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共有几级天体系统
A. 3
2. 地球是中心天体的天体系统是
A. 地月系
3. 在乡间,在晴朗的夜晚,仰望苍穹,繁星满天。这些星星基本上是
A. 恒星
【答案】1. B
【解析】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
1. 图中共有4级天体系统,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B正确。
2. 地月系的中心天体为地球。A正确。
3. 恒星能自行发光,它的光线经过大气层时发生多次折射,传到我们眼睛的过程中就会忽明忽暗,一闪一闪的,这是区分恒星与行星的方法之一。夜晚的天体大多数看上去都是闪烁的,故A正确。
【点睛】注意天体的视觉特征。恒星是闪烁的;行星、卫星是明亮的;彗星拖着长长的尾巴。
4. 2017年4月8日出现木星冲日天象,木星显得格外明亮。在太阳系中只有位于地球轨道外侧的行星才会发生冲日天象。由此可推断,以下行星中可能发生冲日天象的是
①水星
A. ①②
【答案】C
【解析】2016年3月8日出现木星冲日天象,木星显得格外明亮。在太阳系中只有位于地球轨道外侧的行星才会发生冲日天象。水星和金星位于地球轨道内侧,不会发生冲日现象,而火星和土星绕日轨道位于地球轨道外侧,可能发生冲日现象,故选C。
我国古书曾记载:“(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记载中所说的黑气是指
A. 耀斑
6. 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的
A. 光球层
7.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黑子区域是太阳表面的低温区域
C. 黑子区域释放出大量的水汽
8.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
A. 无线电长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C. 使赤道上产生极光
【答案】5. D
【解析】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
5. 记载中所说的黑气是指黑子,D正确。
6. 黑子位于太阳光球层中,A正确。
7. 黑子是指太阳光球层中温度较低,看上去较暗的部分。故A正确。
8.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①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②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③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④影响地球气候。故D正确,A、B、C错误。
9. 北京时间2016年7月5日,在太空中飞行了近5年的美国“朱诺”号木星探测器进入绕木星运行的极地轨道。据此完成下题。木星的“左邻右舍”是
A. 地球和水星
C. 土星和天王星
【答案】B
【解析】太阳系八大行星按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为水、金、地、火、木、土、天王和海王星。故B正确。
太阳能光热电站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下面题。
10. 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A. 内蒙古高原西部
11. 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A. 提升地表温度
C. 干扰飞机电子导航
【答案】10. A
【解析】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
10. 太阳能光热电站,是利用太阳能来发电,应分布在太阳能丰富地区。内蒙古高原西部位于非季风气候区,水汽少,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太阳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A正确。其他三地位于季风区,降水多,阴天多,地面太阳辐射量相对较少。所以B、C、D错误。
【点睛】注意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
11. 光热电站是依靠光能集聚产生的热能制造出蒸气,利用蒸气推动发电机运转,强光、高热能可能会误伤途经的飞鸟,故C正确。太阳能电站的使用,减少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全球变暖的效应减弱,不会提升地表温度,A错误。发电站不会干扰电子导航,B错误。光热电站产品是电能,不能直接提高作物产量,D错误。
12.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位于同一纬度,其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由于海陆热力性的差异,大陆热容量小,增温和冷却的速度快于海洋,陆地昼夜温差大于海洋;多云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气温较晴天低,多云的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气温高于晴天,因此多云的昼夜温差小于晴天,因此多云的海洋昼夜温差最小,C正确。
【考点定位】
【知识拓展】由于海陆热力性的差异,大陆热容量小,增温和冷却的速度快于海洋。因此白天或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夜晚或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海洋昼夜温差小于陆地。多云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气温较晴天低。多云的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气温高于晴天,因此多云的昼夜温差小于晴天。
13. 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是
A.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B. 地球自西向东绕日公转
C. 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表面温度适宜
D. 地球附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由于地球的质量体积适中,故引力适中,形成了较厚的大气层;由于日地距离适中,影响了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条件。由于大小行星各行其道,故地球形成了较安全的宇宙环境;都是地球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故选B项。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地球上生命存在条件及原因分析,调用课本相关内容,注意因果关系。
14. 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A. 生物的活动
C. 煤、石油的形成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生物的形成、大气和水体的运动、煤炭、石油的形成都与太阳辐射有关,而火山喷发,是地球内能的释放,与太阳辐射无关,故选D。
【考点定位】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左图表示同一地点不同天气状况的昼夜温度变化图,右图代表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5. 由图可知
A. a曲线表示昼阴夜晴
B. b曲线表示昼晴夜阴
C. a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小,主要是受到①③的影响
D. b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大,主要是受到②④的影响
16. 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可以使右图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A. ①增强
