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给学生,使之变成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就不能只是将课本知识“搬家”,
而必须有所创造。这种创造性主要表现在:
1.将教材内容进行加工改造
(1)变抽象为形象。有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是学生无法直接感知的,虽然
通过课本、图象可以达到某种程度的了解,但印象不深,这时教师就要运用
形象化的事例,生动的语言进行教学。不少教师注意利用民谣、民谚、文艺
作品中的有关描写及日常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进行讲述或类比,有理有据,有
血有肉,达到了较好的效果。比如高中地理讲到“比邻星离地球的距离为
4.22
光年”,学生体会不出究竟是多远。有位教师这样讲解:“假如地球上与比
邻星上建立了通讯联系,打个电报就得四年零三个月才能收到”。学生听了,
印象深刻多了。
(2)变深奥为通俗。和其他任何学科一样,地理教材中的某些概念、原
理,学生感到深奥,不好理解,这是教学中的难点。教师要千方百计,化难
为易,或通过深入浅出的解释,或通过活生生的地理现象的列举。总之,要
理论联系实际,让理论之花扎根在生活的土壤之中。例如,初中开始学习经
纬线(度)时,学生往往问为什么要假设许多经纬线,标出经纬度,这些线
又是怎样划分的?有位教师就从同学们在电影院看电影对号入座谈起:地球
这么大,又是一个圆球,如果不把它划分成“几排几座”,你怎么能确定地
球上某一地方确切的地理位置呢?假如一艘轮船在太平洋上遇难,它发出了
呼救信号,又怎么表示自己的确切位置呢?这就必须用经纬线组成的经纬
网,地球上的经纬网就好比电影院中的“几排几座”。接着他就告诉同学们,
我们把地球上南北向划的线叫经线,东西向划的线叫纬线,经纬线相互交织
就构成经纬网。这样经纬线、经纬网等概念就在同学们头脑中生根了。
变复杂为简明。地理事物是纷繁复杂的,教师要将有关知识综合起
来,加以系统化。例如,复习高中地理“矿产资源及其利用”一节时,就需
要联系上下册有关章节的知识和初中地理中的一些内容,学生往往感到繁
琐、难记。如果教师注意加以概括,理成如下头绪:①从成因上找矿产分布
规律与分布大势;②依靠交通线路定矿产地位置;③以工业中心带资源组合;
④从该地区经济发展需要评价矿产资源地位。这就简捷明快地反映了地理事
物之间的复杂关系,脉络清晰地表现了整个课题的逻辑线索,学生有如掌握
了一把开启知识仓库的钥匙,再不感到繁杂难记了。
2.在教学方法上不断改进、创新
(1)变消极灌输为积极启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克服“满堂灌”,运
用启发式,同时布疑,开拓思路,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地理思维。
(2)变平铺直叙的课文为生动有趣的材料。教师要重视教学中的情趣
性。努力培养学生对每一堂课、每个地理问题的浓厚兴趣。
(3)变单一教学方法为多种方法的交叉使用。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
的优点和不足,教师要通过自己的实践把各种教学方法的精髓汲取过来,做
到博采众长,融各种教学方法于一体。
(四)运用课本的过程,是教师指导学生读书的过程
学生读书,首先是要学会读课本。这是发展学生智能的基础一环。地理
教师应经常给学生以读书方法的指导,不断培养他们良好的读书习惯。
学生在读书中通常易犯的毛病有:(1)不爱动脑想。不少学生阅读地理
课本象浏览小说一样,不假思索,浮光掠影地看一遍,看过之后竟不知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