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时间:2017-09-08  归属:地理试题解析
人类密集地区称人类大陆。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在人类大陆图上,世界人口的分布(  )
A. 高纬度比低纬度多    B. 平原比山区多
C. 西半球比东半球多    D. 欧洲比亚洲多
2.关于图中①~④人口密集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③第二、三产业比重大,水陆交通便捷
B. ②城市化水平高,逆城市化表现明显
C. ①人口增长率高,迁入人口比重大
D. ④制造业发达,是产业转移的承接区
 
下图中的甲、乙两国,一个是所在大洲的第二大花卉出口国,另一个有“木材之国”的美誉,是世界著名的木材出口国。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乙国大宗货物的进出口不是通过河流而是取道从布拉柴维尔通向海洋的铁路,其主要原因是(  )
A. 铁路运输速度快,方便大量花卉的快速出口
B. 铁路运量更大,可扩大木材的出口量
C. 影响减少货物进出口对途经国家的
D. 河流下游多瀑布,不能成为出海通道
4.2015年,图中的“木材之国”作出了原木出口量不得超出原木产量15%的限制,其原因或目的是(  )
①延长木材产业链,扩大就业 ②国内原木短缺 ③提高原木的附加值,增加收入 ④特大洪水对原木运输造成了巨大冲击 ⑤保护森林资源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③④⑤    D. ②③④
 
马尔代夫是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著名岛国。2014年12月4日,马累海水淡化厂设备损毁导致该岛淡水供应中断。应马尔代夫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及时向其提供了饮用水等物资和资金援助。下图是马尔代夫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大气降水是该国的淡水来源之一。图中所示区域降水类型多为(  )
A. 台风雨    B. 锋面雨    C. 地形雨    D. 对流雨
6.该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
①海平面上升  ②雾霾严重   ③珊瑚退化  ④水土流失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7.甲、乙、丙植被带的典型植被依次是
A. 森林、草原、荒漠    B. 森林、高山草甸、荒漠
C. 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D. 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8.丁地降水量及主要降水类型
A. 大于300 mm;锋面雨    B. 大于300 mm;地形雨
C. 小于300 mm;对流雨    D. 小于300 mm;气旋雨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9.卡塔尔虽然三面临海,但气候干燥,境内无常年性河流,缺水特别严重,卡塔尔气候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 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B. 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北信风的交替控制
C. 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D.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10.卡塔尔是全球第15大原油出口国,若将该国的石油通过海轮运往德国最大港口汉堡港,沿途经过海峡的顺序是
 
A. ①②④③    B. ④②③①    C. ③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下图为某国 142°经线附近气温、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1.该国是
A. 巴西    B. 澳大利亚    C. 日本    D. 加拿大
12.对该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 7月气温自北向南递增    B. 甲地气温年较差比乙地小
C. l月降水量为南多北少    D. 甲地降水季节变化小于乙地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K城海拔1048米。很早以前居住在K城附近的印第安人就发现这里的冬季常出现一种神奇的气流,能使厚达10厘米左右的积雪在一天之内融化,因此称之为“吃雪者”。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3.“吃雪者”形成的原因是(   )
A. 暖流流经增温    B. 暖锋过境增温
C. 反气旋气流下沉增温    D. 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
14.当流经K城的河流进入主汛期时,K城附近的居民最可能开展的活动是(   )
A. 东区种麦    B. 北山滑雪    C. 南下踏青    D. 西山牧羊
 
“一半冰川,一半火焰”,冰岛这个地方就是冰与火的美丽邂逅,十分迷人!它有着独特的地质,温泉的数量更是全球之冠。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5.关于该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森林分布面积广,主要是亚寒带针叶林
B. 地热资源丰富,水力资源非常缺乏
C. 地处高纬度,有极昼现象,气温年较差大
D. 苔原广布,草原面积分布较广,畜牧业发达
16.V火山大规模喷发时,会导致(  )
①附近河流水位暴涨 ②全岛平均海拔升高 ③航空港关闭 ④北美大气能见度降低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人口状况对一个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下图为上海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7.图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最低的年份是(  )
A. 2003年    B. 2008年    C. 2009年    D. 2010年
18.图中反映上海市人口总量的变动态势是(  )
A. 基本稳定    B. 波动上升
C. 先增后减    D. 逐年增加
 