【答案】15. C
【解析】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
15. 由左图可知a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小,主要是由于云多,白天受到①(大气对太阳削弱作用强);晚上,则③(大气逆辐射强)的影响,因此昼阴夜阴;b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大,主要是由于云少,白天受到①(大气对太阳削弱作用弱),因此昼晴夜晴。故C正确,A、B错误。②表示地面辐射,④表示热量向宇宙空间的散失,与昼夜温差关系不大,故D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读图,既能从a、b曲线的昼夜温差反映天气状况,又能结合右图的地面、大气的受热过程判断大气的热力作用过程。需要细心和耐心。
16. 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减缓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主要是③(大气逆辐射)增强造成的,故C正确。
下图为近地面等压面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若该地等压面弯曲是由近地面冷热不均导致的,则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 A地温度高,气压低
C. B地温度低,气压高
18. 若A位于海洋,B位于陆地,则此时
A. 为白天,吹海风
C. 为夜晚,吹海风
【答案】17. D
【解析】试题分析:
17. 等压面分布的一般规律:高压处等压面向上凸,低压处等压面向下凹;故判断A处气压较B处高,判断A处盛行下沉气流,B处盛行上升气流,故判断A处气温较B处低。故水平方向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即由A流向B。
18. 结合上题分析,A为海洋,气压高,气温较低,B位于陆地,气压较低,气温较高,故判断为白天,风由高压指向低压,为海风。
【考点定位】热力环流
【名师点睛】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其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热的地方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冷处收缩下沉。于是上空相同高度处,热地方单位面积空气柱重量(即气压)大,冷地方高空气压小,高空形成热-冷的气流。热处气流流失后,整个空气柱减轻,地面形成低压,冷处则形成高压,近地面形成冷-热的
气流。加上上升、下沉气流,构成了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较为广泛,例如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等都是热力环流的具体体现。
热力环流与城市规划。城市内部由于人类活动排放大量余热,与郊区相比呈现"热岛效应"。城市与郊区之
间会形成热力环流,为保护城市大气环境,在城市规划时,要研究城市风的下沉距离。一方面将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之外,以避免工厂排放的污染物流向城区;另一方面,应将工业卫星城建在城市风环流之外,以避免相互污染。
关于海陆风: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大。
深层地热是指地球深层数千米、温度更高的深层地热能或干热岩资源,深层地热能将成为主要可再生能源之一。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9. 深层地热能存在的内部圈层是
A. 地壳
20. 深层地热能的主要能量来源最可能是
A. 太阳辐射
【答案】19. A
【解析】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
19. 地壳的平均厚度位17km,由材料“深层地热是指地球深层数千米”,可知A正确。
【点睛】本题易错选成B或D。地热能是由地壳抽取的天然热能,这种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解题时注意注意关键词“数千米”即可。
20. 深层地热能的主要能量来源最可能是地球内部,D正确。
下图为某道路红绿灯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太阳能是该红绿灯的主要电源,太阳巨大的能量来源于
A. 核聚变反应
C. 化学反应
22. 下列城市中使用此类红绿灯效果最好的是
A. 拉萨
【答案】21. A
【解析】本题考查太阳辐射能量来源及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的能量来自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了光热,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的主要能量来源。
21. 太阳巨大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由氢原子聚变成氦原子放出能量,选择A。
22. 青藏高原太阳辐射最多,拉萨被称为日光城,拉萨使用此类红绿灯效果最好。选择A。
“春天孩儿面,一日三朝变”。请参阅图8“今年3月1日至17日上海地区气温曲线图”,回答下面小题。
23. 图中最低气温出现的日期是17天中的
A. 7日
24. 下列4天中,气温日较差最大的一天是
A. 3日
25. 造成初春气温骤变的原因,除冷暖气流的影响外,云对气温高低也有一定的影响。以下关于云对气温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白天多云,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造成地面气温不太高
②白天多云,云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造成地面气温升得更高
③夜晚多云,云对地面起保温作用,使地面气温比无云时高
④夜晚多云,云将地面热量传到太空中,使地面气温比无云时更低
A. ①④
【答案】23. A
【解析】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
23. 参照图例,仔细阅读图片即可。
24. 日较差是指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温差。图中两点相距越远,温差越大,故D正确。
25. 白天多云,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减弱,造成地面气温不太高,①正确,②错误。夜晚多云,水汽多,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增强,散失到宇宙空间的能量少,大气逆辐射增强,地面气温比无云时高,③正确,④错误。故C正确。
读“维多利亚瀑布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26. 该图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外部圈层的个数是
A. 2个
27. 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A. 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
B. 图中的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C. 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 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
【答案】26. B
【解析】
26. 图示景观体现了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四大圈层,其中外部圈层为3个,故选B。
27. 该景观的形成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各圈层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各圈层是作为整个环境的一部分发生变化的,物质运动的能量来自太阳辐射和地球重力能,故选B。
