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地理高考复习方法策略18讲:18从产业升级视角复习珠三角工业化与城市化(4)

时间:2017-09-09  归属:地理试题解析
二、第二阶段产业升级
  读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10~11题。

高考复习方法策略18讲:第18讲、从产业升级视角复习珠三角工业化与城市化

10.图中甲省城市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最大优势在于(  )
  A.能源和矿产  B.市场和腹地
  C.人口和技术  D.城市和交通
11.为实现该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下途径最合适的是(  )
  A.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B.大力发展高耗能产业
  C.加大对原料导向型企业的投资
  D.延长产业链和发展替代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10.A 11.D [第10题,甲省为我国辽宁省,该省多为矿业城市,是在当地丰富的煤、铁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11题,对于该省城市来说,重点发展对科技水平要求高的高新技术产业明显不现实;大力发展高耗能产业会加快矿产资源的枯竭速度,并会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延长产业链和发展替代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措施。]
  推进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促进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大课题。回答12~13题。
12.2001年广东省第二、三产业的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86%,城镇人口占全省总人口比重约为42%,这两个比重的差距如此之大说明广东城市化(  )
  A.明显滞后  B.明显过快
  C.发展比较合理  D.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13.一个地区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时表现的特点有(  )
  ①城镇人口的比重增长缓慢甚至停滞 ②城乡差别很小 ③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④非农业人口向农业人口转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A 13.A [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第12题,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员主要是非农业人口,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员主要是农业人口,第二、三产业总值比重为86%,从业人员应与此相对应,而该区城市化水平明显偏低。第13题,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城市化进程发展缓慢,甚至停滞。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人口比重大,并保持平稳。注意逆城市化过程不说明非农业人口向农业人口转化。]
  读“全球某产业转移路径及趋势图”,完成14~15题。

高考复习方法策略18讲:第18讲、从产业升级视角复习珠三角工业化与城市化

14.该图反映的某产业最有可能是(  )
  A.电子元件生产  B.汽车生产研发业
  C.宇航业  D.加工制造业
15.我国中西部地区及东北地区正成为第四次产业转移的首选地之一,主要原因是(  )
  A.内部交易成本低  B.劳动力成本低
  C.原料、资金丰富  D.市场环境好
  14.D 15.B [第14题,劳动密集型产业从美国迁往日本,然后由日本迁往亚洲“四小龙”地区,然后迁往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最后迁往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第15题,我国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劳动力价格较低,因此成为第四次产业转移的首选地之一。]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城市化珠三角工业化地理高考复习产业升级
  • 上一篇: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6-2017学年
  • 下一篇:地理高考复习方法策略18讲:17按地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