下图为“某城市主要功能分区示意图”且功能区分布合理。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9.图示城市功能区中,最可能为工业区的是(  )
A. a    B. b    C. c    D. d
20.该地主导风向最不可能是(  )
A. 正南风    B. 东北风    C. 西南风    D. 西北风
 
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建蔽率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建筑物的单层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之比。下表是某城市四个楼盘的相关资料。据下表完成下列各题。
21.城市土地开发中实施容积率、建蔽率管制的目的是(  )
①保障居民生活一定的舒适度  ②控制土地使用强度  ③稳定房地产价格④增加城市开放空间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22.城市规划中,哪类功能区的建蔽率最高(  )
A. 商业区    B. 工业区    C. 住宅区    D. 风景区
23.如果四个楼盘所规划的住宅单层高相同,则哪个楼盘的楼层数最多(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图甲示意某国人口数量和每十年人口增长率状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4.该国(  )
A. 人口迁入率高,人口数量增加快    B. 人口容量大,人口问题突出
C. 经济发达,人口老龄化十分严重    D. 人口以迁移增长为主,增速趋缓
25.图乙中反映该国2011年的人口年龄结构的序号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目前,中国人口总量约为美国的4.3倍,预计2050年中美两国人口总量分别为14.17亿、4.03亿。下图是中国和美国适龄劳动人口(15~64岁)数量变化预测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6.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2014年适龄劳动人口数量中国与美国相等
B. 2014年非劳动人口比重中国远大于美国
C. 2050年非劳动人口比重中国比美国大
D. 2050年适龄劳动人口数量中国比美国少
27.针对图示适龄劳动人口的变化趋势,当前我国应当
①调整计划生育政策                 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③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④引进外籍劳丁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人口算术密度指单位面积的人口数,人口生理密度指适用于农业用地的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下表所给为加拿大、日本、埃及、新加坡四国的人口算术密度和人口生理密度。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28.以上4国可能为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9.③国人口生理密度远大于人口算术密度的主要原因是国土范围内(  )
A. 山地面积大    B. 热量条件不足    C. 荒漠广布    D. 雨林密布
30.以下国家的人口算术密度和人口生理密度与④国最接近的是(  )
A. 中国    B. 韩国    C. 沙特阿拉伯    D. 俄罗斯
 
 二、综合题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漂浮房屋的创意是在环境气候变迁的背景下产生的。对于四分之一国土面积位于海平面以下的荷兰来说,以现今的智慧与科技设法提出解决之道,从“围海造田”到学习“与水共存”,反映了他们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新想法。漂浮房屋是建立在河流两岸,洪水时可以随水上浮但不影响使用的新型建筑。
材料二 左图为漂浮房屋景观图,右图为荷兰区域略图。
 
(1)分析该区域建造漂浮房屋的原因。
(2)分析该区域适宜建造漂浮房屋的自然地理条件。
(3)如果在该区域大规模建造漂浮房屋,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令河,也称作季节河、歇性河流,是指河流在枯水季节,河水断流、河床裸露;丰水季节,形成水流,甚至洪水奔腾。这类河流通常流经高温干旱的区域,而且年平均流量较小,但因暴雨、融雪引发的洪峰却很大。这类河流主要分布于内陆沙漠或沙漠边缘。某水文勘探队于某年12月开始对利比亚的时令河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勘察,基本摸清了利比亚境内时令河的分布状况及水文变化。下图为利比亚时令河分布图。
 