2017年8月8日,在我国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 此次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地震的震源位于
A. 地壳
29. 地震波中横波表现为左右摇晃,纵波表现为上下跳动,一般认为横波的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及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但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在这12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是逃。根据所学知识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A. 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
C. 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答案】28. A
【解析】
28. 根据震源深度20千米,说明此次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故A项正确。
29. 考查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特点。地震波中横波表现为左右摇晃,纵波表现为上下跳动,一般认为横波的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及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由于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故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A项正确。
【点睛】地震波特点
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即为地震波。
分类 |
特点 |
||
传播速度 |
所经物质状态 |
共同点 |
|
纵波 |
较快 |
固体、液体、气体 |
都随着所通过物体的性质而变化 |
横波 |
较慢 |
固体 |
30. 能正确解释谚语“露重见晴天”的叙述是
A. 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
C. 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
【答案】C
【解析】露是指空气中水汽凝结在地物上的液态水。傍晚或夜间,地面或地物由于辐射冷却,使贴近地表面的空气层也随之降温,当其温度降到露点以下,即空气中水汽含量过饱和时,在地面或地物的表面就会有水汽的凝结。晴天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利于露的形成。C正确。
【点睛】注意露的形成条件。
31. 我国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号能对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进行精密观测。这些天气现象主要出现在
A. 对流层
【答案】A
【解析】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主要集中在对流层。A正确。平流层主要是适合高空飞行,高层大气主要与发射航天器、流星现象等有关,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故C、D错误。
读 “某日部分城市天气预报表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2. 该日昼夜温差最大的城市,图中能反映其产生原因的是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33. 据图及所学知识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日北京最高气温出现在12时
B. 该日上海的降水可能是台风影响所致
C. 该日哈尔滨的大雾天气可能是寒潮降温所致
D. 西宁昼夜温差最大与日落晚、日照时间长有直接关系
【答案】32. B
【解析】试题分析:
32. 图示该日昼夜温差最大的城市是西宁;西宁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①的削弱作用②弱,且晴天多,白天增温;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④弱,降温快,昼夜温差大。选B正确。
33. 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00,A错;台风过境时降水强度大,图示上海是中雨有可能是台风影响所致,B正确;该日哈尔滨最低气温大于10,大雾天气不可能是寒潮降温所致,C错;西宁昼夜温差最大,是因为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与保温作用直接关系,D错。选B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大气受热状况及影响天气变化因素。
34. 关于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都具有选择性
B.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都无选择性
C.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作用无选择性,散射作用有选择性
D.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散射有选择性,反射无选择性
【答案】D
【解析】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散射有选择性,反射无选择性,D正确。
35. 产生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
A. 相邻地区存在气流升降运动
C. 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
【答案】B
【考点定位】大气环流产生的原因
【方法总结】大气环流是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它反映的了大气运动长时期的平均状态。由于不同纬度地区所得到的太阳辐射是不同的,因而是高低纬度间太阳辐射而产生的热量差异,会驱使大气不断地运动、输送和交换热量。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3题,共30分。
36. 读图 “天体系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天体系统:
③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①__________________
(2)在小图④中,G表示_________,按结构特征属于_________行星。
(3)小图④中地球相邻内侧的行星是_________(填字母),离地球最远的巨行星是_________(填字母)。
(4)八大行星运行轨道的特点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行星带主要位于_________和_________之间(填字母)。
(6)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该图反映有利于地球生命存在的宇宙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太阳系
(2)天王星
(3)B
(4)同向性、近圆、共面性
(5)D
(6)安全的宇宙环境(各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解析】(1)③图是④图的放大,因此为太阳系,比太阳系高级的为银河系,比银河系高级的为总星系。
(2)在小图④中,G表示天王星,按结构特征属于远日行星。
(3)小图④中地球相邻内侧的行星是金星,图中字母为B,离地球最远的巨行星是土星,图中字母为E。
(4))八大行星运行轨道的特点主要有同向性、近圆、共面性。
(5)小行星带主要位于类地行星和巨行星之间,即D和E之间。
(6)反映有利于地球生命存在的宇宙环境条件是各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具有安全的宇宙环境。
请在此填写本题解析!
