区和手工业区,长陵车站、长兴村、店上村一带就是居民区住宅和制陶作坊集中的所在,秦代文化层厚达2米左右。居住区划分为里,咸阳遗址出土陶文中仅咸亭下的里名就有33个之多,像阳里、屈里、蒲里、安阳里、泾里等。至于各个里的具体位置已难确指。咸阳的市场分布在原下,与《周礼》的“面朝后市”恰好相反,这应该是因地制宜规划布局的结果。咸阳市场的具体位置,由于尚无出土遗物,无法断定,但咸阳有市场却毫无问题。吕不韦就把《吕氏春秋》公布于“咸阳市门”,秦公子十二人被“戮死于咸阳市”,丞相李斯被“腰斩于咸阳市”,都可证明咸阳有市。咸阳的市场可能有多处,直市在渭桥北,秦文公造。另外还有平市、奴市、军市等,或者统一叫作咸阳市。由于尚未发掘出秦咸阳完整的城墙和城门,街道格局也无从知晓。现在仅在咸阳原上发现一条东西向街道,宽达50米,可能是通向东西城门的干道。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我国城市中国城市中国城市的平面布局
  • 上一篇:我国城市的水源
  • 下一篇:我国城市的规模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