(1)指出利比亚境内的气候区域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解释利比亚多时令河的主要原因。
(3)指出该勘探队在利比亚进行时令河勘察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参考答案
 
1.B
2.A
【解析】本题组考查环境对人类分布的影响。自然环境对人口的分布有重大影响。当前世界人口的绝大部分居住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的平原地区,而高纬、高山的寒冷地区,沙漠、半沙漠的干燥地区以及冰封的南极大陆内部至今人烟稀少或无人定居,自然条件依然是影响人口分布的重要因素。社会因素也影响人口分布。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的不同,人口分布的特点、趋势也不一样。人类生产方式和经济活动,对人口分布有决定性影响。
1.人类喜欢居住在地形平坦、气候适宜、出行便利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极端气候或过高、过低的地形都不适合人类定居。从图中所示,可以看出“平原比山地多”B是正确的。
2.①中国人口增长率高,劳动力输出人口比重大,②是南亚地区,属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较低;③是欧洲,第二、三产业比重大,水陆交通便捷;④是北美,工农业生产高度发达,是产业转移的转出区。故此“③第二、三产业比重大,水陆交通便捷”,选A。
 
3.D
4.B
【解析】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
3.由图可知,图中河流下游有瀑布群,不可能成为出海通道,故不能通过河流运输进出口货物,相对于水路运输,铁路运输不能扩大木材出口量;减少途径国家影响不是原因,是结果;该国气候湿热,不宜大面积种植花卉,选D。
4.结合材料及乙国气候湿热可知乙国为“木材之国”,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不存在原木短缺的问题;洪水对原木运输的冲击不是主要原因;原木生产附加值低,产业层次低,吸纳的就业人口少,通过限制原木延长产业链条会扩大就业;大量出口原木会加剧森林资源的破坏。选B。
 
5.C
6.D
【解析】试题分析:
5.读图,根据经纬度位置判断,图示区域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区, 区域降水类型多为对流雨,C对。该区域受飓风影响,A错。地形以珊瑚礁为主,地形雨少,B错。没有锋面活动,D错。
6.该国领土主要是珊瑚礁组成,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珊瑚退化,③对。海平面上升,④对。水土流失问题少,雾霾问题少,①、②错。D对。
考点:区域的主要降水类型,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7.D
8.B
【解析】本题组考查世界地理。要求学生对中亚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比较熟悉,据图中等降水量线的数值可以分析得出区域植被变化。从图的经纬度位置来看,它正处在40---60的西风带内,其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降水自西向东逐渐减少,但受地势的影响,在山地的迎风坡会形成地形雨。
7.根据图的相关信息可知图示区域为中亚地区,气候干旱是其基本特征,图中的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来看,甲地降水在300毫米左右,乙丙的降水量都在300毫米以下,而且丙地比乙地更少,故甲、乙、丙三地的典型植被依次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8.丁的东南方向是海拔较高的山地,正处在来自大西洋湿润气流的迎风坡上,降水相对较多。再从图上的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来看,丁的降水处在300毫米以上
 
9.C
10.A
【解析】
9.本题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读图分析可知,卡塔尔位于回归线附近,根据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可知,该地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于,形成热带沙漠气候。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10.本题主要考查世界的海峡和世界主要的航线。读图,根据海峡的轮廓和走向分析判断可知,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英吉利海峡、直布罗陀海峡,根据四地的分布,卡塔尔的石油通过海轮运往德国最大港口汉堡港,要从波斯湾进入印度洋,然后经过红海和苏伊士运河到达地中海,从地中海经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再经英吉利海峡到达汉堡港。沿途经过海峡的顺序是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顺序为①②④③ ,故答案选A。
 