37. 读 “地球圈层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地球内部圈层中,不连续面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地震波在过界面B速度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岩浆的发源地位于图中____________(填数字)。
(4)岩石圈的范围____________(用图中数字字母代表)。
(5)数字②表示地球的____________层,数字⑧表示地球的____________层。
(6)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②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C.⑤圈层横波不能穿过
【答案】(1)莫霍面
(2)横波消失、纵波速度降低
(3)⑤
(4)④+⑥
(5)平流层
(6)B
【解析】(1)在地球内部圈层中,不连续面A的名称是莫霍面。
(2)地震波在过界面B速度的变化:横波消失、纵波速度降低。
(3)岩浆的发源地位于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图中数字⑤。
(4)上地幔的顶部和地壳合称岩石圈,图中数字为④+⑥。
(5)数字②表示地球的大气层中德平流层,数字⑧表示地球内部圈层地核中的内核。
38. 用一个长、宽、高分别是1米、60厘米、50厘米的透明玻璃柜,在柜内底面两侧分别放置一盆热水(A盆)和一盆冰块(B盆),然后用塑抖薄膜把柜的顶部密封,在塑料薄膜的一侧开一个小孔,点燃一束香,放进小孔内)。一段时间之后,你能看到烟雾在玻璃柜内A、B、C、D之间形成一个环流。
(1)这个小孔应当开在装有________(填“冰块”或“热水”)的盆子上方。
(2)这个实验要验证的是________环流,这个环流形成过程各个环节发生的顺序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地面冷热不均
③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
④空气垂直运动,引起同一水平面气压的差异
A.①②③④
(3)下图的甲乙丙三张图中,能正确反映地表冷热不均引起的环流(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及其等压面弯曲形态的是_________图。
(4)图中B、D两点,气压较低的是________点;A、B两点的气压相比,气压更高的是________点。若A、B分别表示海洋和陆地,则图示时间应当是____(填“白天”或“夜晚”)。
【答案】(1)冰块(2分)
(2)热力(1分)
(3)甲(2分)
(4)D
【解析】(1)冰块处气温低,空气下沉,所以,应该把孔开在冰块上空,使香放出的烟雾下沉进入热力环流圈。
(2)这个实验验证的是由于冷热不均产生的热力环流。热流环流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冷热不均引起空气的垂直运动,由于空气垂直运动,引起同一水平面气压的差异,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是空气发生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所以B正确。
(3)热力环流中,热的地区气流上升,近地面为低压,等压面向地面方向凸起,对应高空为高压,等压面向高空方向凸起;冷的地区气流下沉,近地面为高压,等压面向高空方向凸起,对应高空为低压,等压面向地面方向凸起。所以甲图正确。
(4)同一地点的近地面气压比高空气压高,所以,B地气压高于D地气压。同一水平高度的A、B两点,A点气温高,空气上升,形成低压,即A点气压低于B地。夜晚陆地相对于海洋形成高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夜晚相反,因此图示时间应当是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