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内容(5)

时间:2010-01-29  归属:环境保护概论
  四、生态平衡

  在任何一个正常的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总是不断地进行着,但在一定的时期内,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都保持着一种相对的平衡状态,也就是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较长时期地保持稳定,这种平衡状态就叫做生态平衡。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平衡还表现为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相对稳定。

生态平衡是动态的平衡,不是静止的平衡。系统内部的因素和外界因素的变化,尤其是人为的因素,都可能对系统发生影响,引起系统的改变,甚至破坏系统的平衡,所以,平衡是暂时的、相对的,不平衡是永久的、绝对的。

生态系统之所以能够保持相对的平衡状态,主要是由于其内部具有自动调节的能力。对污染物质来说,也就是环境的自净能力。当系统的某一部分出现了机能的异常,就可能被不同部分的调节所抵销。系统的组成成分越多样,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途径越复杂,其调节能力也越强。相反,成分越单调,结构愈简单,其调节能力也愈小。但是,一个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再强,也是有一定限度的,超出了这个限度,调节就不能再起作用,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

生态平衡的破坏,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自然原因主要指自然界发生的异常变化,由这类原因引起的生态平衡的破坏称为第一环境问题。如火山爆发、山崩、海啸、水旱灾害、地震、台风、流行病等等,都会使生态平衡遭受破坏。人为因素主要指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工农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等,由这些原因引起的生态平衡的破坏,称为第二环境问题。

由于自然原因引起的生态平衡破坏的事例很多。例如,秘鲁海面每隔六、七年就会发生一次海洋变异的现象,结果使一种来自寒流系的鳀鱼大量死亡。大量鱼群死亡,使吃鱼的海鸟失去了食物,造成海鸟的大批死亡。1965年发生死鱼事件时,使一千二百多万只海鸟饿死。海鸟大批死亡,鸟粪锐减,当地农民又以鸟粪为主要农田肥料,结果,由于失去了肥源,农业生产也遭受极大损失。

人为因素引起生态平衡的破坏,问题也是十分严重的。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生物种类成分的改变,当人类有意或无意地使生态系统中的某一种生物消失,或引进某一种生物,都有可能影响整个生态系统。如在澳大利亚的草原上引进欧洲野兔,结果野兔成灾,使局部草原生态系统被破坏;二是环境因素的改变,这也是第二环境问题的主要方面。工农业迅速发展,产生大量的污染物质,进入环境后,使生态系统的环境因素发生了改变,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甚至破坏生态平衡。如含有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污水进入水体后,由于营养成分的增加,水中藻类会迅速繁殖。大量藻类的出现,又会使水中的溶解氧大量消耗,水中的鱼类等动物就会因氧气的缺乏而死亡。这种环境因素的改变,使生态平衡遭受破坏的事例,是屡见不鲜的;第三是信息系统的破坏。在生态系统中,某些动物在生殖时期,雌性个体会排出一种性激素,靠这种性激素引诱雄性个体,完成配偶,繁衍后代。当人们排放到环境中的某些污染物质,如果与某一种动物排放的性激素作用,使其丧失了引诱雄性个体的作用时,就会破坏了这种动物的繁殖,改变生物种群的组成,使生态平衡受到影响,甚而遭到破坏。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研究基本内容生态学
  • 上一篇: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 下一篇: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