11.B
12.A
【解析】试题分析:
11.根据图示信息,7月气温低于1月,为南半球。巴西大部分位于80°W经线以东,不符合题目中142°经线的要求,且纬度范围也与图示信息不符合,故选澳大利亚。
12.该国7月份气温低于1月份气温,该国位于南半球。所以图形自左向右应是由北向南。7月气温由北向南递减;由1月和7月降水量曲线可知,1月降水量北多南少;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比乙地大。选项A正确。
考点:本题组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
 
13.D
14.C
【解析】试题分析:
13.读图可知,K城位于落基山脉以东,山地背风坡,盛行西风越过山脉气流下沉增温,故D正确;阿拉斯加暖流被山脉阻挡难以影响该地,故A错误。
14.K城的河流进入主汛期时,为该地降水丰富时,此时山地草原丰茂,适宜畜牧业发展,故C正确。
考点:区域世界地理概况。
 
15.D
16.B
【解析】
15.冰岛位于欧洲西北部,受盛行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主要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冰岛处于板块交界地带,地热资源丰富,岛屿中间高四周低,河流急促,水力资源丰富;地处高纬度,但未进入极圈以内,无极昼现象, 由于纬度高,气候冷湿,地表苔原广布,草原面积分布较广,畜牧业发达。
16.V火山大规模喷发时,会导致附近河流水位暴涨、全岛平均海拔升高、航空港因火山灰弥漫关闭,但这里盛行西南风,不会导致北美大气能见度降低,会影响到西欧地区,选B。
 
17.B
18.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数量的变化,做题时要注意人口增长率=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率,通过图中数值的计算判断人口增长的变化。
17.人口增长率=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率,通过计算2003年大约6‰, 2008年大约9‰, 2009年大约7‰,2010年大约8‰,选择A。
18.从图中可以看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一直是正值,但是有的年份增长率大,有的年份增长率小,所以说上海市人口总量的变动态势是波动上升。选择B。
 
19.D
20.D
【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
19.根据图示的各个功能区的布局特征,d布局于市中心的边缘,且占地面积大,故判断为住宅区。
20.根据图示a功能区布局于城市的边缘,沿交通线分布,故判断为工业区,工业区应布局于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或垂直郊外,故判断该地区的盛行风向应为偏南风,而不可能为偏北风。
 
21.C
22.D
23.B
【解析】试题分析:
21.根据题干“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建蔽率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建筑物的单层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之比”,两者涉及到城市小区总建筑面积、单层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城市土地开发中对两者进行管制,可控制城市土地使用的强度,使城市开放空间增加,但对房地产的价格和城市人口密度影响不会很大。故选C。
22.建蔽率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建筑物的单层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之比,商业区一般布局在市中心,地价高,土地利用率高,建蔽率高。工业区和住宅区,地价较高,土地利用率较高,建蔽率较高。风景区,与前三种功能区相比,相同的用地面积,为保持自然景观,该区地上建筑较少,其单层建筑面积最小,建蔽率最低。故选D。
23.读表中数据,四个楼盘中乙的用地面积最大,容积率较高,建蔽率最低,说明乙的地上建筑单层建筑面积较小,而总建筑面积较多,因此楼层数最多。故选B。
考点:影响城市功能区用地的因素
【名师点睛】本组试题以一张表格,考查学生对某定义的理解和应用,重点考查学生对城市功能分区的用地特征。要求学生通过正确提取表中数据,联系城市功能区特点,分析其用地特征。
 
24.D
25.D
【解析】试题考查人口增长模式和人口问题。
24.从图中看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以自然增长为主,1971年后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增速趋缓,D正确;该国人口超10亿,环境人口容量大,只可能是中国或印度,为发展中国家,迁入人口较少。
25.从图中看该1971年后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2011少年比重儿童较低,不会超过40%,可排除④;由于总人口增长较快,老齡化不是很严重,不会超过20%,可排除①③,D正确。
 
