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应对乡村发展危机、促进乡村繁荣发展,是大多数国家曾经或将要面对的一道难题。德国城市化起步较早,在其城市化的不同发展阶段,乡村地区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有较大差异,采取的应对措施也在不断调整完善。从德国应对乡村发展危机的主要做法中①,可以为我国如何找准切入点、有效促进乡村振兴提供一些启示。
一、德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衰落问题
德国早在1850-1855年间城市化率就超过30%、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在1890-1895年间城市化率超过50%、进入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阶段,在1955-1960年间城市化率超过70%、进入后城市化时期。由于1871年统一之前德国大小城邦林立、长期处干四分五裂状态,加之后来国家空间规划和区域政策有意识地引导工业企业向小城市和镇布局,从而使德国城市化呈现出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城市的分布和规模结构非常均衡,以小城市和镇为非农人口的主要承载空间。目前德国人口规模为8200万人,有大小城市2000多个,其中,生活在10万人以上城市的仅占全国人口的31.7%,生活在2000人以下村庄的约占全国人口的8.5%,其他60.6%的人口生活在2000至10万人的小城市和镇。大部分城市和镇以都市圈的形式联结在一起,既在空间上分散布局,又在经济上紧密相连。例如,德国第九大城市杜塞尔多夫市区人口只有57万人,但以其为龙头的500公里半径范围内却聚集着1150万人口。这种城市化格局,有利于促进城乡互动、带动乡村地区发展。
尽管如此,德国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后同样面临乡村发展危机问题。在城市化率30%至50%的发展阶段,也就是19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大片土地出现荒废,乡村景观和生态环境遭受工业化城市化的破坏。在城市化率50%至70%的发展阶段,也就是20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人口和就业向城市的集中导致乡村人口进一步减少,乡村“空心化”更加严重,村庄衰落趋势更加明显。在城市化率超过70%以后,也就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无计划的“返乡运动”,导致农村地区建筑密度增大、交通拥挤杂乱、土地开发过度、土地使用矛盾加剧,工业化思维的建设改造破坏了农村原有的村落形态和自然风貌。新世纪以来,由于人口老龄化以及乡村公共服务的规模不经济,美丽乡村仍然难以避免人口衰减、经济活力下降的问题,德国面临人口“再城市化”、乡村“再振兴”的新挑战。