26.C
27.A
【解析】注意图示左侧是中国适龄劳动人口数量,右侧是美国适龄劳动人口数量。利用材料信息,中国人口总量是美国的4.3倍,结合图示数值,计算出2014年中国劳动人口总量约是美国的4.7倍,劳动力人口比重大,所以非劳动人口比重中国小于美国。根据图中劳动力人口变化趋势,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采取相应措施。
26.注意图示左侧是中国适龄劳动人口数量,右侧是美国适龄劳动人口数量。根据图示曲线判断,2014年适龄劳动人口数量中国1000百万人,美国约210百万人,与美国不相等,A错。中国人口总量是美国的4.3倍,劳动人口总量约是美国的4.7倍,所以2014年非劳动人口比重中国小于美国,B错。2050年劳动人口比重中国约是美国的3倍,非劳动人口比重中国比美国大,C对。2050年适龄劳动人口数量中国比美国多,D错。
27.针对图示适龄劳动人口的变化趋势,劳动力人口比重呈减少趋势。当前我国应当调整计划生育政策,①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缓解劳动力短缺压力,②错。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③对。引进外籍劳工,不能改变人口变化趋势,④错。A对,B、C、D错。
 
28.B
29.C
30.B
【解析】
28.通过表格可知,②国地广人稀,人口生理密度较小,说明是地广人稀且农业技术较为发达,最可能成为粮食出口国。
29.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①②③④分别是日本、加拿大、埃及、新加坡。③国人口生理密度远大于人口算术密度的主要原因是埃及国内大部分为热带沙漠气候,沙漠广布,水源不足,选C。
30.④国为新加坡,人口算术密度和人口生理密度与之最接近的是韩国。
31.(1)(8分)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2分);人口稠密,土地面积小,用地紧张(2分);区域发展思想由“围海造陆”变为“与水共存”(2分);先进技术的支持(2分)
(2)(8分)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河流不结冰(2分);降水季节变化小(2分);地势低平(2分);流速缓慢,河流水量平稳(2分)
(3)赞同。建设条件适宜;缓解用地不足;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生态恢复等。(6分)
不赞同。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建设成本较高;技术要求高等。(6分)
【解析】试题分析:
(1)荷兰低地面积大,部分国土为填海造陆所成,整个国家地势低平。受全球变暖的影响,海平面上升,该国受洪水威胁严重。受人多地少的影响,不得不在受洪水威胁地区建房。此举也能体现该国区域发展思想由“围海造陆”变为“与水共存”的理念,及先进的科技水平。
(2)与当地气候、地形、河流的水文特征相关。该区域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地形平坦,河流流速较缓。冬季无结冰期等。
(3)建造漂浮房屋可通解当地用地紧张的情况,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当地自然环境也适宜建造,技术条件具备等,以此理由可赞成扩大。如果从对河岸海岸生态系统的破坏及高成本造价角度分析则可反对。
考点:荷兰自然环境特征、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32.  北部沿海地区为地中海气候;成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影响。中南部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成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  内陆广大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少雨,水量不足;终年高温,蒸发旺盛,河流径流量小,易断流;地处沙漠腹地及沙漠边缘地区,河水下渗严重,易断流;人类对上游河流过度引水截流,导致河流断流  多大风沙灭气,容易迷失方向;降水稀少,水源不足,易造成人体脱水;沙漠昼夜温差较大,易造成身体疾病;地表多沙丘和流沙,沙质疏松,易造成车陷;沙漠地区无通讯基站,易造成与总部通讯联络困难等
【解析】整体分析:本题以利比亚地理位置示意图呈现信息,侧重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等基础知识的综合,考查气候成因、河流特征等知识,考查学生读图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利比亚北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影响,形成地中海气候,中南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利比亚内陆广大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少雨,水量不足,终年高温,蒸发旺盛,河流径流量小,易断流,多时令河。
勘探队在利比亚进行时令河勘察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可以从降水稀少,水源不足,温差较大,沙质疏松等方面回答。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地理试题
  • 上一篇: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高一20
  • 下一篇:地理高考复习方法策略18讲:18从产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